無關政治,就如同多數台灣人不願意跟對岸統一一般
雖然台灣人同屬東南亞民族,但不少台灣人對外勞仍會排斥,反感
哈日哈韓,想看起來像是日本韓國人(但大多還是...那種味道改變不了)
或者積極意圖要併入日本還是盼成為美國第51洲的情況層出不窮
卻鮮少會有人考慮,是不是應該跟離台灣最近,甚至同有南島種族血緣關係的菲律賓有更多更密切的關係
為何?這是人之常情
人永遠想跟你頭上的那個擠在一起,但大多數情況下,對方也不會樂意接納你
個人淺見,台北市民不希望跟新北市合併的原因,房價因素或許不是唯一考量
台北有台北的價值,新北也有新北的特色
這無關輸贏,沒有勝負
只是這個群體所作的自我選擇
3065 wrote:
先天條件和發展潛力都不如?
是生活成本條件和發展台灣本土文化的潛力?不然我想不到別的了
之前不曾聽過拿三重埔,新莊板橋來跟天母等地區相比,因為大家似乎知道這樣比較沒有意義,前後兩者像是兩個不同的世界
原來是比不過所謂新北市的三重埔,新莊板橋
我算是開眼界了,第一次聽到這種說法,願聞其詳
不對,先天條件是指未開發土地及待都更工業用地數量及是否位在南北發展軸線
發展潛力則是指發展成CBD的潛力(受上面兩個條件支配)
當一個人不能適應一群人,或者超越一群人後(如h大),只能選擇融入,不然則改變這群體,或是尋找更適合更有自我發展意識的地方
就如同高爾夫球場,並非每根草都是一樣的顏色,並非每個支持者都有同樣的思維
可能每個支持者,對於家庭,友誼等等等的價值觀都不同,但在總觀該群體的組成因素上,有著相同或接近的認知
是惋惜,抑或是慶幸,這個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上海市或許不會因為沒把江蘇省的某縣併入,而在悔不當初
近些年來,台灣整體的人文,經濟,社會發展,沒落後東北亞鄰國的腳步太多
或許台北縣市,已經合併也說不定
不過這也只是假設,而事實上,在各國或多有置產,發展,求學的台北市民,仍選擇了一個讓台北保留台北本身價值的作法
萌貓 wrote:
不對,先天條件是指未開發土地及待都更工業用地數量及是否位在南北發展軸線
發展潛力則是指發展成CBD的潛力(受上面兩個條件支配)...(恕刪)
我笑了
原來曼哈頓和東京都心區的先天條件,也不如三重埔和新莊板橋
而新莊板橋三重埔這些地方,還不如雲林嘉義等地區
你應該早點跟SOGO的CEO反應,說他們選擇不對,不應蓋在我們這單純住宅區,導致假日一堆從具有發展成CBD潛力地區的居民大老遠擠來這,讓居住品質大打折扣
我能了解台灣人那種買了哪款車,這款就是神車,買了哪隻手機,此機一定無上機的習性
只是拿新莊板橋三重埔跟士林天母類比,後者還遠遠不如....這燃起了我想到外縣市購屋的打算
但回到現實想想,可惜的是事實證明你是錯的
這個您口中只能靠台北市門牌騙錢的住宅區,比許多台北市的行政區還搶手,還難入主
天母連你們最注重的捷運,都只在外圍而已
PS.北台灣的CBD就是台北市了,東京23區也不全然是商業區,住商,純住宅皆有
但不會有人認為因為沒能力住在東京而導致人口外移聚集的神奈川縣,埼玉縣,是比世田谷區,大田區更有發展潛力
3065 wrote:
我笑了
原來曼哈頓和東京都心區的先天條件,也不如三重埔和新莊板橋
而新莊板橋三重埔這些地方,還不如雲林嘉義等地區
你應該早點跟SOGO的CEO反應,說他們選擇不對,不應蓋在我們這單純住宅區,導致假日一堆從具有發展成CBD潛力地區的居民大老遠擠來這,讓居住品質大打折扣
我能了解台灣人那種買了哪款車,這款就是神車,買了哪隻手機,此機一定無上機的習性
只是拿新莊板橋三重埔跟士林天母類比,後者還遠遠不如....這燃起了我想到外縣市購屋的打算
但回到現實想想,可惜的是事實證明你是錯的
這個您口中只能靠台北市門牌騙錢的住宅區,比許多台北市的行政區還搶手,還難入主
天母連你們最注重的捷運,都只在外圍而已
PS.北台灣的CBD就是台北市了,東京23區也不全然是商業區,住商,純住宅皆有
但不會有人認為因為沒能力住在東京而導致人口外移聚集的神奈川縣,埼玉縣,是比世田谷區,大田區更有發展潛力...(恕刪)
你沒事跳針幹嘛?
