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

擁有多房是罪過嗎?

井上村 wrote:
先熄火吧態度決定高度...(恕刪)
先熄火吧
態度決定高度,一點都沒錯

但是現在有多少人喊著台北市房價貴,但卻沒看到其他地區相對便宜?
在我之前留言裡都有提過了
為什麼非得一定要置產於台北市?
人口過度集中於都市,造就了這十多年來都市區的房價漲幅

又有多少人喊著年輕人買不起房子?
年輕人當然買不起,剛入社會當然買不起,求職只想擠在22k窄門當然買不起
現階段有很多勞務、技術工作,乏人問津,缺工缺的緊,只好用外勞取代,肥了外勞市場

怨天尤人誰都會
已經知道台北市房價就是這麼貴,也知道不吹冷氣的工作,薪水較高
那何不改變自己的目標與方向?

房價是否是泡沫,或是多少才是合理,不是我們能夠說的算的
這就是我向你提起,你的房子是否願意半價賣出的理由
你的房子會跌價至一半嗎?還是跌更多?還是持平?

但以短期間來看持平是沒問題的,房價有很多支撐點
而這支撐點短期間也是難以摧毀的

我也支持你說政府有責
但他需如何做、正確做、做的有感
以現在推出的方案
一來對有第二間房屋以上的民眾加稅
二來控制銀行的貸款乘數
這兩個方案看起來,也只是讓買不起房屋的民眾看爽的
我(政府)有做為了喔!~
但實質上並沒有幫到想買房的人
多課的稅收來也沒有拿來補貼或用在沒有房想買房的人身上
那這稅收到最後的流向是?

另外你所提到的租金問題,有很多區域已經在調漲租金了
漲幅也幾乎是年年成漲,你不租,後面還是有人排隊租.........
租金跟上房價腳步是遲早的事,只是快或慢而已....

我們的經濟結構是真的出現了很大的狀況
目前製造業裡只有電子業、高科技業能比較無虞的在台灣設廠
其他傳產製造業呢?
明明環評都過關了,養雞場還是不讓人家蓋?
社會民眾環保意識的抬頭這是非常好的
但不是拿著環保當令箭,無正當理由的反對
早從二十多年前拜耳來台設廠被無理的要求後
別說外資來台設廠,連國外台商想回台投資都會考慮再三
很多製造業只好出國深造......

這次越南事件也正好看出一些端倪
台塑在越南大舉興建煉鋼廠,在台灣找不到土地讓他新建嗎?
還是在怕什麼?.......台塑從六輕後,在台灣的投資腳步就放得非常緩慢了
為何寧可投到國外也不願意在造福國內?.....
製造業要回台...談何容易....
現階段服務業、觀光業、電子科技業,實在看不出還有哪些行業有再發展
之前生醫好像明日之星,而現階段呢?
製造業的疲軟,GDP如何提升阿?.....


我贊同光增加持有稅與限制貸款成數事沒有效果也沒有用的

但這就像雞生蛋vs蛋生雞的問題

站在官員的立場

他也會說, 我連把握度比較高的阻力都這麼大, 一些需要改革的項目怎麼可能推得動, 乾脆就不推了

看從哪一方的觀點來看這件事情

如果我們大家都支持政策, 成效不好, 那就很明顯是誰的責任了

到時候沒達到預期目標,就可以用力的罵政府罵官員都沒關係

否則的話, 說穿了, 只是共犯的一員

更可憐的, 我們的政府官員可能連自己的目標是甚麼都不知道(或者假裝不知道)

至於你說租金的問題,我的重點不是有沒有漲

而是漲幅比例的問題

跟十年前相比, 台北市房價平均漲幅一倍有吧

平均房租呢?

