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建商和央行真的是動作頻頻.......每天都有新消息出來,靜心分析,兩邊目前看起真的是像高手過招,雙方拳來腳去的,看起來真的像港劇的劇情.我們這些市井小民還是站邊點...別進去淌混水...隨便不小心中個一腳一掌的,真的會吐血而亡.....
說真的在台灣炒賣房子我真的不太敢,不過自住就沒差.如果有人熟悉香港的市場的話,就知道台灣根本沒有基本因素去支撐,泡沫氣氛濃厚!在香港我做個7成按揭我租給別人可以完全不用去供款就算我用個2000萬去買個18坪的房子,看起來很貴,但月租卻可收回6萬多在台灣不見得一定能.而且香港真有供不應求情況,台灣有嗎?店面才是有上去的可能.所以真正的大咖都知道去炒店面而不是房子,台灣的精華地段就那麼幾個.
央行有打嗎??還是自我感覺良好~~上星期朋友剛辦完貸款非首購~第五間了~~地點是蘆洲~~是彭提出的控管區之一貸款的成數是8.5成利率1.6~1.7這是兩家大型的銀行提出來的條件~~利率是有點高~~但是名下第五間了~~好像成數應該不會超過6成吧.....最後還是可以搞到85成看起來銀行的執行面開始鬆動了....央行規定央行的~~反正最後上繳的報表數據再來調整就好
其實爆大量不錯啦,房子越蓋越多,總會到供過於求的.買不起的就租,買的起的就買,買房子不就是一個 "賭" 字,跟股票一樣,漲時永遠會有人搶,跌時永遠就觀望.房價跌了大家真的就會買嗎?現在想買的會買,現在在等的會一直等到破底,蓋越多空屋越多破底機率越大,所以爆大量挺好的,不見的是壞事,不然建商買了土地要幹麻,如果土地沒法狂漲,養地也很花錢的.新富發最近不就脫手一塊地賺了好幾億嗎?如果有遠景幹麻賣呢?因為很熱了空間有限了,不賣不蓋養也很花錢.
你說到重點了!!請看大陸的 "蝸居"http://news.sina.com.hk/cgi-bin/nw/show.cgi/9/1/1/1788187/1.html這種情形在大陸大城市還不少如果還不確定 , 請搜尋 "香港籠屋"每個人住間 "狗籠" 一個月還要六七千台幣 , 夠嗆了吧因為過去幾十年我們是採封閉政策 , 人只能往大陸移動 , 而大陸不能往台灣移動當趨勢改變 , 有錢人一定最先聞到味道當大陸人能自由往台灣移動時 , 看著吧 , 一間透天厝住個上百人不奇怪特別是台灣土地相對稀少 , 房地產一炒就起來了就像股票市場 , 台積電好炒嗎 ? 還是雞蛋水餃股好炒 ?
cyberforce wrote:看起來銀行的執行面開始鬆動了...(恕刪) 版上在銀行業服務的先進應該不少,多少應能感受到,央行這次是玩真的了,行內公文每天不斷三令五申,在這個鋒頭上應該不會有白目陽奉陰違吧,專案金檢可不好受,你說你朋友名下本來有四間,這是第五間,那請問前四間都有貸款嗎?還是現在已經還清了?如果你朋友目前都沒貸款,那這樣並沒有問題。基本上央行的政策管制的是第二套貸款,並非名下的第二間房子,就算名下有100間,只要都沒有貸款餘額,就不受管制。
wen040112852 wrote:非常認同你的觀察,昨...(恕刪) 真的很多這樣的案例..一堆案件賣了幾年都還在賣..常常拿到的DM都是那些...房價已經到頂..那些建商應該會更緊張不知建商還會有什麼招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