美日的都市計畫與台灣不同要怎麼比啊!
至於雲嘉,說真的也不是有土地就會發展起來,否則士林北投有關渡平原也不會差板橋三重新莊到哪去
在1980年代在包含台中工業帶與高雄工業帶在內的三大工業帶中居首的台北工業帶先是從台北縣市發展到桃園,接下來1990年代科技業大成長,使工業帶連結到新竹
21世紀初中科跟竹南科學園區的設置加上以精密機械業為首的中部傳統產業轉型產業升級成功甚至與科技業連結加上高鐵通車使台中工業帶與台北工業帶合而為一,形成了在產業發展上獨大的經濟圈,而離此經濟圈太遠的縣市除了努力發展產業的台南市溪南地區以外,其餘均面臨人口(勞動力)的嚴重流失和經濟(主要是二三級產業)的停滯甚至萎縮
至於台中到台南溪南地區間的產業發展空白能不能填補?個人比較悲觀就是了
附帶一提,我認為整個北北基現有的主要CBD有:大台北車站(含中山雙連西門善導寺甚至民權西路等站+X條通),東區(忠孝復興+忠孝敦化+整條敦化南路),信義計畫區
副都心有:中山松山(以南京東路,松江路,敦化北路為主,包含松江路到敦化北路間的民權東路及民生東路),內科大直(內湖科學園區+劍南路站附近及部分內湖五期),新板特區(就新板特區,22F的曼哈頓金融中心已近完工,800間客房/140公尺以上的五星級飯店已取得建照準備動土,正在興建的200公尺以上高樓是遠東集團未來的總部大樓!未來規模可能更擴大!)
即將形成的CBD:南港汐科(從東新街以東一路延伸至南港展覽館的台鐵沿線各老公寓及曾經的工業用地+前台肥廠區的南港經貿園區,未來可能還會連結到汐止社后的大片工業用地及汐科站的廠辦特區)
預估會形成的CBD:二重疏洪道以西(二重疏洪道以西的三重+新莊+部分泰山,雖然目前新莊副都心看起來像是個豪宅特區,但別忘了台北市的東區當年也是在沒什麼規劃的情況下先有豪宅,之後才慢慢有許多的商辦百貨,這區沒什麼,就是不太可能再投入工業的工業用地及老透天特多,而土地多可自由揮灑這點也跟東區很像
目前發展進度:中央合署辦公大樓即將完工,塭子圳重劃區規劃中,另外正在徵收的新莊副都心北側的知識產業園區是禁止做為住宅的產專區,加上限低120M意味著每棟商業大樓至少都有21層起跳,雖然只有30公頃仍是值得期待的商業發展暨天際線大補丸,另外有兩塊停車場用地(號稱國際創新園區第一期用地,還有第二第三期)將改興建40層以上,高容積率的商業大樓(甚至有1.31公頃,容積率960%的超大型商辦案),至於17F的能率集團總部也近動工,而23F的史恩實業辦公大樓進度則不明
在三重區內非重劃區部分則有光復路上被工廠包圍的39層180M群光總部一案,其樓層數及挑高皆不俗,顯見即使在重劃區以外,整個二重疏洪道以西地區的商業發展力道仍強,加上既有的新莊副都心內的22F三棟高出租率的瓏山林企業廣場及湯城等廠辦,此一大區塊發展成CBD是遲早的事
或許會形成的副都心:中和廠辦特區(就中和交流道附近中正路建一路...上的眾多廠辦,尤於景平路以西的中和有不少尚未高度使用的工業用地,未來若大量改建為辦公室,此一大區塊將成一個大台北的副都心,但機率難以預測,不若二重疏洪道以西將發展成大型CBD般篤定
