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現在是買房的最佳時間點-> 答錯了!

rsc1234 wrote:
另外 自住客不缺錢用 大不了不賣
沒有這種妥協殺出的...(恕刪)



你也太高估自住客了吧.......沒工作、股票期貨投資失利、開店收攤、幫人作保、抵押貸款.....沒錢怎麼辦就是賣房子啊.....停損很重要的

美國的自住客跟台灣的不一樣......美國的自住客都妥協殺出搞得銀行倒閉
zaza213 wrote:
比例差不多
不過數字...(恕刪)


想辦法買阿
你不是常說房價會越來越高阿
要加價買阿
不然1000萬的房子
掉到980萬就被別人接走了
成功的人找方法
失敗的人找藉口
沒有不景氣
只有不爭氣

我有房但暫不打算買房
所以在投機客和仲介眼中
我是失敗者也是不爭氣的人
還是供需的問題為主要影響 台北市永遠都是需求大於供給 這樣的條件 你要怎麼跌?

最佳入場時機個人覺得是四月初~五月底 這時候屋主心態比較容易鬆動 議價的機會較大 等到拍板定案之後 沒有任何想像空間的時候 就會慢慢走向穩定 須求仍然大於供給 抱歉 房價持續穩定上漲
還有一個重點 現在大環境並不像金融海嘯當時一樣 有錢的一樣有錢 會想買房的一樣會買

至於投資客 很多投資客的案子都放超過一年了 甚至兩年 誇張點的三年我都看過 你覺得他們有差嗎?

這道理跟鑽石一樣 物以稀為貴咩 鑽石跟路邊的小石頭依樣多的時候你會願意用一克拉20萬去買嗎?

仲介對於房價的心態其實沒多大影響 只要有人買就好 每坪差五~十萬對仲介也無關緊要 重點是成交
每坪多十萬 到仲介手上也不會多幾十萬 沒成交 幾百萬也沒用


以上小弟愚見 請各位多多指教^^"

riklin wrote:
你也太高估自住客了吧...(恕刪)



這種事情是一值都在發生的

之前金融風暴好像也沒有因此房價就大崩跌...

一值都會有人失業 都會有人幫人做保...這種事情就不用講

RThouse wrote:
1.供給: 確實7月後 未滿兩年的屋主 只能先放著...等兩年閉鎖期....但是但是...每個人買屋投資的時間點不一樣..7/1之後 每個月, even每天都有人過了2年閉鎖期..所以只會瞬間委賣數減少...然後慢慢的委賣數還市會持續增加!


還有建商房子不蓋了???? 難道每個月十號 上市建商公布每月營收...不怕營業額大幅減少....股票被狂倒?? 所以建商還是會繼續蓋..


所7/1之後, 下半年度, 不就是那個瞬間委賣數減少效應期嗎? 所謂的高, 總要有個低來彰顯對比, 對比夠強烈, 價格多少是會有波動的

RThouse wrote:
2需求:投資客出手買房 大幅減少...自住客觀望 觀望 在觀望...需求大幅減少!!!!!!!!


原來投資客都一定不可以觀望, 而自住買方就一定要通通是觀望 觀望 在觀望??

你這麼講需求大幅減少, 這樣子一定不會有人爭的贏你的

SARS期間, 還不是看到有自住買方不怕死的去看屋, 不是嗎? 有些人機緣巧合, 就是不得不在那段時間購屋, 只要買得起, 未來漲跌誰人知?

未來漲跌不可測才是事實, 總有賣方會急著賣會慢慢觀望, 也總有買方會急著買會慢慢看, 目前買氣觀望氣氛濃不濃厚呢? 我想是夠濃厚了, 7/1日以後會更濃厚嗎? 並不會, 也就是奢侈稅利空效應在2月底就已經開始了, 至今已經1個月了, 也就是到了6月左右, 初步心理利空階段, 市場已經習慣了, 隨後的委賣量瞬間大幅消失, 此時市場又要重新適應, 接著3個月價格會很硬, 買氣會微升, 持有2年以上投資客會選在這個時間點出貨, 年底, 進入大選前階段, 雙方又會觀望一陣子, 價格漲跌震盪互見, 但有三件事可以預期 :

其一, 市場短線進出投機客全部消失

其二, 仲介店將倒一大半

其三, 有些虛幻開價會不見, 有些區域的短線投機客, 因為購入成本太高了, 他們或許會在近期認賠出場, 各區域表現會有很大落差, 尤其是新北市有些價格與北市平起坐的, 跌個15%是有可能的, 但新北市區域總是會有些區域投機客懶得炒作的區域, 漲幅有限自然相對抗跌

兩年後的預售屋交屋潮+兩年後的奢侈稅閉鎖期結束售屋潮.....

兩個到時候強碰在一起.....

哇塞!
瞬幻夢影 http://blog.yam.com/hahasue

道格吐司 wrote:
有三件事可以預期 :

其一, 市場短線進出投機客全部消失

其二, 仲介店將倒一大半

其三, 有些虛幻開價會不見


正確。

這波可以洗掉不少的短線投機客,以及展店過度的房仲店。至於虛幻開價,則未必會消失。

舉例:有些自住客賣屋,是抱持著可賣可不賣的心態,此時可能開出較高的價格慢慢賣,反正就算賣不出去也沒損失,且仲介也樂於有個案子開得高(如此可以使得其他同類案子,相對顯得價位合理,而使其他案子因比價效應,而較容易銷售出去)。

rsc1234 wrote:
你還不懂嗎?假設~~...(恕刪)

我是不懂啦!但是經驗上有那麼幾次!
不知道是幸運還是怎樣!
去年我所參予過的房子買賣計有5間(買2賣3)
因為換買了2間新成屋(電梯大樓)所以賣掉2間中古屋(20多年公寓和10多年的電梯大樓)及1間3年內電梯大樓,都是請仲介負責來賣,
經詢問仲介可賣多少,並評估所買房的差價後,定一個不超過行情的售價
由仲介在加一些價格後銷售
經過多次的帶看後仲介反應必須在價格上調降才能賣出
於是調整售降後都賣給仲介認識並聲稱要自住的投資客
因為當過戶沒多久後物件馬上就轉賣出來!~
而價格上又比當初所賣的又貴了許多!!!

在買預售屋的時候更有人一口氣就下訂了5戶
到實際交屋的時候在1間間的脫手(一樣交給代銷來賣)
剛開始也許賺的不多 等到最後一間的時候已經是15%以上的利潤了!
而這個利潤卻是小弟全家1年的收入

所以房地產的交易是有97%的自住需求和3%的投資客???
您相信?








只有為別人而活的生活,生命才有價值。
能力允許的話`我會希望我擁有台北市的房子2~3間
一間不嫌少.二間以上也不嫌多
我想會有很多人跟我有一樣的想法
至少我的朋友買得起或買不起的都是這麼想
所以我從不敢"笑想"台北市能跌多少.
目前真的看不到會大跌的跡象.或許來個大災難才有可能
台北市應該跌不到哪去 新北市 那些炒作太超過的會修正

至於中南部 就自求多福吧 會漲?要漲到哪去阿?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