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

年輕人買不起台北市的房子

大大,你理工科好好唸完,畢業四萬,現在也該有八~十萬了。(很保守的估)

不過興趣很重要啦。另外同意你,起而行的勇氣。

我不是金融從業者,不過,CFA跟類似相關的書也會翻翻。
singerfeng wrote:
小弟研究所畢業12年 進入職場十年 為了從理工科跳到金融證券 自費考國內 香港 大陸的金融證照 晚上去念EMBA 薪水從三萬多到現在的七萬 但這些考照上課的時間成本與精力 絕對不是薪水增加一倍可以補償的 如果是現在 小弟已經提不起這個勁 因為歲月不饒人 不滿22K就要起而行
...(恕刪)
值得深思的文章~~~

你們愛台灣,台灣不愛你們!
中國時報 【南方朔】

 幾年前,美國西北大學教授蓋瑞.威爾士(Gary Wills)寫了一本足可列入當代學術經典的《必要之惡:美國人不信任政府史》。

他指出,美國自從殖民時代以來,人們就以防政府之弊為重要認知目標,但隨著時間的推演,愈到後來政府愈被少數集團所把持,再也做不出政府應有的「必要之善」的事,於是美國人對政府的不信任遂日甚一日,幾年前美國的民兵組織大盛,發生許多起拿起槍枝炸彈和政府對幹的大案,可見人民不信任政府的程度了。

 
將政府視為一種惡,近年來這種感覺日益普遍。蓋瑞.威爾士說道:「當政府無法顯示出人性美德,它就會被認為無所貢獻而被人拒絕,對政府要求太多的人,最後會變成對它已不再有期望,並使得人們不得不藐視他們投票選出的人。」

 
古代希伯來神話裡有個「海中巨獸」(Leviathan),後來這個海中巨獸「利維坦」就被醜化為國家及政府的代號。但醜化政府的職能其實是假,利用這個代號形成一種論述來讓有錢階級取得政府的控制權才是真。


於是久而久之,就在醜化政府職能為「利維坦」的文化裡,一個新的「利維坦」卻已告形成,那就是少數財團與大富世家。他們利用了政府的怯懦無能,而得盡一切金錢利益的好處,他們等於實質上控制了整個國家機器,在「贏者通吃」的時代像是新的怪獸「利維坦」般吞噬著時代及國家的利益。政府將它的臉貼著財團富人,而背部向著愈來愈小愈窮的中產階級及中產階級的後代。


最近美國學者哈克(Jacob S. Hacker)及皮爾森(Paul Pierson)在新著《贏家通吃政治學》裡即明言,所得兩極化的時代,人民痛恨及不信任政府的情緒只會愈來愈增。
 

而這種情況在台灣一點也沒有落在別國之後,民國九十八年前百分之十所得稅申報戶的平均所得近二百八十一萬元,最底層的百分之十則僅九萬九千元,差距由前年的廿六倍拉大到廿八倍。而這只是地上經濟可以看得到的部分,台灣的真正窮人早已窮到根本不必申報繳稅的程度。


台灣那些動輒捧著現金買豪宅的富人,他們更多的財富都是出自無帳的資本利得這個富人的地下經濟板塊。如果我們政府有稽察本領,相信只要去追查台灣百分之一富人,那個數字一定會讓全體台灣人都嚇傻了眼。
 

一個所得嚴重兩極的社會,它最致命的風險乃是人類社會自然生成的社區感已無法再維繫。當一個政府把臉向著財團富人,把背對著中產階級和窮人,它向窮人應該提供的「社會保護」功能就會衰退。

這種社會只會讓愈來愈多人對政府的痛恨會愈來愈增。

近年來,我們政府對於因窮困而自殺、而偷竊強盜的案件數據已愈少公布,整個台灣都在媒體的渲染下充滿了快樂幸福的氣氛,這種操弄下的快樂民粹主義其實是經不起考驗的,一份所得統計資料,就把那個假象全都戳破而露了光!


 因此,此刻的台灣形勢其實是很讓人感傷的,絕大多數台灣人都愛台灣,但請恕我講句冒犯的話,
台灣並不愛你們。


此刻的台灣講究的不是台灣透過政府的作為來重造大家能互助的社區感,我們的主流價值是大家在比本領,有本領的可以進入那個贏家通吃的「有」(Have)的小圈圈;

沒有本領進不了「有」的小圈圈,你就注定要進入「一無所有」(Have-not)的大圈圈,那是永遠不會有關愛眼神的失敗者,失敗者有失敗者自己要走的宿命!
 