至於SOGO為何有天母店沒在新北市有店?這又牽扯到了sogo對台授權合約了,合於中由於是以城市為單位授權,因此太平洋sogo只能在台北中壢新竹高雄開店,廣三SOGO只能在台中市開店,故新北市經濟再強由於sogo日本母公司已倒閉,也不可能有sogo了(除非真的新北市併入台北市),不過這不代表已併購太平洋sogo的遠東集團無意佈局新北市
去年底開幕的megacity板橋大遠百就是個證明
這座使用大遠百及megacity品牌的百貨公司樓地板面積有26000萬坪(請問天母sogo樓地板面積幾坪?),有威秀imax影城跟大食代美食街(天母有這兩者嗎?好像連個imax影城都沒有),另外這座百貨公司隔壁就是之前講的200+板橋遠企,其低樓層將進駐以精品為主的遠企購物中心,雖非大遠百品牌但也是megacity的一部分(請問天母sogo有二期嗎?)
至於新莊三重,恐怕中友跟台茂會先插旗...
至於你問我既然神奈川縣埼玉縣不可能比大田區世田谷區好
為何新莊三重板橋會比士林北投文山好
我只能說都市計畫不同
日本東京在宗主國美國的指導下設計成住宅區都在東京郊區,商業區都在東京都市區(不過日本最高大樓不在東京而在神奈川縣的橫濱市XD,但還是比高雄85大樓矮,然後東京鐵塔跟東京晴空樹不算大樓)
而台灣則是多CBD+住商混合
(不過品川台場及東京山手線東環的發展使千葉甚至茨城房地產興旺,已使不少武藏野及世田谷地區的建商憂心未來武藏野和世田谷的地段將無法再拿來說嘴,造成武藏野跟世田谷等地房價大跌)
個人認為,現在的台北市跟新北市間的關係比較像20年前的浦西跟浦東,當年的浦東可是人人看衰呢!但現在的浦東呢?
話說回來在同個工業帶中,桃園中福中路地區跟台中七期的土地恐怕也比天母有價值
萌貓 wrote:
你沒事跳針幹嘛?
美日的都市計畫與台灣不同要怎麼比啊!
至於雲嘉,說真的也不是有土地就會發展起來,否則士林北投有關渡平原也不會差板橋三重新莊到哪去
在1980年代在包含台中工業帶與高雄工業帶在內的三大工業帶中居首的台北工業帶先是從台北縣市發展到桃園,接下來1990年代科技業大成長,使工業帶連結到新竹
21世紀初中科跟竹南科學園區的設置加上以精密機械業為首的中部傳統產業轉型產業升級成功甚至與科技業連結加上高鐵通車使台中工業帶與台北工業帶合而為一,形成了在產業發展上獨大的經濟圈,而離此經濟圈太遠的縣市除了努力發展產業的台南市溪南地區以外,其餘均面臨人口(勞動力)的嚴重流失和經濟(主要是二三級產業)的停滯甚至萎縮
至於台中到台南溪南地區間的產業發展空白能不能填補?個人比較悲觀就是了
附帶一提,我認為整個北北基現有的主要CBD有:大台北車站(含中山雙連西門善導寺甚至民權西路等站+X條通),東區(忠孝復興+忠孝敦化+整條敦化南路),信義計畫區
副都心有:中山松山(以南京東路,松江路,敦化北路為主,包含松江路到敦化北路間的民權東路及民生東路),內科大直(內湖科學園區+劍南路站附近及部分內湖五期),新板特區(就新板特區,22F的曼哈頓金融中心已近完工,800間客房/140公尺以上的五星級飯店已取得建照準備動土,正在興建的200公尺以上高樓是遠東集團未來的總部大樓!未來規模可能更擴大!)
