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

年輕人買不起台北市的房子


Godsraven wrote:
台灣政府實際上是一肚子的男盜女娼,
說男盜女娼,還侮辱了男盜與女娼咧!!!

因為男盜女娼,男的還要花時間、出力氣,才能順利得手,風險還很高,
女娼,那就更不用說了,出賣青春的肉體換錢生活,不偷不搶,天經地義,
她已經付了她的代價了。

表面提倡的教育,不是真教育,
而是政府的所作所為,身教言行,是呈現何種真實面貌???
(說一套做一套? 只說不做? 遇事推諉? 無為而治? 資本主義之毒? )


至於,這政府裡所美稱的公僕們(這些人聰明過了頭),
實際上,是一群不知長進、默守成規、遇事則閃,
佔了便宜還賣乖,專挖人民納稅錢及不知廉恥為何物的群體,
不認同嗎?

讓你看看,政府過去二、三十年怠惰的結果,
舉如下事例只是台灣萬例中的一小小例而已,

為甚麼會有如此不利於國家社會的經濟環境,
不利於台灣年青人的環境,
政府有責給全台灣人一個答案!!

嚴重到何種程度呢?
會使台灣人的價值觀嚴重錯亂!!!
(不事真實的生產與服務,一樣活得像王子公主一樣,是這樣嗎????)

它會讓台灣後輩覺得社會上別人的虧損是他們得暴利的利基,
也覺得由這種方式所得來的金錢是再正當不過了,(這是事實嗎???)
所以奢侈、名牌、浪費是正當的,
是別人無能,所以不能有奢侈的生活,
所以貪婪是無罪的。

台灣就是有這樣無法無天的政府(法規不修,租稅不革,”故意”漏洞大開),
以致於有這樣乖謬、無良的一群M型上端。(約佔台灣人口的二十趴)
(表面光鮮,口袋滿滿,說穿了,
是踩在勤苦的台灣人民辛苦工作的血上面來獲取暴利。)

台灣的經濟,是在買空賣空之下建立起來的,會有感嗎????

=====================================================================

投資房市獲利 林毓芝:爸爸帶得好
30歲出頭,就有千萬身家,投資房市很有一套的三立主播林毓芝,到底是怎麼挑標的?除了父母的經驗談,林毓芝堅持小本經營,量力而為,讓精準眼光的她,投資無往而不利!

■房市投資啟蒙 父親居功厥偉

「其實真正的房事投資達人,是我爸爸啦!」林毓芝說,爸爸退休後,就成了專業房市投資客,南來北往看房子,他才是真的老江湖,林毓芝跟著爸爸耳濡目染,膽子才漸漸大了起來。
林毓芝說,雪山隧道還沒通,爸爸就先在宜蘭買了獨棟別墅,想在宜蘭先蓋民宿,當時七百萬買進的房子,就在雪燧通車後,以一千多萬賣出,轉手起碼賺了六七百萬。

■慎選投資物件 小本投資立大功

「周邊環境很重要!」爸爸的獨到眼光,帶著林毓芝的房事投資視野跟著變寬,她開始懂得自己挑房子。林毓芝說,抗跌的房子不能太偏僻,最好能鄰近捷運等重要交通動線;此外,優質的居住環境不能太吵雜,最好也不要有路沖等風水問題,將來拋售才不會有困難。

投資房市,林毓芝通常只出租或買賣,幾乎都沒自己住過,不過因為手頭上的現金有限,林毓芝買的房子,通常價位都在五百萬以下,就是擔心利息太重,投資變成負擔,未蒙其利先蒙其害。

■專挑中古屋 逢低買進賺價差

此外,林毓芝挑選的物件,青一色都是中古屋,「預售屋看不到實物,買起來真的很不安心!」因為穩健謹慎,林毓芝的小本投資,風險低,但獲利上漲空間卻相對變大,林毓芝說,投資前兩間房子時,她的壓力不小,因為這些錢,都是辛辛苦苦存起來的,不過累積經驗後,接下來選標的,林毓芝才漸漸有了自己的想法。

雖然最近房市低迷,景氣不佳,不過林毓芝最近還是到處看房子,因為她相信逢低買進,逆向操作,才是投資致勝的不二法則。

================================================================

不肖、不勞而獲的世代,會一代傳一代,會鼓勵台灣年青人,
辛苦工作幹嗎???

