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為了養房子,而不敢生孩子?

dulinsu wrote:
樹林、鶯歌只有這些房...(恕刪)


是你說這些地方怎麼炒都炒不到20萬的
現在找到超過20萬的你又不高興
真奇怪
都是錢的問題

有錢還不生 再來回答
dulinsu wrote:
樹林、鶯歌只有這些房子可買?如果樹鶯地區我幫你找到一坪不到10萬元的中古屋,你要不要全部買下來?



便宜的房子每個地方都嘛有 只要不挑隔局 不挑屋況 不挑風水 不挑嫌惡設施 不挑環境生活機能

要多便宜的都找得到 只要你敢買敢住

徐小敏 wrote:
是你說這些地方怎麼炒都炒不到20萬的
現在找到超過20萬的你又不高興
真奇怪


炒不過20萬,是指均價而言。如果有人學漢武帝,在鶯歌蓋一幢黃金打造的屋子,一坪破百萬都可以。
討論事情,不是拿少數特例來做為通論。鶯歌樹林的中古屋房屋均價多少,超過20萬嗎?

各位大大說得也都沒錯
感覺上房子背後的問題根源都是「錢」
有「錢」又有計畫就比較ok

對於現在收入穩定有錢貸款買房養兒
但如果不是鐵飯碗,有可能面對失業或減薪導致的貸款難繳風險又該如何評估?
如果房價根薪水比不要差太多,是否貸款難繳風險也相對降低?生活品質和花在小孩上的支出可增加?

房價的問題~坦白說不是一時半刻可以解決明日的難題.
我不解的是,不敢生小孩是因為房價過高以致影響這個決定,
那生小孩後又必須影響什麼?怪罪什麼?

想不想生小孩,每對夫妻自有安排,如同想不想買房一樣,這是二件事.
想提醒的是~
因先買房而在未來的計劃中如果想生,要生得出來!否則就搞笑了.
政府是不能幫忙生小孩的.
房子不是拿來住的嗎 ?為什麼是用炒的?老板!!!! 來一盤炒"帝寶", 炒"信義之星". 哇!!!!!!!! 原來房子不是拿來住的,是拿來炒的.
複製人 wrote:
房價的問題~坦白說不是一時半刻可以解決明日的難題.
我不解的是,不敢生小孩是因為房價過高以致影響這個決定,
那生小孩後又必須影響什麼?怪罪什麼?

想不想生小孩,每對夫妻自有安排,如同想不想買房一樣,這是二件事.
想提醒的是~
因先買房而在未來的計劃中如果想生,要生得出來!否則就搞笑了.
政府是不能幫忙生小孩的....(恕刪)


最近政府是有在想幫忙民眾生小孩
政府推出多項獎勵措施,包括發放幼兒教育券、醫療補助、托育補助、育嬰留職停薪津貼、受雇者不分男女,還可請2年的育嬰留職停薪假 ……等

相關宣傳及新聞不斷
只是........
決定不生小孩的請自行略過!

政府"獎勵"生小孩可不能把"幫忙"劃上等號.
如果有一天政府全數獎勵支付做試管嬰兒的費用.
暫不談要幾次成功(不一定成功)或者誰繳的稅要多少.
只要一次沒成功,您會後悔今天先買房而擱置生小孩的決定.
這個苦,或許等有天您老婆告訴您會比我說的真實與清楚.

另外,如果大家認為政府可以幫忙弱勢的部份很多,當然可以期待再等待.
只是,我從來沒有真正感受到,我必須提早計劃與努力些.
有時總感覺這個他(政府)是不是比我還缺錢!
朋友,輪轉是不滅的定律,您不會永久都辛苦的,他人也不會永遠賺很大.
請計劃與等待時機.

我也想過類似的問題-工作收入是否可持續支付未來20年的房貸及小朋友的開銷

民間企業如果沒有特別意外或好運,大概40歲以後就要擔心飯碗不保的危機,

但想想...已經將近40歲,未來還要讓其他人,企業主或政府,完全決定自己的生活是否順利,似乎自己應該也要負點責任有點作為....

不管買房子或生小孩....既然決定了...是個男人的就該承擔責任吧!!!

我自己是採取幾個步驟降低風險:

1.買任何房屋,不管是一棟或數棟,貸款總額不超過500萬,只要在大台北地區工作,我的月薪收入超過三萬元,便可支付房貸,另一半賺的薪水夠支付生活費即可(風險控管).

2.拓展自己額外理財能力,額外的收入可以降低房貸,或投資,或小額創業基金,但前提是必須先存第一桶金,並審選標的,或許即將年過四十,自知勞力換取報酬的能力,比不上年輕人(開源).

3.家庭開銷與小朋友教育費用儘量平常化,不要非私校不念或一定要上才藝班,出門一定吃餐館,國旅取代出國,設定儲蓄年金,零存整付或勞退再自提6%,把每月薪水事先扣光,留生活費即可,即使遇到危機,還有錢周轉(節流).

我不知道這樣的作法是否適合每個人,但至少我自己目前這樣作,兼顧尚可的生活品質與未來家庭費用膨脹,還算心有定見不慌忙.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