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樸園在天母忠誠路2段新推案

我也覺得天母巷弄(非忠誠路門牌)內的新房子.開價算還蠻可親的~

幾年前我也是從和平東路一段師大附近搬過來的.

之前一直不解為何2.30年的中古屋為何和新大樓.價差不大??

住一陣子和當地LOCAL接觸後.才發現:

1.當地LOCAL老的有錢的.非.常.多.

2.當地LOCAL幾乎都是老的出錢.買房子給兒子女兒.這些老的出錢.意見最大!觀念和小虎先生的姑姑一模一樣!!

新房子虛坪多.每個月要幾千塊的管理費.只是蓋得美美的.當地LOCAL老的雖然有錢.自己住的品質.家裡裝潢也普通而已(甚至沒裝潢).花錢也是很節儉.所以也不大會多花"幾百萬冤枉錢"買那種華而不實的房子.

所以年輕的雖然喜歡住新房子.但錢都是老的把持.也沒辦法...我就見過老的寧願買55萬/坪.2.30年的舊公寓給小的.即使又老又舊.老的都覺得這.才.實.在.才.不.會.吃.虧.
.
---->這也造就天母新房子和舊公寓價差不大的奇異現象.


3.新房子大多數是高階.醫生階級及新移入天母的外地人買的.當然也有極少數捨得付幾千塊的管理費的LOCAL.不多就是~



以上是我住天母幾年的心得.




fionn wrote:
我也覺得天母巷弄(非...(恕刪)


我認識好幾個住天母的朋友,包含我姑姑,都是住天母透天,老一輩的財力驚人,自古就有錢,以住天母透天為榮,對於他們來說,不住透天就遜了,而且表示不是天母原住民,有些人連都更都不願意,因已不在乎錢了~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小虎先生 wrote:
那新成屋真工六樓,為何60出頭萬賣不掉?樓下三二樓60萬賣不掉?...(恕刪)

1.市場有市場的行情,現在這種巷內非一線建商的小推案"行情就是60出頭",2年前市場行情不是
這個價,就我記憶所及當時此案賣的不好,仲介及認識的投資客告訴我的也不是6字頭,個人認為
要投資客用高於當時市場行情去進貨機會不大,更何況當時賣的不好最後是被一批投資客打包!
我也不認為這些投資客會賠錢賣出,哪一種較有邏輯你可自己判斷!

2.真工那個位置,單就生活機能而言我同意你的看法,但如果考量週圍大樓水平,進出交通,鄰居素質,
保值甚至增值條件後,如果一樣價位規模的房子我會選21巷,但你目前找不到2年內新成屋或預售屋
價格成交在70以下者!你是要選擇一個小區域的高價還是選擇在一個新的高價聚落區域?不妨在多考慮
看看!

3.順便講個小故事,就在真工斜對面海x城旁,有一棟海砂屋,居民跟原建商談重建全都搬離後,建商卻宣佈
倒閉,現在居民求償無門,重建要自己花錢,所以一線或二線建商,土地取得成本,推案面積(二線建商受限財力
通常都是小案),都會影響房價,議價空間也不同,倒不是一定只能買一線建商推案小案就不能買,而是買前
一定要把施工品質.....各方面全部確認清楚,更加謹慎小心!
來點建設性的,
能到高島屋停車的,也就是環高島屋一百公尺內老公寓,因為老公寓通常沒停車位,高島屋一年停車費年租50000
30坪左右三房公寓,不知一千萬能否買到?

蠻令人遺憾的,我連自備款三成都拿不全,去年我哥哥買房家裡出三百,當時父母有說以後我也可如此!前天天母一遊女友非常喜愛天母,走出來就有綠地,也難怪,她住永和,永和據說人口密度,是全台第一,連小公園都沒幾個!

雖說,就我有限學問,我真的覺得現在是房市高點區,但人總是要結婚,女友家大概也會出一點,不買房她父母總會有意見,跟大陸丈母娘一樣,只要貸款不超過兩人所得三分之一,反正真自住,不買婚難結!如果一千萬貸六百,應該受的了!
真下跌,這種地段老公寓總不會腰斬吧!

33萬上下買環高島屋老公寓,不知機會大不大?很奇怪,你跟別人說你住天母別人都說你有錢,但經過了解,天母好像在房價如此高的台北,好像沒有想像的高,當然還是高啦!
小虎先生 wrote:
來點建設性的,能到高...(恕刪)

好吧!給你一點建設性的,在你說的範圍內,在SARS期間40坪20年左右老公寓2樓880萬秒殺,
老公寓對門的早上聽到消息想買給兒子考慮一下下午跑去開了850萬,屋主說早上11點就已經
收訂賣掉了!我想,這大概就是你要承擔的最大風險!
rogerkuo2001.tw wrote:
我認識好幾個住天母的...(恕刪)




但住天母透天也是有另一個原因

大概十年前透天價格和現在天母透天價格,你會發現當初買的價格好的,比現在至少有一倍的差價

賺翻了
41巷前段靠仰哲有幾棟4樓老公寓,若有機會整合成功,面積應該不會比璞園那塊還小.環境條件應該不會輸給21巷的大樓才對!
Ricky640124 wrote:
41巷前段靠仰哲有幾...(恕刪)

如果能整合成功那當然很優,但..................很難,要建商有利可圖才可能,用簡單數學算一算

公寓一層兩戶那一棟就8戶,假如兩棟整合就是16戶(暫不計一樓及頂樓加蓋問題)
這巷內大概只能蓋11樓高(東騰11樓,敦年9樓),雙拼就是16-20戶,其實2棟公寓換一戶雙拼大樓
大樓每戶室內面積要維持原來公寓坪數恐怕很勉強,但至少可看到建商有沒有利潤可圖,估算整合機會大小!
41巷前段為4棟4層雙拼,1F無營業店面.加上與版大之前說的敦年對門兩戶透天後牆相鄰,增加了整合的空間.
有沒有利可圖,其實跟市場行情與原始住戶的心態有關,當附近的新屋行情持續創新高,增加了建商與原住戶的獲利空間,改建不見得那麼遙不可及.
Ricky640124 wrote:
41巷前段為4棟4層...(恕刪)

如果那兩戶透天能加入貫穿21及41巷那這一整片就會非常可觀,但據悉這兩戶不欠錢,很多人去探路都
被打回票,另一個問題是若我沒看錯41巷公寓是整片4棟連在一起,背面不是只有兩戶透天,透天只佔一半
面積,另一半還有一棟7層的華廈(一層一戶就有七戶),另一棟就是山葉那棟地主自建的大樓,這樣加一加
整合難度升高不少,也不知道還夠不夠分配!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