上一代的受害者,會變成下一代的加害人。

一天到晚被老闆幹譙,辛苦領到薪水,還得給不肖的政府納稅,何苦來哉???


您上面說的
小弟實在無法認同
說人家男盜女娼
說人家說一套作一套
說人家公僕的不是
甚至不知廉恥
說政府怠惰了二三十年
您講的都是別人要為您付出
才是對的
只有你好才是對的

以上的種種小弟無法認同

我只看到抱怨跟自私----歹勢我講了重話所以我先跟您說聲對不起
你可以選擇不被幹樵
也可以選擇不納稅
只要您有能力
但付出代價總是要的

這世代不勞而獲嗎
除了爸媽給的
中彩券之外
幾乎都要付出代價吧
年輕人買不起........
我都已經中年了也買不起........只能買北大20萬左右/P的房子.......
我想只能怪自己,不能怪政府吧.......

現在的教育真的很失敗......
一堆人不想努力的付出,卻想享受......
唉............
lance wang wrote:
年輕人買不起........
我都已經中年了也買不起........只能買北大20萬左右/P的房子.......
我想只能怪自己,不能怪政府吧.......

現在的教育真的很失敗......
一堆人不想努力的付出,卻想享受......
唉............


完全同意 +1

也恭喜W大 有自己溫馨的家園
北市本來就是只給在地人買的.....
都馬是那些外來客硬要擠入北市才會造成高房價.

lance wang wrote:
年輕人買不起.......(恕刪)
http://programme.rthk.hk/rthk/tv/programme.php?name=tv/richmate2&p=5007

香港2009年第一輯<窮富翁大作戰>,以真人騷(秀)形式探討香港貧富懸殊的困局。攝製隊每日二十四小時,緊貼四位生活無憂的主角體驗貧窮,了解憑他們的學識智慧能否扭轉貧窮的命運。

一年多過去,2010上半年貧窮人口已達至126萬,貧富懸殊加劇,社會上瀰漫仇商仇富情緒。126萬人活在貧窮線下,在職貧窮人口達65萬,約有30萬兒童活在貧窮線下,每三名長者便有一名是貧窮戶。

http://programme.rthk.hk/rthk/tv/programme.php?name=tv/richmate2&d=2011-03-22&p=5007&e=134504&m=episode

窮富翁大作戰II 投資公司主席變身清貧長者 做天光墟小販兼街頭拾荒
Johnny 陳光明出身於實業世家,被喻為「富三代」。Johnny出國留學畢業後,曾任職跨國投資銀行,他形容自己處理過的銀碼相當驚人。九年前,Johnny創立自己的投資公司,積極參與商界社團活動,是香港潮州商會和中華總商會的活躍分子。

節目內,Johnny會到環境惡劣的籠屋與一班清貧長者同住,在天光墟擺檔賺取十元八塊、在街頭拾荒執紙皮、從事厭惡性的洗廁所工作,反思長者如何可以有尊嚴地渡過餘生。

長者貧窮小資料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
2010年,香港有近30萬名貧窮長者,平均每3名長者中便有1名屬貧窮
33%長者拾荒為維持生計,44%曾與人爭紙皮而受傷,近50%拾荒長者每月收入少於500元


樂施會:
香港有近16萬名合資格長者沒有申領綜援,當中超過3成長者希望自力更生

這情況與我曾在市府預到的一位老婆婆一樣,她的飛官老伴去逝,兩個子女在美國,不聞不問,在台北市的房子與存款都被人侵占了,仍然拒絕社扶資源,希望這些資源留給更須要的人使用。
  • 2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