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

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

vutuv wrote:
您覺得結論前...
一陣子有看到統計,台北市的新成屋是全世界第四高的城市,僅次於香港,新加坡,倫敦.
遠高於SFO,光是這一點就足以證明您那一篇的文章通篇論點有問題.不對? 您...
(恕刪)


證據在那?
不要口說無憑!
NYC比台北貴多了
不要隨便看個新聞就在起舞~

vutuv wrote:
然後您又說甚麼台北市自古就貴,政府也是幫兇,賣掉要住哪?大部分人有房..等等.
這沒有一點能解釋,或佐證您說台北市不會跌?更不用提能否佐證崩盤與否.
您若是上班很忙,就等您有空想清楚再回.
(恕刪)


你就是不知道台北市的地的公告現值才會這麼說
沒有概念的人當然不知台北的地價與房價
不知台北的地價與房價
憑什麼去唱衰?
你到底知不知道???

vutuv wrote:
20年前的台北市1000萬的透天厝不算甚麼.30年前的一千萬房子就值得說了.
請問可否說一下大概地點是哪裡?是20年還是30年?
(恕刪)


民國72年買的透天,當時公告現值土地一坪34萬!
那時上班族一個月薪水才多少?

vutuv wrote:
對只有個2-3棟,不賣房子的人一點好處也沒有
(恕刪)


請先分清楚,一"間"房與一"棟"房的差別
價差是有5倍以上
只是農地,墓地,道路用地,建地,透天都有,都在台北市
最多有四組建商上門談合建...
北市房市版有許多大田橋
我倒是不敢與他們比

想請問您
您年收入多少,月存多少
對台北市的房市土地知多少
不然我要教育一個毛頭小子是很煩的事!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我來說說話好了,會講出買不起台北市的房子,就是不夠努力等話的人,基本上
,就是個既得利益者。在全球化的過程當中,貧窮的人再努力也是沒有用的。
務農者比我們所有人都努力,可是他們就是沒錢。
安安分份老實存錢絕對是錯的,我家的房子八年來漲了1100萬,而我八年
來工作所得扣除開銷剩下連1100萬的一半都不到。這代表如果我八年前將隔
壁房子買下來,只要我沒餓死,根本不用工作,資產還遠勝現在。
你曾看到哪個農民種田種八年扣除開銷有賺到1100萬?
你種過田嗎?你確定你比農民更努力?
我這麼說並不代表叫人不要努力,而是我們必須認清一個事實;資本主義的現
實狀況就是如此,贏者更贏輸者更輸,而我們都不想成為輸者,所以我寧可成
為既得利益者,如此而已。

p620329 wrote:
我來說說話好了,會講...(恕刪)


資本主義社會,是錢在工作
人兩腳,錢四腳
單憑雙手去賺怎會比錢滾錢快?

薪水不可能指數增加,但錢確是如此
這個社會是複利的社會,存錢與借錢都是如此

第二桶金比第一桶金快~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rogerkuo2001.tw wrote:
資本主義社會,是錢在工作
人兩腳,錢四腳
單憑雙手去賺怎會比錢滾錢快?

薪水不可能指數增加,但錢確是如此
這個社會是複利的社會,存錢與借錢都是如此

第二桶金比第一桶金快~



你看不懂他要表達什麼
他的意思是說,再怎麼努力,不見得就一定可以買房子
我也對這句話很無言
現在年輕人讀完大學退伍,努力工作買房子
又不是說背房貸就叫買得起房子
現在新北市房子真的不是正常人買得起,要多努力??

那些父母幫忙出學費不用養父母還有零用錢的別出來笑別人!
還有父母出一堆錢幫忙創業什麼的也別裝自己有多強

真的靠自己的都上新聞了,努力在這時代不是重點
沒有方法頂多是窮忙一族
施建國 wrote:
你看不懂他要表達什麼...(恕刪)

其實我是想告訴那些既得利益者別再出來教訓人了,打掉重練你未必比現在
年輕人強。至於我嘛,至少我承認想當既得利益者。

施建國 wrote:
你看不懂他要表達什麼...(恕刪)


但這現象不是只有台灣而已, 這點要搞清楚

全世界那麼多國家, 不要說台灣, 你說日本,美國,英國,澳洲,加拿大,香港都是世界級國家, 一堆外來移民跑過去, 第一大城都是貴到不可思議, 每個人不是說努力就能買豪宅的, 這點在海外更明顯, 海外的真正的豪宅動不動就快要十億台幣了, 台北還算小case, 你去看這些大都市的中層階級, 絕對沒比現在的台北人好

