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

台北市的高房價是錯的

一值看到有人說什麼台北的房價可以買下東京,看到樓上的一些分區的數據,我不禁想笑了,對一個籠統數據的錯誤解讀.要搞清楚東京最貴的地價是一坪3000多萬台幣.台灣最貴的連他1/3都沒有.
還有做任何的操作,不論是股票還是房地產,千萬不要跟著學者教授或是什麼分析師的,她們的分析聽起來都很有道理很合邏輯,再我看來一點屁用都沒有.
依賴貨幣貶值導致貿易順差增加外匯存底是邁入開發國家的必經階段
日本,台灣,中國都經歷過
貨幣的強弱勢顯示出實際購買力
對其控制是各國央行職權之所在
這是約定俗成的觀點
但是自從美國不挖掘本身石油
而是大印鈔票跟石油輸出國大買原油
這些多印出來的美金並沒有回到美國國內
而是流竄到世界其他更值得投資的標的上
這就是熱錢的由來
這些熱錢讓傳統上以貿易控制匯率的複雜性大為提升
光這些來去自如的熱錢就能影響匯率走勢
美鈔印越多,熱錢就越龐大
各國央行的控制能力就越有限


中國對外資的開放已較以往提高
但是未敢大幅提升確實是考慮過歐,日經驗
網友提一國的競爭力總未如雲霄飛車一路直上
央行越開放,表示該國經濟實力夠強,但開放到熱錢反噬,經濟衰退,高失業率就成為先進國家的常態
除非你的經濟體質能承受龐大的熱錢炒作房市股市
且一旦稍有衰退不會引發高度的失業率造成社會動盪
要不然溫和的控制是必要手段
溫家寶和彭老在這點上有一定的堅持


所以這泡沫實在不是洪水猛獸
是大部分國家發展進程中必經的陣痛
唯一慶幸的是
中國人的利己,重家庭造就的"高儲蓄力",及高低階都有的"製造業"實質生產力,及"開放進口"農糧平穩物價
會讓這泡沫在可以控制的範圍內增大
所謂泡沫破掉的崩盤恐慌言論
實在是不理解這些正在發生的具體事證


chou1223 wrote:
在台北我們因為行情清楚,隨便都知道哪裡賣貴哪裡便宜,在東京就容易有盲點.

在大安森林公園旁邊也有一坪五十多萬的房子, 也有一坪200萬的房子.這樣比太籠統,有沒有view就差很多,
建南變電所旁的房子賣你40萬你都不敢買.

銀座也有一坪3000多萬台幣的房子不是嗎?


所以那個統計用平均數

那你就說說台北市平均成交價吧

還是現在價格隨便屋主開..仲介喊?
apple33 wrote:
只是台灣很會costdown沒有技術?
那當大家costdown到大陸去台灣剩啥?
那台灣房市是不是更沒有泡沫的本錢?
...(恕刪)

1、本來就是沒有技術,看看台灣最驕傲的電子產業,真正有技術能生產核心晶片的有幾顆,像台灣現在老愛講的最火熱的LED產業,要不要請您去研究一下,例如白光LED的核心專利技術權掌握在哪些人手上?當中有沒有台灣?還有像發展多年的PC/NB產業,關鍵的CPU、晶片組、記憶體、硬碟這些元件,那個是台灣的技術或專利?

2、台灣RD比較乖還有耐操的新鮮肝,分紅費用化之後成本又低了很多,所以不會全去大陸的放心。

3、「台灣房市」本來就沒有泡沫啊,出了這個版跟台北縣版,到其他房地產版看看吧!你們講的要泡也只有台北市特定區域吧,但是那些區域本來就不是給受薪階級買來住的...何況真要比,現在,銀座一坪3000萬台幣,台北市信義區101旁邊土地還沒有1/3,差的遠呢!


完美女神
WonderDragon wrote:
FiFi.Hsiao wrote:
泡沫...要看你站在哪個時點來看它
這句話和"自住沒差"的論調是一樣的!


如果覺得我的疑慮有問題
那請明確指出〝何時〞會泡沫化??

區間選擇錯誤 你要的結果就不會產生 不是嗎?
若時間拉長到100年 每個人說的都是對的!

同時說100支股票會上漲,只要有1支中就可以來恭喜會員了
這道理是一樣的


提供一個報導" 上世紀90年代日本泡沫是如何破裂的?"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world/2010-03/17/content_13184898.htm

僅擷取文章中的句子...

