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你住幾樓? 想都更嗎?

要住華夏,去新北市吧~ 空地一大堆


小乖乖333 wrote:
都更成華廈,資源浪費...(恕刪)
artless wrote:
很好奇再20年後、30年後你家的房子還是一樣的耐震嗎?


我老家四層公寓已經39年了,經過921及大大小小的地震,不要說歪牆,漏水好了,

連裂縫都不容易找.

最近買的23層中古大樓,我住中間樓層,約12年就有裂縫了,還好不是大問題.

朋友買的5年大樓,就已經有漏水問題了.

中和的超高大樓,約在921地震前後建的,剛建好就變危樓(自己google,以免爭議)

再過20後,如果我老家四層公寓沒有被都更,也已經60年大樓了,但我敢說,一定比我現在買的大樓(到時已經32年),還要耐震.

你真的相信建商說的耐震大樓嗎?不幸遇到比921大一級的地震(10倍強度),那些新的超高大樓就會立刻現形.

人力上3樓?
等年紀大時
爬一層樓都很費力
坐輪椅
一級階梯都難如登天
等家裡有長輩行動不便時
就知道痛苦了
可是我家自己又新蓋的光是1樓就有2個房間+1間書房+1間廚房啊,
大房間是4.1x4.55x0.3025=5.643實坪,
小房間是3.96x2.68x0.3025=3.21實坪(冷暖氣專用愛愛房,大衛浴有1.76x2.5x0.3025=1.331實坪,但是坪數另外計),
書房是4.1x2.9x0.3025=3.596實坪,
廚房是4.55x3.96x0.3025=5.45實坪,
還有儲藏空間和寬1.55-2.36米的玄關走道喔

書房可以擺下5個1.2米寬的公文櫃,
還有2張1.2x0.6米的書桌,
不會擠喔,我相當滿意了,

樓梯寬2.36/2=1.18米,
樓梯平台深1.1米,
每層也才9+1+6+1=17階,
相當舒適的,

年紀大了還好啦,
每一樓層空間算大啊,
面寬9.9米x深度11.5米不到x0.3025=34.3建坪,
就能蓋出很像樣的格局了

2樓客廳有4.55x6.7x0.3025=9.222實坪還不錯吧,
太大的話感覺就太空曠了

2樓另有3個房間,
3樓也是有2間
只蓋2樓半多一些,
就有2+3+2=7間房了啊

這樣蓋起來不到100建坪(踢掉樓梯間也還有超過85建坪),
造價不到650萬,
換算成高樓華廈大概只能蓋50建坪出頭,
扣除公設只剩下35建坪,
就覺得真的很爛啊還管理費公共電費,
電表能裝幾個????
以後還有都更糾紛,
CP值真的超級低的
如果建商願意按政府規定,只賺10%~12%的風險管理費及10%共同負擔費用(共約20%)
且不在權力變換和建築成本估算上做手腳(10%~30%)
再來就是改建的房子設計以社區居實際需求為主(如~低公設、低耗能、低管理費)
那或許真的比較好談

不過...要建商賺這麼少可能嗎?

k.k2001 wrote:
不過...要建商賺這麼少可能嗎?


你如是建商你願意嗎?

你願意告訴你老闆,我明天開始每個月只要領20000元的薪水就好了嗎?

這是不可能的…
等到大部分樓都龜裂、老化、漏水、排水不通、馬桶不通、潮溼....問題都出現了
大家才會去想都更
才會想分配的利益

所以,你們只是時間還沒到而已
aserking wrote:
等到大部分樓都龜裂、老化、漏水、排水不通、馬桶不通、潮溼....問題都出現了
大家才會去想都更
才會想分配的利益

所以,你們只是時間還沒到而已


以我老家四層39年公寓,你說的這些問題都還沒發生.更何況,發生了不能解決嗎?

倒是一些新大樓,你說的問題都開始發生了.

這些高於8層的電梯大樓,狀況比舊公寓還糟,但沒有都更的價值,所以建商無利可圖.

當這些問題發生了,但又沒有建商要都更,難道就不能住人了嗎?
我家住萬華舊公寓4樓的3樓,屋齡約4X年了,其實很想都更,但是都沒有建設公司肯來(因為,我家是無尾巷,更絕的是,巷弄的產權不是我們這些住戶的,依照使用執照圖上,那是我們使用的地界,並非地界,所以沒有建設公司肯來)管線倒是沒有不通,但是漏水、壁癌很嚴重,處理過防水但也無法根治的處理,因為鄰居關係及處理麻煩,只好時間到了自行除去壁癌重新批土上漆,不過話說過來,除了漏水之外,樑柱倒是沒有啥瞇裂痕。

artless wrote:
你如是建商你願意嗎?...(恕刪)

對賺慣了高趴數的台北建商而言,應該不可能
如果房價大跌,市場利潤被大幅壓低,或許反而有可能吧?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