所以我一直對於01整天酸"只會靠父母親"的人很反感, 我覺得這種人出生來就是要來沒出息的, 今天靠努力很難拼出一塊天, 有錢人難道不懂這道理嗎? 其實當你跟有錢人多相處之後, 你會發現他們與其care要怎麼去爽自己的生活, 他們最常教育小孩說留個你們的東西是要留給你的小孩的, 不準敗掉

就是因為生活難過, 大家都想讓自己家人好, 在這種社會上要如何把財富傳給自己的子孫才是最重要的, 假如在這代沒有說很成功的話就要想辦法把自己能有的東西給予下一代, 提高他們成功的機率

這就是為何亞洲國家的人都拼了命投資在小孩的教育上, 因為西方國家在社會上要成功有很多方法, 只要你有能力不怕不行, 只怕沒運氣而已

但亞洲國家呆版, 長期以來只重視學歷, 導致要成功只能靠學歷, 但偏偏學歷也不見得能成功,因為那只是一張紙而已

感覺離題很多了...但真正想說的是, 社會是個很殘酷的東西, 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要如何在這場戰爭贏得對手, 尤其是擁有一堆財力的敵手是個很困難的事情, 你可以選擇靠時間,運氣或是投機來選擇贏這場戰爭, 但你輸了就代表什麼都沒, 這就跟運動一樣, 管你多努力, 輸了就沒了


所以我最後還是建議大家趕快移民海外比較快, 更公平的社會戰爭, 更好的環境, 成功機率更大的地方, 這就是為何有錢人都移民海外的原因, 歐美的教育是讓小孩能變成可以在社會贏的戰爭的人才
安份守己是在說 rsc1234 的同事吧?
這樣斷章取義亂砲轟好像不太對

Shinobi407 wrote:
同時一個人是不是安分守己,當然也並非從詞意間就能一目了然.
但當一隻個沒錢沒勢沒方法的破鳥,怎麼寫都是抱怨不公平,生不逢時,還有臉自我感覺良好到認為在台北市精華區置產是天經地義者,肯定是個好高騖遠的廢材,跟安分守己完全相反. 汙名化其為之不得,或不得為之的目標,卻自詡不屑為之的清高….此等貨色所謂的”安分守己”只不過是對外掩飾自己無能懶惰的阿Q招牌而已.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或人生建議,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Allend wrote:
但這現象不是只有台灣...
你會發現他們與其care要怎麼去爽自己的生活, 他們最常教育小孩說留個你們的東西是要留給你的小孩的, 不準敗掉....
就是因為生活難過, 大家都想讓自己家人好, 在這種社會上要如何把財富傳給自己的子孫才是最重要的, 假如在這代沒有說很成功的話就要想辦法把自己能有的東西給予下一代, 提高他們成功的機率
(恕刪)


您說的很對!
每個人,不管有錢沒錢,都想讓後代子孫過的好,有錢的當然想辦法讓後代仍繼續有不錯的生活,沒錢的更想利用教育讓子孫能有翻身的機會~

至於您說歐美的教育是讓小孩能變成可以在社會贏的戰爭的人才,我倒持保留的態度,歐美的教育,有好有壞!

以美國來說,就我見到的,精英教育不錯,普及教育則沒有台灣好!美國學校兩三點就放學了,教的也沒有很多,小孩倒是快樂的多!
哈佛大學的女教授寫了本書,這位虎媽在美國評價兩級,但注重教育的結果是小孩容易成功!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undefined

自己都養不起~~不會想去養房子
Allend wrote:
但這現象不是只有台灣...(恕刪)

海外比較公平?更公平的社會戰爭?算了吧…
有錢人移民海外的原因就是因為歐美更不公平,而可以移民海外的大多都已經有錢了。
對於整天酸"只會靠父母親"的人很反感?
你有父母可以靠別人沒有,還不准人家酸兩句?起頭點已經超過窮人,就不要
再上來教訓人,你這叫得了便宜還賣乖,標準既得利益者嘴臉。
既然已經是既得利益者,建議你收起你驕傲的心,對非既得利益者客氣些
畢竟有些人一輩子都追不上你了。
  • 3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