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換成"捷運主要乘客口袋有多深"會比較意思台北的房價已經高的令人吃不消的,如果是跟捷運沾上邊的那房價更是嚇死人,像捷運共構的一坪70 80起跳更是比比皆是如果把捷運跟房價擺在一起,大家都會聯想到高房價。但如果把實際搭乘捷運的乘客主要經濟能力,還是以上班族居多,或是真正有錢的人其實搭捷運的機會並不多。這不就有一個矛盾點? 捷運共構又是小坪數的目標應該就是一班為了上班方便的上班族設計的,但這麼高的房價(一坪可能是一年的薪水),叫上班族怎麼買得起? 還是說,這種是專門藏嬌用的??有錢人不都喜歡買有隱私的住宅空間??人來人往的捷運站應該環境適不適合有錢人的吧
lienly wrote:看到某網友說搭MRT...(恕刪) 很多人總是很喜歡用二分法.....說得開車的人就不會走路,搭捷運的就永遠不會開車一樣!界線沒這麼絕對吧,看去的地方好不好停車,說不定捷運比較方便,甚至騎腳踏車也可以,只是如何利用合適的交通工具達到行的目的,哪來牽涉到族群、階級這麼封建的名詞?
雖然沒有統計過但是小弟我認為,如果把搭乘台北捷運的民眾的經濟狀況(例如財產或年收入)做調查取其平均,那這個平均應該會高於全國人民的平均值因為,會常態性乘坐台北捷運的人,代表其生活或工作圈的交通往來是比較能靠(捷運) 或 (捷運+公車)就能滿足的而這些人有蠻高比例就是居住在台北市而要居住台北市,並非"一定"要有錢(我靠租屋也可以)但平均來講,能住進台北市,確實相對於外縣市民眾,"通常"是比較有錢所以,以全國民眾的經濟水平來講,常態性乘坐捷運的人,我認為是在全國裡面算偏中上階層的了
看他的中下階級的人定義是在什麼時段搭車!?真正很有錢的都是在離峰搭車,有錢有閒!你無法了解有錢人的精算程度.停車也要錢耶!東森夢想街57號節目,有好幾位來賓都是搭捷運上節目,其中頭髮很少的他是投顧公司的老闆耶!平時開雙B.真正要省錢的都是騎摩托車,用性命在路上賭,不然就是搭公車,最低票價比捷運更省!所以沒錢還買不起捷運附近的房子!在日本走上20多分鐘去搭捷運的上班族,不在少數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