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rna wrote:沒想到這篇是7年前發的文,樓主現在還是維持原樣?
離家太遠很難照顧到小...(恕刪)
我是覺得,結婚養小孩這件事呢,有些人是太草率,匆匆忙忙就結了,就生了,結果就不太好。
但是樓主這樣,似乎又是想太多了,我是5年級生,我們同齡的很多也是30好幾才結婚,很多剛結婚時也是租房子住,買房子的,公司同事有住桃園市的,也有住龍潭的,當然新北最多。
通勤的問題,很多老公就是早上開著車,先到托兒所放下小孩,然後到老婆公司放下老婆,最後到自己公司,下班是則反過來,辛苦當然是辛苦,不過,為家人嘛,也談不上什麼辛苦的。
當然有些人會因為小孩而選擇換工作,像換能提早下班的工作,或是夫妻其中有人換到托兒所幼兒園附近的工作,我有同學老婆離職後開早餐店,小孩就在早餐店附近上學,老婆很早就要去店裡,早上就老公獨自搞定小孩,送小孩去上學,下午換老婆去接。
每個家庭成員都為了家庭在各自努力著,調整著,我跟你說,即便是有錢如郭董,為了家人也是要做諸多調整犧牲的。
當然貧賤夫妻百事哀,不過那是指真的一窮二白的,能在台北有分工作的,兩個人一起拼,日子還是能過的,小孩還是能養的,大家都是這樣過來的,別想太多那些有的沒的,抱怨不會讓日子比較好過。
但台灣不像香港,至少還有比較多的選擇
拿最貴的台北市來說
不知道樓主工作在哪一區?
沒意外我應該都可以在單趟通勤 50分鐘的距離內找到 30萬/坪或更低的房子
只是樓主看不看得上又是另一個問題了
大家都喜歡拿日本當例子
但是日本人通勤單趟一小時以上是很正常的
台灣年輕人你要他通勤一小時他就不樂意了 (至少我自己就不願意)
但是大家都往都會區擠,請問房價要怎麼下來?
不可否認高房價絕對是少子化的原因之一,但並不是唯一
現在年輕人比較注重當下生活品質
我相信很多人你就算給他一棟房子他還是不會生
因為生小孩要付出的並不只是錢
我自首我自己就是這種人,我原本是不打算生小孩的
後來因為種種原因前年生了一個
但就算生了一個,坦白說也是少子化的拉拉隊 (平均每對夫妻要生2.3個人口才會持平)
想想我父母那代,也是在很郊區的位置
上班通勤一小時的地方買了一間「預售公寓」 (後來還發現是海砂屋)
一路來也把我養大了
覺得房價高就不要買
想不買房又想住市區就租貴一點
想要壓力輕一點就不要生小孩
這沒有對錯
但是既然選擇了就不要怨嘆
尤其是已經有一定年紀的人
只能說每代都有每代要面對的問題
我們下一代頭頂上的國旗是飄哪一面還不知道呢...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