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去人口密度低 去林口 去三峽阿
開放容積我認為是政府必要也必須做的... 現在台北市很多巷弄的環境惡劣
不要說停車空間了 根本連人走的空間都沒有
摩托車亂停...牆邊滿布青苔 下個雨整個巷弄就發出惡臭
請問這不是問題嗎 ? 難道連最基本的 "生活品質" 都比不上一堆守舊派在那邊 死守的一個空泛的 "容積"的概念嗎
這種環境讓人連經營小本生意都經營不下去
開放容積絕對是利大於弊...或許人口密度會增加
但是開放容積卻可以有效降低"建蔽率" ...開放空間變多了...市容反而變好 生活品質反而可以提升
人口密度增加...商業需求也可以有效提升 ,生活機能會更好
開放建蔽人變多出門會不會抓狂?..我倒是覺得在台北看到一堆"棚戶" "殘屋敗瓦" 反而讓我感覺到抓狂
另外停車問題也因為地下停車場廣建而改善...
為何連試都不試試看 就一股腦反對? 到底在怕甚麼? 台灣的生活品質依照現在的水準來看...還能更爛嗎?
之前都是更新最大的阻力就在於圖利建商...犧牲小老百姓的原有坪數持分
現在呢? 給你新屋 給你不變的坪數 還加送一個車位, 供給變多也可以有效壓抑房價
到底還有什麼不滿? 好吧
除了外地想要來台北買中古屋的可能最近議價空間變低這樣的缺點到是真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