即將形成的CBD:南港汐科(從東新街以東一路延伸至南港展覽館的台鐵沿線各老公寓及曾經的工業用地+前台肥廠區的南港經貿園區,未來可能還會連結到汐止社后的大片工業用地及汐科站的廠辦特區)
預估會形成的CBD:二重疏洪道以西(二重疏洪道以西的三重+新莊+部分泰山,雖然目前新莊副都心看起來像是個豪宅特區,但別忘了台北市的東區當年也是在沒什麼規劃的情況下先有豪宅,之後才慢慢有許多的商辦百貨,這區沒什麼,就是不太可能再投入工業的工業用地及老透天特多,而土地多可自由揮灑這點也跟東區很像
目前發展進度:中央合署辦公大樓即將完工,塭子圳重劃區規劃中,另外正在徵收的新莊副都心北側的知識產業園區是禁止做為住宅的產專區,加上限低120M意味著每棟商業大樓至少都有21層起跳,雖然只有30公頃仍是值得期待的商業發展暨天際線大補丸,另外有兩塊停車場用地(號稱國際創新園區第一期用地,還有第二第三期)將改興建40層以上,高容積率的商業大樓(甚至有1.31公頃,容積率960%的超大型商辦案),至於17F的能率集團總部也近動工,而23F的史恩實業辦公大樓進度則不明
在三重區內非重劃區部分則有光復路上被工廠包圍的39層180M群光總部一案,其樓層數及挑高皆不俗,顯見即使在重劃區以外,整個二重疏洪道以西地區的商業發展力道仍強,加上既有的新莊副都心內的22F三棟高出租率的瓏山林企業廣場及湯城等廠辦,此一大區塊發展成CBD是遲早的事
或許會形成的副都心:中和廠辦特區(就中和交流道附近中正路建一路...上的眾多廠辦,尤於景平路以西的中和有不少尚未高度使用的工業用地,未來若大量改建為辦公室,此一大區塊將成一個大台北的副都心,但機率難以預測,不若二重疏洪道以西將發展成大型CBD般篤定
至於SOGO為何有天母店沒在新北市有店?這又牽扯到了sogo對台授權合約了,合於中由於是以城市為單位授權,因此太平洋sogo只能在台北中壢新竹高雄開店,廣三SOGO只能在台中市開店,故新北市經濟再強由於sogo日本母公司已倒閉,也不可能有sogo了(除非真的新北市併入台北市),不過這不代表已併購太平洋sogo的遠東集團無意佈局新北市
去年底開幕的megacity板橋大遠百就是個證明
這座使用大遠百及megacity品牌的百貨公司樓地板面積有26000萬坪(請問天母sogo樓地板面積幾坪?),有威秀imax影城跟大食代美食街(天母有這兩者嗎?好像連個imax影城都沒有),另外這座百貨公司隔壁就是之前講的200+板橋遠企,其低樓層將進駐以精品為主的遠企購物中心,雖非大遠百品牌但也是megacity的一部分(請問天母sogo有二期嗎?)
至於新莊三重,恐怕中友跟台茂會先插旗...