不對等的現象,就是你觀察有沒有泡沫簡單又易懂的方法

因為租房子的需求, 是比買房更迫切的需要

製造業的問題, 確實非常嚴重

特別中國政府扶植自有廠商造成的產能過剩問題

確實著實衝擊了台商

我手邊一大堆例子

每天聽到這些好像聽到台灣又一天一天在失血

不只傳產, 電子業在這波產能過剩下, 衝擊也很大

LCD產業在可見的日子裡, 可能會被大陸廠KO

這是我觀察到的現象裡

台商在大陸越南是回不去了

慘的時在大陸還有可能被趕走

台灣到底要何去何從

從產業方向, 民生必須如房價政策等

一直都要擺不定, 好像一切看民意怎麼走

那我們選民調中心總經理還治國好了

離題了, 但目前台灣各項數據來看, 病得不輕

急需多一些敢做敢為的人

也希望有人願意出來做的時候, 大家可以多一些耐心, 多一些包容與支持

最後我希望大家不要在用甚麼要誰房子打幾折賣人的言論

市場自有機制會決定價格

重點在於政策的支持

這樣才是全面的, 健康的

屆時該賣多少就賣多少, 市場自有定奪

這邊就真正可以看出個人的判斷優劣

但請別將這句話解釋成我不願意自己的房子會下跌

我認為價格取決於市場, 但政府政策不應該只偏向其中一方

最後一句話 屋寬不如心寬

勉勵各位屋主, 也勉勵努力打拼希望買房的人


自己的想法散亂無章,逐條打出來分析一下


1.有多少房,就繳多少稅,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2.能力大就多幫助別人,反正掛了你也帶不走,分享來積功德

3.我以前賺的錢拿去買股票和基金已經血本無歸了,所以我不敢買股票了

4.因為不知道投資什麼比較好,所以買房自住兼投資

5.我看很多人都是買賣房屋變有錢,為什麼輪到我買賣的時候就要一堆限制?

6.本來貸款能貸八成,現在只能貸七成,我更買不起房了,但對有錢人來說沒差。

7.我為什麼要住台北,是因為台北的薪資條件比較好,但是台北市真的是靠北貴

8.誰叫我本來就住中部,所以要買台北就要更努力

9.我犧牲了我的休閒時間睡眠,用努力來換取成就

10.所以我買了一間小套房,一家三口住在小套房裡

11.至少終於在台北站穩腳跟了

12.但是畢竟房價高到很多人還是買不起房子

13.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你不適合在台北生存,一直在靠腰有用嗎?

14.魯蛇還是有嘴砲的

15.看起來我也是魯蛇,但是我是不是至少知道要去奮鬥?

16.手伸出來,五指不一樣長,人生本來就不公平。

17.但是那些財團屯地炒作就是不對了,所以是不是要針對財團課稅啊??

18.政府如果重課財團,然後財團資金外流,選票也外流,政治獻金也沒有,就會如何?

19.所以大家就做做樣子,我喊一下要打你,你唉一下說好痛。

20.因此,房價繼續漲了,魯蛇還是魯蛇,溫拿還是溫拿。

21.那麼,如果不能兼善天下,你好歹要獨善其身吧?

22.你還不去充實自己的能力?


其實來01也是可以砥礪自己的心靈

我很不喜歡被別人誤導,看諷刺或是反諷文

能做的就是繼續努力吧

我也不太相信有那種不計較自己前程利益為大眾謀福利的人

這就是一個資本主義社會,有錢有更多錢,有最多錢,就可以得到更好的享受

沒錢就等著去撿角

但是你只會光是羨慕忌妒嗎?

↑↑↑↑↑↑↑↑↑↑↑↑↑↑↑↑
我對自己說了這些之後,就認命了,靠自己吧

oceanlin wrote:
自己的想法散亂無章,...(恕刪)


破題

樓主你買房政府又沒特別限制你 (很多銀行還是可以貸八成,諄對某些區域某些銀行貸七成,首購幾乎影響不大)

只是政策上稍微調整,就跟升降息,匯率調整罷了,或者想加稅

一切房市還都是維持原本運作,看不見的手加市場機制一起運作

沒有任何不同啊


部分人好像都有被迫害妄想症....



另一觀點

財團用政府,或者透過立委用政府,用的非常大力,獲得的好處不少.
人民可不可以用政府? 或者透過一票選出來的立委用政府? 當然可以! 不給人民用說不過去吧!

而且人民能用上政府多少力? 比不上財團立委吧....


重點就是
1. 大家不要有被迫害妄想症,像之前的證所稅的股民一樣
2. 政府是大家一起來用的...
3. 補第三個重點 - 羊群效應

別~

別哭窮 因為沒人會給你錢
別喊累 因為沒人會幫你做
別想哭 因為大家不在乎
別認輸 因為沒人希望你贏
別靠人 因為只有自己最可靠
別落魄 因為一堆人等著落井下石
別回首 因為看到的是未修復的裂痕
別低頭 因為地上沒有黃金只有石頭


想當哪種人

有本事的人在寫故事,沒本事的人在看故事;
有本事的人在為自己的成功而忙,沒本事的人在為別人的成功而忙;
有本事的人把自己變成別人的成本,沒本事的人把自己變成別人的利潤。


