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蘆洲線通車,未來將取消原「南勢角站至北投站路線」?北投還有優勢嗎?

不管有沒有優勢 房價一樣因為有捷運站掛高高
不可能沒有那個優勢然後房價就下跌吧

tzechiny wrote:
看來大家都不是很了解台北捷運的路線設計, 說實話跟許多先進國家比起來, 台北捷運的設計一點都不遜色, 非常進步!!

為避免太多人潮集中在固定幾個站, 台北捷運設計了平行轉運站的概念, 在中樞台北車站的周邊規畫了西門, 中正紀念堂, 古亭與東門四個平行轉運站, 所以很多朋友應該會發現這幾個站有上下層的軌道設計, 在這些平行轉運站中, 旅客可以不出站, 直接在同一個月台的對向車道坐另外一條線的順向列車, 如果列車時刻接的好的話, 兩班車會同時抵達月台, 旅客可下車直上另一台車, 再同時出發, 幾乎等於坐同一班車, 非常方便!!

以樓主的例子來說, 從南勢角坐到北投, 只要到東門站下車, 在同一個月台上等對向的淡水線來車, 上車就可經台北車站往淡水, 和先前的直達車並無太多差異, 其他的平行轉運站有相同功能, 卻可大大紓解台北車站的人潮!! 有了這五個平行轉運站, 到哪裡都很方便, 也不用都擠到台北車站去很煩~~~所以請樓主不要擔心!!


...(恕刪)



看到TZ大的回應 是從台北建設先進捷運路線的角度回應

看了覺得受益良多 也感到很高興能住在台北

謝謝你的資訊
以後是淡水信義線是淡水-廣慈博愛院,及北投-廣慈博愛院,北投發的車算是區間車,就像板南線永寧-南港及亞東醫院-南港一樣,及文湖線南港展覽館-動物園及劍南路-麟光,而且淡水跟信義相接對淡水線算是一大利多吧,畢竟信義線上的房價可都是不低的,如東門(可轉乘橘線).大安森林公園.大安(可轉乘棕線).安和.世貿中心站.象山等。
加上既有的北車(可轉乘藍線).中山(可轉乘綠線).中正紀念堂(可轉乘綠線).民權西路(可轉乘橘線)
這條線就有7個轉運站,且5種主要大線都可轉乘
還不含北投站可選2條捷運線!

a161622 wrote:
以後是淡水信義線是淡水-廣慈博愛院,及北投-廣慈博愛院,北投發的車算是區間車,就像板南線永寧-南港及亞東醫院-南港一樣,及文湖線南港展覽館-動物園及劍南路-麟光
...(恕刪)



復興崗以北的乘客也很多啊,為什麼區間車只開到北投呢? 尤其是星期假日,應該把區間車取消全面行駛到淡水才對啊~

caesar1040 wrote:
復興崗以北的乘客也很...(恕刪)

因為北投有4個月臺的設計,總不可能把月台閒置在那裏浪費不用吧!

a161622 wrote:
因為北投有4個月臺的設計,總不可能把月台閒置在那裏浪費不用吧!
...(恕刪)


因為有新北投支線所以要4個月台啊~ 跟是不是由北投當區間車始發站應該無關吧?

個人覺得未來如要行駛區間車,那還不如採用「淡水-廣慈博愛院」、「北投-新店」這樣的模式還比較好一點.....

vivienne168384 wrote:
北投站VS. 復興崗、關渡、忠義等站的優勢,

這,以生活機能來說,沒得比吧
chiang:人願意把15年的青春歲月奉獻給你.......想想自己何德何能啊!

樓主其實不用太鑽牛角間
維基百科寫的也並非錯誤 這是整個大台北地區的藍圖
現在很多是因為階段些通車所以才跟藍圖所運行的不太一樣
也就是說現在問TRTC其實是很沒意義的
畢竟還那麼多年後的事 牽涉的變數還是有
是否有明確的營運計畫 可能也都還沒有
不過猜測應該有可能規劃在討論 畢竟是否要增購車 配置多少人力
不是馬上可變出來 都需要時間不斷去計算 調查 還有購買

但是有幾點很重要~~軌道配置跟路網接續很多都是已經設計好的
這牽涉到的是車輛的調度 儲放 等等
個人猜測大方向不會變很多
差別頂多是增購車廂 利用袋型軌來經營區間車作變化

而其實也不用擔心
該有的班距還是會跑出來的
caesar1040 wrote:
因為有新北投支線所以...(恕刪)

新北投好像因為轉轍器的關係只能單線往返;新店線是與松山線相接,稱為綠線,北投(淡水信義線)為紅線,因此不可能有北投-新店的營運模式,列車會撞車!

caesar1040 wrote:




復興崗以北的...(恕刪)


復興崗以北乘客也很多?
那怎麼不說頂溪到南勢角人也很多 卻也只有一線列車?永和可是人口最密集的地方噎
怎麼不說新店?從台電大樓到新店這麼多站?居民這麼多還不是只有一線列車........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