社會和國家政府間是個以社區感為中心的契約關係,在這個社會業已兩極對立時刻,人民有必要強力要求政府去對新契約做承諾。


對二○一二的候選人,我們已應要求他或她們對台灣社會的所得不公,社區感的重建等問題做出承諾。台灣應該讓人民對政府的角色恢復信任。


台灣無論如何是不能像美國一樣,任由情勢惡化,最後走到老百姓怒而變成民兵的地步!(作者為文化評論者)
現在年輕人真的是一群白痴, 沒錢就自己去賺, 怪政府做什麼?

你怎麼不去發明個facebook, 海撈個幾百億?

做不到? 那是你無能, 是你不夠聰明, 不夠努力, 干別人屁事, 干政府屁事?!

了不起你去買樂透嘛, 中不到獎的話不要再去說這是別人不好, 政府不好!

輕鬆走人生, 簡單過生活
百思不解

為什麼年輕人一定要買台北市的房子

新北市,桃園,基隆就不行嗎?


如果有那麼多的年輕人嚮往住台北市

青壯年,壯年人也會想買

那台北市的房價,怎麼會跌??

shenliow wrote:
我講一個例子...強...(恕刪)


這個問題就是當事人不知道為自己爭取更好的待遇..
有能力的人不怕沒工作..
如果真的有那樣的水準,拿著自己作品去外面找新工作,肯定不會只有28K
學歷只是找第一、二份工作用的..再來都是能力為主學歷為輔了
工作!

年輕人畢竟一開始的技能較低,到二三縣都市,更難找到工作!

長程通勤當然可以,但是你的通勤時間越長,投入工作的時間就相對被縮減!

更不用說通勤的費用!

年輕人找工作已經不好找了,就算找到台北市假如住在桃園基隆,每天通勤時間長,下班後要等車班更不好配合!

bluejeff wrote:
現在年輕人真的是一群...(恕刪)


從你的觀念,就知道,台灣到處會有霸凌,實在正常不過了。

台灣人人有權拒絕經濟霸凌。
台北市就這麼90萬間房子
你想住別人也想住
年輕人想住
老人家也想住
沒足夠錢的人想住
有錢人也想住
所以政府應該要滿足所有想住台北市的人????
滿足不了被批評是應該的???
台灣很多產業幾乎都已經是完全競爭了
所以都已經取得一個平衡點
剩下的就是供需
沒錢買的越多
需求自然就會下來
價格自然就會下跌
或者讓供給大增(但台北市大面積土地取得已不易)

政府能做的就是做好風險控管
然後嚴格的執法杜絕逃漏稅

其它有投資需求節稅需求的
政府也無能為力
例如
郭大大用現金買十間移轉給下一代
林大大文華苑一次買四戶
黎大大更是一次買九間
魏大大想要全家族住帝寶
這些都是合法的

所以如果大家想要在這需求量最高的時候買房
當然是哀嚎聲不斷
我也承認現在的台北市"新大樓"我實在買不下去

房市會循環的
房地產不只是只有新大樓
房地產也是可以租的

還年輕的
就用時間去等循環(如果你怕以後都下不來那你可能也會是炒樓的兇手之一)
一定要買又買不起的
台北市外圍差一點的公寓吧 (這些房子買不起就不要跟我說你想買房)
最後這個
房地產是可以租的
如果大家認為房價過高不合理
哪麼
租屋將會是您最好的選擇

抱怨可以
但還是要認清事實




台灣政府實際上是一肚子的男盜女娼,
說男盜女娼,還侮辱了男盜與女娼咧!!!

因為男盜女娼,男的還要花時間、出力氣,才能順利得手,風險還很高,
女娼,那就更不用說了,出賣青春的肉體換錢生活,不偷不搶,天經地義,
她已經付了她的代價了。

表面提倡的教育,不是真教育,
而是政府的所作所為,身教言行,是呈現何種真實面貌???
(說一套做一套? 只說不做? 遇事推諉? 無為而治? 資本主義之毒? )


至於,這政府裡所美稱的公僕們(這些人聰明過了頭),
實際上,是一群不知長進、默守成規、遇事則閃,
佔了便宜還賣乖,專挖人民納稅錢及不知廉恥為何物的群體,
不認同嗎?