至於你問我既然神奈川縣埼玉縣不可能比大田區世田谷區好
為何新莊三重板橋會比士林北投文山好
我只能說都市計畫不同
日本東京在宗主國美國的指導下設計成住宅區都在東京郊區,商業區都在東京都市區(不過日本最高大樓不在東京而在神奈川縣的橫濱市XD,但還是比高雄85大樓矮,然後東京鐵塔跟東京晴空樹不算大樓)
而台灣則是多CBD+住商混合
(不過品川台場及東京山手線東環的發展使千葉甚至茨城房地產興旺,已使不少武藏野及世田谷地區的建商憂心未來武藏野和世田谷的地段將無法再拿來說嘴,造成武藏野跟世田谷等地房價大跌)
個人認為,現在的台北市跟新北市間的關係比較像20年前的浦西跟浦東,當年的浦東可是人人看衰呢!但現在的浦東呢?
話說回來在同個工業帶中,桃園中福中路地區跟台中七期的土地恐怕也比天母有價值...(恕刪)
你讓我想起了,以前剛牽一台新車,到西歐加油順便洗個車
一位洗車小弟邊幫我擦車身邊跟我說:啊你車子怎麼那麼小,花那麼多錢值得喔
題外話,勾起了我這段回憶XD
美日的都市計劃和台灣不同
但全世界各個都會,房價以及居民依層次由中心而外包圍的情況,則是大同小異
如東京23區和鄰近縣份,台北市和基隆市新北市桃園縣等縣市的情況
所謂的新北市,房價的高低,最主要的依據是看是否在捷運站附近
說穿了就是為了要來台北方便
曼哈頓,東京,巴黎等大都會,所謂的中心商業區,就是指該市市區
不會有人再分是第幾街CBD
北台灣,或者嚴格來說,一個信義區的稅收就抵過包含大高雄大台南等南台八縣市總合的台北市
是台灣目前的中心商業區
周圍衛星城鎮必定會有自己的區域經濟
當然你也可以把一個夜市稱為CBD,喊爽的不犯法
"新莊副都心"還是什麼"板橋新都心"
用了日文漢字用法,就感覺較高級?
都心,是以它為中心,周遭各衛星城鎮往外擴散
台北市是以板橋為中心?往板橋這新都心
(新莊給我們的印象是工業區,沒聽說過新莊豪宅區,新莊現在房子一坪100萬?100萬在台北市似乎也不算豪宅)
當然百貨公司沒開,不代表未來沒意願
花蓮台東這些山明水秀,觀光客不少的地方,也不代表未來SOGO不可能在這開店
台灣比對岸早發展了數十年
台北市和新北市,已經是歷經數十年的關係,這些年來也不斷的有人盼望能跟台北市合併
哪怕至今已經作出決定,仍是不放棄想當台北人
台灣,或者台北的目前以及未來,不會像是過去的中國或者上海
有著如內蘊金況卻宛若處女地的發展機會
事實上所謂的新北市的發展,維繫的也只是那條捷運命脈,以及眾多因房價而退到河另一岸的龐大居民所發展出的地方消費
要把台北市跟新北市比成YORK TOWN和NEW YORK,同樣不犯法
只是別人是同意你?還是...同情你???這就...
價值,在我們現實社會通常是以最實際的"價位"來作判斷
而導致這價位的,除了當地的位置環境,不外乎是居民人文等等了
反而已經跳脫了以捷運為命脈的因素
而價位大多也是篩選購屋置產者最好最實際的途徑
就像許多豪宅連看屋都有身分限制
有能力的,可以買在市中心,喜歡清境品質的,居住在天母住宅區
預算再低,文山北投內湖也是不錯的選擇,台北市適合居住的地方不少
若真的負擔不起,那就隨著捷運過河吧,當不成台北人沒關係,新莊工業區,三重埔,板橋,也是低價位,低門檻,適合給有夢想的人投資夢想
桃園比天母有價值...
如果你在天母有地,那我絕對同意你,而且馬上買桃園中福中路的地跟你換,2坪換1坪大概都一堆人搶破頭
但若沒有...那我也同..只是不是同意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