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今年買房子以屋內實坪計算的話房價會比較低嗎?

achitsai wrote:
如果有人肯只買室內坪數我是不反對賣給他
因為我只需要公設
就怕沒人敢這樣買


踏出家門就是公設了..

你只需要公設,但公設為全社區住戶區分所有權人共同持有
你拿了區分所有權,但是還是要跟全體住戶分著用..

有錢,好像也不用這樣花吧..
orislin wrote:
台北市的預售屋公設比還是一樣落在30%左右
實施以後會分二種:一種是除消防、梯間等之外無其他公設->維持原價
另一種是除上述之外還會有游泳池、健身房、電影院……等真正公設->建商會把成本再加上去,所以價格會往上再調

建議最近想買新成屋的大大,趁這段期間盡量買有真正公設的社區,否則就乾脆買沒公設的公寓
買一樣30%卻沒有真正公設的案子蠻吃虧的


台北市的預售屋公設比...(恕刪)


我們社區真是幸運-----少數新蓋4年內--24%公設另+游泳池共6個大小池\健身房\電影院100人 \卡拉ok三間\男女分離三温暖\宴會廳\圖書館\咖啡廳\酒吧\超大噴水池……等
bbe022001 wrote:
...所以所謂合理價是建立在買的人願意,賣的人同意的情形之下才會產生
一個建物的價位合不合理不是完全由買方來定價
只要會成交,就是合理
就算別人成交40,你成交50,如果你覺的這間有不可取代性
那就算是合理!...(恕刪)


如果市場成交價就一定是合理價的話,那巴菲特的投資哲學應該要改成「看到好公司,隨時都可以買」!他也不用等到股票價格跌到他認定的「合理」價格以後再出手!

成交價頂多只能說是「買賣雙方」在買賣「當時」認為的合理價格,不見得是有意參與市場者當時認為的合理價格。當市場中大部分都是投資客時,成交價格當然就變成投資客認為的合理價格,而不是自住者認為的合理價格。當泡沫破掉,投資客減少時,成交價就會回到自住者認為的合理價格。
http://phecda.blogspot.com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