據東方早報報道,“如今回過頭來看,在那種危機時刻,為了讓市場能夠安心和理解,毫不猶豫地果斷實施一些政策是必要的。在此之前,日本政府總是小打小鬧,推出一些不痛不癢的政策,結果沒有能夠阻止事態的惡化。”

——日本首任財務副大臣村上誠一郎


“現在回想起來,仍然覺得不可思議。政策該出手時不出手,該緩進時卻冒進,每個決策的時機都是錯誤的。”村上誠一郎說。他指的是當初泡沫膨脹初期的時候便應該提高利率,而在泡沫已經吹大的時候則應該慢慢擠掉,甚至在這一過程當中應當適時降低利率。

----ps.美國聯準會就是犯了這個錯誤


“因為這時候泡沫加速的壓力已經空前巨大。所以,採取緩和的緊縮政策是起不了作用的。” 日本銀行原北京事務所所長瀨口清之說,“貨幣政策的時機和強度與經濟變化的速度有非常密切的關係。得看清市場情況、或者參加市場的人的感情才能夠判斷。這不是能夠計算出來的,這是藝術。這是和市場的對話,或者說是和國民的心情的對話。”

泡沫破滅與其說是一種經濟現象,不如說是一種社會現象。“雖然現在都說泡沫破滅是從1990年開始,但是這是回過頭看才知道的。而在當時,根本就不知道泡沫已經開始崩潰。當時我正好去了倫敦,1991年回來的。我只是簡單地感覺整個大環境變了,但並沒有意識到那是因為泡沫破滅了。”山田說。


---ps..泡沫破的時候, 不會讓人很明顯感覺







Reich wrote:
你們講的要泡也只有台北市特定區域吧,但是那些區域本來就不是給受薪階級買來住的...何況真要比,現在,銀座一坪3000萬台幣,台北市信義區101旁邊土地還沒有1/3,差的遠呢!


你也承認台北房市有泡沫阿...銀座四丁目去過沒? 101旁邊當然跟人家不能比

拿雞腿比xx....對了台北不是給受薪階級買來住的...就跟鬱金香不是拿來觀賞的...一樣的意思

這更證明台北房市泡沫

willk wrote:
你也承認台北房市有泡...(恕刪)


我說的是:「你們講的泡」

我可不認為有泡,只檢這種話尾來斷章取義討論會不會層次稍微低了一點

PS:等等找到再補在銀座拍的照片

FiFi.Hsiao wrote:
如果覺得我的疑慮有問題
那請明確指出〝何時〞會泡沫化??
...(恕刪)

這些空軍舉不出來的...
台北房市泡沫從1990年開始已經被喊20年了,
我想他們可以繼續喊下一個20年會有泡

完美女神
willk wrote:
你也承認台北房市有泡沫阿...銀座四丁目去過沒? 101旁邊當然跟人家不能比

拿雞腿比xx....對了台北不是給受薪階級買來住的...就跟鬱金香不是拿來觀賞的...一樣的意思

這更證明台北房市泡沫 ...(恕刪)


Reich wrote:
1、本來就是沒有技術,看看台灣最驕傲的電子產業,真正有技術能生產核心晶片的有幾顆,像台灣現在老愛講的最火熱的LED產業,要不要請您去研究一下,例如白光LED的核心專利技術權掌握在哪些人手上?當中有沒有台灣?還有像發展多年的PC/NB產業,關鍵的CPU、晶片組、記憶體、硬碟這些元件,那個是台灣的技術或專利?

2、台灣RD比較乖還有耐操的新鮮肝,分紅費用化之後成本又低了很多,所以不會全去大陸的放心。

3、「台灣房市」本來就沒有泡沫啊,出了這個版跟台北縣版,到其他房地產版看看吧!你們講的要泡也只有台北市特定區域吧,但是那些區域本來就不是給受薪階級買來住的...何況真要比,現在,銀座一坪3000萬台幣,台北市信義區101旁邊土地還沒有1/3,差的遠呢!)


Reich這三段話基本上就是我要表達的重點了

1.台灣狀況沒有政府跟媒體說的那麼好
2.產業外移大陸後台灣人生活可能不會比現在好過
3.台北市有泡沫

如果1.跟2.為真那3.請你要多小心

還有我的總結:大陸不是萬靈藥
  • 5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