政府有效的做法是1.同一人名下持有超過一定戶數例如3戶以上開始課加重房屋稅。2.同一人名下重複交易房屋次數幾次以上(同時擁有多筆房產者)課加重交易稅。3.增派人力針對同一人名下持有多戶者加重戶口突查,如非屋主本人或直系血親居住超過幾次,列為加重課稅對象(地方政府很願意幹這事,超出稅收絕對夠支付這些人薪水有餘)..等等。很多合理方案可實施看立院那些咖願不願意

SanChong wrote:
有本事的人在寫故事,沒本事的人在看故事;
有本事的人在為自己的成功而忙,沒本事的人在為別人的成功而忙;
有本事的人把自己變成別人的成本,沒本事的人把自己變成別人的利潤。


戚戚焉!


有本事的人用政府
沒本事的人給政府用

政府是大家用的
大家趕快去用政府吧!
擁有多房不是罪過,但在大家都買不起房時,你有多房,就是罪過
當公務員不是罪過,但在大家都找不到工作時,你有鐵飯碗就是罪過
開名車不是罪過,但在大家都買不起車時,你有好車就是罪過

當初大陸會丟掉,也是一樣的道理..
bis0815 wrote:
擁有多房不是罪過,但在大家都買不起房時,你有多房,就是罪過
當公務員不是罪過,但在大家都找不到工作時,你有鐵飯碗就是罪過
開名車不是罪過,但在大家都買不起車時,你有好車就是罪過

當初大陸會丟掉,也是一樣的道理..


剩我顧樓了
戚戚焉

擁有多房不是罪過,當財團權貴去用政府時,你沒跟著用,就是罪過
不過好像沒人去怪Morris Chang 及Terry Kuo 的身價有罪過?

這樣就很奇怪了! 與樓主的第一條不太符合!

當公務員不是罪過,不過當公務員勾結財團,沒勾結你,就是罪過
有被迫害妄想症的人其實都搞錯了,大部分人的訴求對象是政府,他們也想用政府,而不是針對那些有房的人.
就像從不會有大部分人去勾結台灣傳統地王Cathay Group 或早期訴求的對象是Lin Yuan Group (兩者一樣,從過去到現在)

開名車這也太言過其實了,諸如見台灣各等級的車市都有其市場,從內科那一字排開從基湖路B, 基湖路RR,港墘路AM,港墘路F & M,堤頂L,內湖路P....諸如,到國產銷售王神車都有市場,應該沒有騎兩輪的去怪開四輪的.

這就像有路便攤可以吃,不會有人去要圍事美麗殿探索一樣要求也吃到炸蝦甜點.

大家真的都有被迫害妄想症! 真的沒有任何罪過。這也不是誰有罪過的問題.

就我觀察及推導出最沒有爭議的結論就是,用"大家一起來用政府"的訴求,就不會有被迫害妄想症的人出來不知所云,反彈是一定會有,就跟央行升降息或調整匯率一樣,一定有人在某些階段會哀,在某些階段會爽.

最大的優點就是,被迫害妄想症的人無法反對"你去用政府",因政府本來就是"大家來用的".

屬於看不見手的那一部分歸那一隻手
(如果有被迫害妄想症的人不喜歡這隻手,那可能要去各英屬群島或中美洲會比較少看到這隻手.)

屬於市場機制的還是歸市場機制

馬照跑!舞照跳! 有疑似被迫害妄想症的人到在擔心什麼呢? 不知有無嘴砲達人可以分享一下心得?





前幾天看到一個有趣的數據

這是幾年前的論文

如果可以補上外匯存底或是貨幣供給量的數據

就會很清楚

可以看到前一次有較大異常狀況的時間點

大概在1990年, 差不多又是前次房價崩落的時間點

比較好奇的是, 2005年到現在數據是怎麼走的

恐怕類似雲霄飛車軌道上衝

以此表回答泡沫的問題


另外不管有沒有泡沫, 房價還是市場機制

重點是政府政策要平衡, 不能老是一邊發烏茲衝鋒槍, 另一邊發齊眉棍

然後再怪齊眉棍輸是技不如人

當然即使雙方都發齊眉棍, 還是會有勝負

但至少是公平的對決

最近還爆出弊案,除了裝備不對等

裁判還吹黑哨?

所以繼續下去, 就兩條路

如果我看得不準不是泡沫

那很快我們台灣就可以把曼哈頓島買下來了, 可喜可賀

否則泡沫越大, 摔下來越痛
當年希特勒就是在不平等社會下,發起戰爭

從歷史來看,每次都是這樣

  • 3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