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房市小小看法

版主的看法很客觀 , 留個記錄讓日後自己做參考...

房屋仲介最慣用的招式就是把早早買賣雙方找來 , 分別闢室密談...疲勞轟炸,看買賣雙方誰先投降。個人陪同的經驗是---------------------------->

買方比較容易追加預算 ... 你可以注意看~ 買方那邊通常會有好幾個仲介啦~店長啦~什麼尊榮專員啦~在鼓吹溝通 ,而賣方只要在另一間喝飲料耐心等就好了~~~

以上經驗給大家參考參考~~~ 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
nVidia_X wrote:
不知道當房子賣了卻不夠還貸款時, 那銀行會怎樣? 瞬間把利率提高, 還款年限縮短嗎? 連帶保證人怎麼辦? 有沒有人有實際案例給大家參考的, 也許能勸回貸太多的人...

...(恕刪)


我試著回答一下好了:

1.台灣沒有什麼房價跌了還要追繳保證金之類的事,所以房價就算跌了,只要貸款人按月繳納月付金,銀行不會拿他怎樣

2.現在房貸還有在徵提連保人嗎?我記得銀行法好像有規定,只要擔保物價值足額,是禁止徵提連保人的

3.所以結論是,貸款人所要面對的風險,不會是銀行端給你的,而是央行為了對抗通膨所發動的升息,以及全球經濟衰退+高度停滯性通膨的極度金融不穩定性。這可能會造成你的薪資不升、月付金節節上升,而造成還款不正常。看看現在歐美的現況,未來失業的可能性也不能說不高。
瞬幻夢影 http://blog.yam.com/hahasue

半點不由人 wrote:
最近免不了又是多空言...(恕刪)

純粹好奇
貸款1850萬 期約30年 這樣總共要還給銀行多少錢??
沒錯
沒錯
貸款買房子
不管市長是跌
最後還是自己要去承擔

宏達電在800多元時依然看漲很多人不敢進場,等到宏達電衝上千元時有多空不同說法,但宏達電依然持續上揚直到1300元 大家歡欣鼓舞,造成大家一片看好,結果一路向下破千 破900不是我貼錯地方,是我的觀點房市跟股市一樣,沒有永遠的高點,當大家都在炒熱房市的時候,就是該獲利了結的時機,雖然在1000元時跑 少賺了300但最起碼已經達獲利點,因為沒人知道 誰會是買在最高點,房市也一樣,我寧可在現在降點價格把手上房子賣了,留些資金等待下跌,再作低價搶進,也不要去買個高價來當套房,更何況成家立業,誰規定成家立業就必須買房子,可以先租 等待時間,租房子可以挑 不爽租期到就換,房子呢?被套牢時身上背負的貸款只能讓你喘不過氣,現在台北的薪水 試問有多少人可以大方的出手去買2000W以上的房子?(除非家裡原本就有COCO),
這篇看下來
我只覺得背後有個有錢的家庭的"買方"
就不必擔心他貸款還不還得出來
基本上這種人根本也不會有這樣的煩惱
只需要擔心家裡不肯拿錢出來"買房子給他"

身邊就有這樣的朋友
常把買房子掛嘴邊
但是夫妻月收入五萬台幣不到
而且再三強調一定要買多大的坪數以上(總價兩三千萬以上)
可是聽說了兩三年也沒有下文

為什麼?
因為買單的人是父母
只要父母不掏錢出來買單
那他們夫妻也只能"掛"在嘴邊講
最近也辦過貸款 銀行沒那麼笨
肯放1850 背後金主肯定實力雄厚
房價雖高 買得起的人還真不少
我只希望房價真的可以繼續狂漲10年。

如果房價跌了,會有100人跳樓。
如果不漲也不跌,還是會有10個人跳樓。

金錢遊戲玩成這樣~~~唉
雖然我本來原意也不是特別講那個小朋友
(只是剛好這幾天發生的事情 就舉例一下)
不過我看還這麼多人關心
還是說明一下好了
小朋友的確家裡有幫忙
不過後面貸款 自己的薪水 都要全部繳貸款
(我個人覺得 應該是這個小朋友家裡 強迫小朋友儲蓄 不亂花錢)
(想當初自己年輕時來到台北打拼時 家裡可都沒辦法贊助 唉 現在年輕人也真是幸福)
(不過話說回來 再過幾年 大台北地區的房子 可能要買方家裡甚至要配偶家裡也要一起幫忙才負擔的起了)

另外 也感激幾個朋友私底下回應
擔心我寫出來被仲介或幾個常在板上大力鼓吹作多的人砲轟
寫之前就做好準備了啦
不過還是跟大家說 也不是全部仲介都是壞人
(這幾年也認識幾個還不錯的仲介)
不過在商言商 如果我們站在她們角度
當然也是希望每個月都可以成交幾個案子
最主要還是買方跟賣方
自己都要評估市場價格的風險

喜歡那個房子 經濟壓力又背的起來
要買間房子自住 是很自然的事情
單純自住或有買房需求的人
不要一味固執地相信房價一定會大跌 非得跌到市場名嘴或教授說的水準才買進
當行有餘力之餘 個人投資理財也可以考慮做些資產配置
反過來說 當價格高到一個水準 也適時賣出 隨時做好動態的風險管理
不見得可以賺最多 可是可以持盈保泰 也不需要過於擔心全球金融市場的變化
不過 不管房價高低或市場風險多少 只是一味喊漲
只篩選利多新聞的片段或統計數據拼命鼓吹他人買房好抬轎的話
真的大可不必嚕

我提供一位日本朋友的買房實況:

他擔任國際貿易公司的高級海外主管已10多年

薪水與福利都很好,也有不少積蓄

在度過2008年的金融海嘯之後

也許是慶幸手中原來賠掉7成的基金又回到差不多不賠錢的狀態

剛好2010年的時候調回日本總公司

加上太太小孩都希望有自己的房子

就買下東京港區附近總價約1億日幣的高級住宅--說高級也還好--至少是獨棟就對了

結果,碰到2011日本大地震

不論現在有多少台灣人鼓吹想到日本買房子

日本朋友手中房地產已縮水為原價的3成

本來就是自住用,並不是投資--其實在日本也還真找不到買家

但要繼續付30年的房貸(原價值1億日幣,現約只剩7千萬)

--結論:

天真的有不測風雲呀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