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不曉得捷運南北線還會不會蓋


JonathanLee1201 wrote:
南北線採中運量系統不是因為跟著環狀線採中運量的關係, 是因為捨基隆路而走光復南路,
光復南路路廊寬度不夠只能採用中運量.
...(恕刪)


應該不是這樣說吧?
中和線行經的中和路永和路看起來並沒有比光復南路寬啊~ 也是採用高運量.....

ysc_kyy wrote:
板南線忠孝新生-忠孝復興距離約1.1KM,新生南路辛亥路口-復興南路辛亥路口距離約0.9KM,比較尷尬的是新生南路辛亥路口-公館距離只剩0.7KM.......如此一來在台大周邊就設了3個站!

六張犁-公館間要設2站的話,應該設在基隆路辛亥路口(大安運動中心)與辛亥路建國南路口,這樣三段距離比較平均。
..(恕刪)


不會尷尬啊~
像石牌站-明德站、台北車站-台大醫院站距更短呢!

caesar1040 wrote:
應該不是這樣說吧?中...(恕刪)


請看這些報導:

環保團體也批其高運量級的成本,卻受限於光復南、北路幅過窄,只能蓋出中運量級,但位於松山菸廠的巨蛋預估將帶來6萬人,中運量根本無法疏散。

目前捷運南北線有A、B二方案,A案規畫從中和沿光復南路銜接內湖線,B方案則由基隆路銜接信義線、板南線、松山線等。環團認為,A方案因光復南路的地面路幅過窄,導致地下捷運軌道窄縮,迫使乘載量從板南線的高運量降為木柵線的中運量。

原文: http://e-info.org.tw/node/44765
http://www.wretch.cc/blog/martin3539/22084546
http://blog.roodo.com/getoutdome/archives/9397483.html

南北線只要趕快整合成本來就是中運量的環狀線東環段,就沒有運量爭議了。

其實整個台北市都應該做成高運量,但是環狀線西環段已經開始作了,來不及了...

環狀線東環段的進度應該趕緊提前,否則看看等捷運信義線、松山線完工後這兩條線加上板南線的在台北市東區的南北串聯工作,都靠一條中運量迷你車廂的文湖線,保證塞到爆炸....

完美女神
Reich wrote:
南北線只要趕快整合成...(恕刪)


沒錢

有就偷笑



看看 環狀線(第一期) 從北縣府 到 北市府 經歷快十年了

也只能像台中捷運一樣 移幾棵樹、管線遷移

就歡天喜地 捷運開工了
別人笑我忒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菜市塲 wrote:
沒錢有就偷笑看看 環...(恕刪)


比較像樣的興建 就是 新莊 松山 信義 南港東延 頂埔西延

環狀還是傳說吧 第三期 第二期才剛開始"慢慢的"通車
JonathanLee1201 wrote:
中運量也不見得便宜到哪,今年四月第一次環評沒過是因為9百多億的預算卻只興建中運量系統遭到質疑.


要先有一個觀念:中運量不一定是高架,高運量不一定是地下。
興建經費的高低,跟這條路線是走高架、地下或是平面有關,路線設計的土建成本是最大的。
南北線市區都是地下,當然興建經費不會太便宜,同樣的你看環狀線西環段,90%以上高架,只要400億而已。

理論上,蓋好之後的營運費用,中運量會比高運量要便宜一些,不用養駕駛員,耗電與零配件的損耗也比較小。

caesar1040 wrote:
應該不是這樣說吧?
中和線行經的中和路永和路看起來並沒有比光復南路寬啊~ 也是採用高運量.....


最大的問題在於轉彎的半徑不夠,中運量系統可以彎的半徑比較小,現有的北捷高運量系統不太好轉彎。橘線中和線段為了轉彎進去南勢角,其實已經挖到民宅下方了。路幅的限制倒是不大,大不了做兩條線垂直交疊即可,類似府中站那樣。
其實中運量也無所謂,班次密集些也可以紓解乘車民眾,木柵線上班期間一分鐘一班感覺反而方便,到站後一會就可以上車了!


每區都馬欠......

北-小惡魔-七 wrote:
台北東區就是缺一條南...(恕刪)
民權東路不知道是得罪誰?
那麼大一條方便施工的路,每一條規劃中的路線都不用它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