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以為我家對面的路口蓋了新公園那麼小一塊地,蓋了個只有6張椅子跟幾棵樹幾叢花的綠地結果前兩天公園的看板終於裝好了原來是xx開發公司,配合都市政策蓋的綠地,期限到2011年x月根本就是北市政府為了花博跟建商租來的短期公園,這是從臨時派遣人員想來的嗎....噗,有點搞笑
不過,這些近來大量冒出的「好好看」簡易綠地,雖讓市民耳目一新,但十八個月後即將消失,市府並將送出百分之十容積給土地所有權人,同樣引起不少爭議,甚至有人譏為「假公園」。文章來源: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6/5940826.shtml
這些畸零空地原本是鐵皮屋(例如八樓網友的google圖),檳榔攤,私人資源回收場,洗車場,甚至擺放雜物現在政府給獎勵短期因應花博給予綠化長期將這些有礙市容的老舊物(鐵皮屋,檳榔攤,私人回收場....),改建為大樓改善市容這樣有什麼不好總是要有誘因才會有人去動的如果你看過一個新建社區,前面卻有一小角因為當初建商跟地主談不攏沒收購的地,放著原本的鐵皮卡拉OK,你就知道我的意思別以為台北沒有,還真的有......而且不少!而且,用容積獎勵是最聰明的做法,不用花市府一毛錢,建商就會自動自發的去做收購建置改建這些事否則,有更好的辦法不花錢把那些雜亂畸零地弄掉改善市容嗎?(在共產國家應該有啦!)
「臺北好好看」老實說是有它的用處的容積獎勵這件事不用太擔心不是每個案子都能拿到「好好看」的最高獎勵值的另外更不用擔心市場機制的功力了那麼多空地擺這麼久可能一起開發嗎?不是有個幾趴的容積獎勵就能保證開發案順利進行到時候條件不好的繼續擺著就能真正落實「臺北好好看」的原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