讓你看看,政府過去二、三十年怠惰的結果,
舉如下事例只是台灣萬例中的一小小例而已,

為甚麼會有如此不利於國家社會的經濟環境,
不利於台灣年青人的環境,
政府有責給全台灣人一個答案!!

嚴重到何種程度呢?
會使台灣人的價值觀嚴重錯亂!!!
(不事真實的生產與服務,一樣活得像王子公主一樣,是這樣嗎????)

它會讓台灣後輩覺得社會上別人的虧損是他們得暴利的利基,
也覺得由這種方式所得來的金錢是再正當不過了,(這是事實嗎???)
所以奢侈、名牌、浪費是正當的,
是別人無能,所以不能有奢侈的生活,
所以貪婪是無罪的。

台灣就是有這樣無法無天的政府(法規不修,租稅不革,”故意”漏洞大開),
以致於有這樣乖謬、無良的一群M型上端。(約佔台灣人口的二十趴)
(表面光鮮,口袋滿滿,說穿了,
是踩在勤苦的台灣人民辛苦工作的血上面來獲取暴利。)

台灣的經濟,是在買空賣空之下建立起來的,會有感嗎????

=====================================================================

投資房市獲利 林毓芝:爸爸帶得好
30歲出頭,就有千萬身家,投資房市很有一套的三立主播林毓芝,到底是怎麼挑標的?除了父母的經驗談,林毓芝堅持小本經營,量力而為,讓精準眼光的她,投資無往而不利!

■房市投資啟蒙 父親居功厥偉

「其實真正的房事投資達人,是我爸爸啦!」林毓芝說,爸爸退休後,就成了專業房市投資客,南來北往看房子,他才是真的老江湖,林毓芝跟著爸爸耳濡目染,膽子才漸漸大了起來。
林毓芝說,雪山隧道還沒通,爸爸就先在宜蘭買了獨棟別墅,想在宜蘭先蓋民宿,當時七百萬買進的房子,就在雪燧通車後,以一千多萬賣出,轉手起碼賺了六七百萬。

■慎選投資物件 小本投資立大功

「周邊環境很重要!」爸爸的獨到眼光,帶著林毓芝的房事投資視野跟著變寬,她開始懂得自己挑房子。林毓芝說,抗跌的房子不能太偏僻,最好能鄰近捷運等重要交通動線;此外,優質的居住環境不能太吵雜,最好也不要有路沖等風水問題,將來拋售才不會有困難。

投資房市,林毓芝通常只出租或買賣,幾乎都沒自己住過,不過因為手頭上的現金有限,林毓芝買的房子,通常價位都在五百萬以下,就是擔心利息太重,投資變成負擔,未蒙其利先蒙其害。

■專挑中古屋 逢低買進賺價差

此外,林毓芝挑選的物件,青一色都是中古屋,「預售屋看不到實物,買起來真的很不安心!」因為穩健謹慎,林毓芝的小本投資,風險低,但獲利上漲空間卻相對變大,林毓芝說,投資前兩間房子時,她的壓力不小,因為這些錢,都是辛辛苦苦存起來的,不過累積經驗後,接下來選標的,林毓芝才漸漸有了自己的想法。

雖然最近房市低迷,景氣不佳,不過林毓芝最近還是到處看房子,因為她相信逢低買進,逆向操作,才是投資致勝的不二法則。

================================================================

不肖、不勞而獲的世代,會一代傳一代,會鼓勵台灣年青人,
辛苦工作幹嗎???

上一代的受害者,會變成下一代的加害人。

一天到晚被老闆幹譙,辛苦領到薪水,還得給不肖的政府納稅,何苦來哉???

Godsraven wrote:
30歲出頭,就有千萬身家,投資房市很有一套的三立主播林毓芝,到底是怎麼挑標的?除了父母的經驗談,林毓芝堅持小本經營,量力而為,讓精準眼光的她,投資無往而不利!


這是這兩天上電視新聞的女主角嗎?

老王工作五年存下一百萬卻發現他五年前預估房價現在只能換到50%的坪數

辛苦存下的一百萬連漲價的一半都不上

於是老王逆向操作,辭去工作醉心於房地產市場,透過寬限期的操作,100萬的本金不到一年的時間翻成300萬! 這300萬相當於他五年青春歲月累積的三倍存款,所以老王鼓吹年輕人不要工作!

於是全台灣多數年輕人都聽懂了,大家都炒房地產,一片歡樂!
  • 2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