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看到住三用地可以申請變成商三用地 住三的容積率225%,建蔽率45%,可蓋5層樓;商三用地的容積率高達560%,建蔽率65%,可蓋9層樓,因此,凡是被畫入住變商的建地,可多出8成的發展空間,「漲幅」不小。都發局說,住變商的容積率將有條件放寬,基地面積必須達2000平方公尺以上,容積率才能由225%拉高到560%,在此規模以下仍維持原來225%。
20080630 wrote:剛看到住三用地可以申...(恕刪) 這也是我一直覺得都市變更條款不明的地方雖然有將每種用地的變更條件列出但是又多了很多特殊條件允許變更地目例如臨路的寬度夠寬或是不妨礙都市景觀和安全就可以變更目前的認定許可似乎是經由政府機關處理方式不夠透明我想很容易會有弊案產生大家不要因為覺得提高變更可以拿到更多的坪數有時卻會犧牲住家附近安全和生活品質~簡單來說出入交通至少就會變差回到正題有些好奇樓主的房子是幾層樓的建物?如果是五層樓以上戶數比較多加上又是住三的用地理論上建商的利潤會相當難掌握除非建完的單價很高 不然利潤比較少所以我覺得如果面臨大馬路或是附近有公園用地建商應該蠻有可能申請變更成住三之二馬上就從225% -> 400%如果真是這樣住戶們可能可以多爭取一些坪數不過天下沒白吃的午餐要求越多越需要時間談判~
不過若是找非住戶合建建議還是最好能先辦理信託,透過銀行公正第三者角色之介入,使都市更新實施者和地主間加強信任,並輔助實施者整合土地俾利都市更新事業計畫之推動。由全體地主將土地信託予銀行,實施者(建設公司或更新會)將興建資金(含自籌款、銀行融資款、預售屋款)存入信託專戶,由受託銀行監督款項專款專用於更新案上,使工程能順利興建完成。並於建築完成後,償還銀行融資款項及依權利變換計畫或分屋協議返還信託財產予地主及實施者,對地主、實施者及承購戶都能夠獲得保障。
ggtest wrote:這也是我一直覺得...(恕刪) 謝謝你精闢的解說. 這解決了我心中很多的疑惑.就像你說的,這個條件不錯, 建商要賺什麼? 住三只有225%, 照理講建商因該是沒什麼意願.小弟家旁邊後面都是一樓的平房. 就像是一個田字型, 田的三個口都是一樓的平房, 只有一個口, 也就是小弟這一棟, 是四樓的公寓.這些整合起來地基有500 坪. 我不知道建商有沒有可能申請變更成住三之二.請問建商申請變更成住三之二的條件是什麼? 我要怎樣才能知道?附近走路不到一百公尺的地方確實有一個公園.最近建商要來開說明會, 到時候我再把詳細一點的資料描述出來.不過也是跟大部分的都更案一樣, 整合地主是最難的部分. 目前也不是所有的地主都點頭了. 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如果基準容積可以住三變成 住三之二我想建商會比住戶更積極去更改因為基準容積提高,相對的獎勵容積也會提高,就算分給原住戶,建商獲得的還是比原本多不過也不是想改成住三之二就改成住三之二我是不知道什麼條件才能申請,只是歸納了一下住三之二與住三的差別,一點差別主要面臨馬路幾米寬...大概需要面臨30米寬的道路才有可能是住三之二的使用分區(20米我就不知道了)就算是面臨30米寬的馬路邊的巷弄,似乎只要在幾米的距離內也會算是住三之二這可能問代書比較清楚吧
剛好有一個認識的老師家就都更過, 好像是台北市前幾個都市更新計畫吧!地點就在羅斯福路跟金華街交界那...印象中原本的房子是大約二十多坪三層樓建築, 後來換到頂樓七十坪跟店面一間外加三個車位, 建造期間還有一點租屋補助...
ckkc wrote:謝謝你的回覆.我們這...(恕刪) 你的建商還"大致上是65/35 分."我們這邊建商夠狠,還要55/45分,還說附近都這樣,我們住戶當然都不肯,大家就這樣耗著,我們還是商三的,獎勵他還要分一半,,我覺得目前都更最大的問題就是具備know how的建商吃定我們無知,然後政府又不肯站出來保護市民該有的權益,只放任給建商亂搞跟一大堆看不懂,搞不清的條文,真不知納稅是幹嘛的!! 這投訴市長信箱不知有沒有用...
ggtest wrote:樓主可以詳細列出...(恕刪) 這是建商的算法.1. 住三 225% , 住戶/建商 65/35 分2. 都更獎勵約28%, 住戶/建商 60/40 分3. 增設車位獎勵約15% 住戶/建商 30/70 分感覺上好像車位的算法部分怪怪的.這附近離預計明年完工的捷運站直線距離350m.離伊通公園50 公尺不到.請問這樣的條件合理嗎? 該怎麼跟建商談呢?地基500坪左右 (超過500平), 有可能申請成住三之二嗎?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