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

青年人的悲哀

我又從頭把這個討論串從第一篇看到最後一篇
不知道版上幾位通勤一兩小時的朋友是否還在通勤
幾位過去身體勇健長期超時上班的朋友也是否還依然勇猛
距離最後的回文過了六年
房價依然高掛
少子化更加嚴重了
除此之外
冠狀病毒造成商業的影響
求職的人多
但是釋出職缺少
這六年
在台灣的你更幸福了嗎?
Simple Is Not Easy
周遭有小孩的朋友 在北市工作的通勤時間沒有一個超過一個小時 沒錯 有朋友曾試過買在三鶯來北市上班 但不到一年就搬回北市了 問他為什麼 他說那不是人在過的日子 早上0640出門 晚上0900到家 只有六日像人而已 我們的工時真的太長了
離家太遠很難照顧到小孩

版上有些人說通勤一兩個小時

光想就知道執行上的難度

小朋友要是五點下課

老爸六點下班好了

接到小孩至少七點後 (中間這段時間小孩誰顧?)

然後再去吃飯 回家

快的話八點開始寫功課

每天這樣生活真的可行嗎?

我抱著懷疑的態度
Simple Is Not Easy
yrna wrote:
離家太遠很難照顧到小...(恕刪)
沒想到這篇是7年前發的文,樓主現在還是維持原樣?

我是覺得,結婚養小孩這件事呢,有些人是太草率,匆匆忙忙就結了,就生了,結果就不太好。

但是樓主這樣,似乎又是想太多了,我是5年級生,我們同齡的很多也是30好幾才結婚,很多剛結婚時也是租房子住,買房子的,公司同事有住桃園市的,也有住龍潭的,當然新北最多。

通勤的問題,很多老公就是早上開著車,先到托兒所放下小孩,然後到老婆公司放下老婆,最後到自己公司,下班是則反過來,辛苦當然是辛苦,不過,為家人嘛,也談不上什麼辛苦的。

當然有些人會因為小孩而選擇換工作,像換能提早下班的工作,或是夫妻其中有人換到托兒所幼兒園附近的工作,我有同學老婆離職後開早餐店,小孩就在早餐店附近上學,老婆很早就要去店裡,早上就老公獨自搞定小孩,送小孩去上學,下午換老婆去接。

每個家庭成員都為了家庭在各自努力著,調整著,我跟你說,即便是有錢如郭董,為了家人也是要做諸多調整犧牲的。

當然貧賤夫妻百事哀,不過那是指真的一窮二白的,能在台北有分工作的,兩個人一起拼,日子還是能過的,小孩還是能養的,大家都是這樣過來的,別想太多那些有的沒的,抱怨不會讓日子比較好過。
ejan1969 wrote:
別想太多那些有的沒的,抱怨不會讓日子比較好過。


十分同意

既然當人 就努力生活吧

台北買不起買新北啊

新北買不起 買桃園啊
yrna wrote:
但是釋出職缺少
這六年
在台灣的你更幸福了嗎?


〉〉〉

我是5年級

雖然我在民國85年就買房

但當年也花了1200萬元

小孩接送是從來沒有停止

幼兒園時,就跟我一起上下班

在公司旁邊的幼兒園托育

小學丶中學就是安親丶補習班

晚上下課也是要接送

然後家教丶學琴丶比賽考試⋯

雖然忙碌,就當作吃苦當吃補

閒暇時光也會去找自己的興趣

日子不是太難過

樓主7年都過了

現在都42了

怎麼都沒改變

人生的精華時間就是三四十歲的時候
房價的確仍然高掛
但台灣不像香港,至少還有比較多的選擇

拿最貴的台北市來說
不知道樓主工作在哪一區?
沒意外我應該都可以在單趟通勤 50分鐘的距離內找到 30萬/坪或更低的房子
只是樓主看不看得上又是另一個問題了
大家都喜歡拿日本當例子
但是日本人通勤單趟一小時以上是很正常的
台灣年輕人你要他通勤一小時他就不樂意了 (至少我自己就不願意)
但是大家都往都會區擠,請問房價要怎麼下來?

不可否認高房價絕對是少子化的原因之一,但並不是唯一
現在年輕人比較注重當下生活品質
我相信很多人你就算給他一棟房子他還是不會生
因為生小孩要付出的並不只是錢
我自首我自己就是這種人,我原本是不打算生小孩的
後來因為種種原因前年生了一個
但就算生了一個,坦白說也是少子化的拉拉隊 (平均每對夫妻要生2.3個人口才會持平)
想想我父母那代,也是在很郊區的位置
上班通勤一小時的地方買了一間「預售公寓」 (後來還發現是海砂屋)
一路來也把我養大了

覺得房價高就不要買
想不買房又想住市區就租貴一點
想要壓力輕一點就不要生小孩
這沒有對錯
但是既然選擇了就不要怨嘆
尤其是已經有一定年紀的人
只能說每代都有每代要面對的問題
我們下一代頭頂上的國旗是飄哪一面還不知道呢...
通勤一小時?
我通勤超過一小時,要轉三班車,下班更久,
在台北市的房子租人,自己住在偏遠地區。
用不方便換錢。
這麼悲觀這輩子也別想改變了
只要玩自媒體 人人都是富人
  • 2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