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

台北市的高房價是錯的


haa0107 wrote:
1/3只是一種感覺



月入三萬的1/3是生活費~

月入三十萬的1/3也是生活費~

三萬的是自己的生活費~

三十萬的是自己加上很多另一半的生活費

三百萬的1/3.... 自己的生活費加上另一半&另另一半的生活費~~

無限迴圈了~




房價泡沫也好不泡沫也好

買東西都要先看看自己有沒有能力買

買不起就換個商品買

打腫了臉充胖子

痛的是自己

把口袋養深一點才是真的!!!
說真的什麼時候會泡沫沒人知道,等破了就知道嚕~~
另外房貸最好不要超過1/3,但不是叫妳拿1/3薪水繳房貸,這是不一樣的,重點是不要超過每月薪水的1/3,比較會有生活品質,至於月入30萬的人如果1個月繳5萬也好3萬也罷甚至10萬,只要沒超鍋1/3就ok~~沒人規定只能用1/3繳房貸喔~~

I Dont Know wrote:
統計數字不會說話,說話的是解讀的人,我覺得統計方式及資料有時候會變成一個化妝品,讓人來美化他想要陳述的論點。我很好奇非凡引述的資料來源及定義,不知道有人可否提供?


非凡的資料來源不甚清楚,估計是把整個首都圈(東京圈)算進來,才會得到這樣的均價.

至於東京圈,東京都和東京23區(一般人講的東京),三者間差異不可謂不大,需詳辨之.


東京23區(一)



東京23區(二)




附上兩個不同機構的調查,謹供參考,

一般來說,都區部的單坪均價約為百萬之譜,

其中核心區域之均價更遠超過百萬之數.

-----------------------------------------------------------

另日本之GDP時至今日,都尚未回到1995年的高點,

如何與台灣這個新與尚在擴張向上的經濟體相比?

如同大陸的房價,也遠遠超過一般人民所能負擔,

但只要大陸成長的形勢不變,期望就會一直把它支撐住,

直到這個經濟體老化如同日本一般,再也找不到成長的動力.

舉個不恰當的比喻,比如長期投資一支股票,今年EPS10元,但預期往後會逐年衰退,

而另一支今年EPS5元,但預期往後會逐年成長,市場會比較認同何者並賦與其較高的本益比?

期望使期望值增加,本是不辯自明的道理!

最後樓主這篇台北市房價泡沬論,若能提供一些可供考證的數據或指標,

用以觀察轉折的訊號或趨勢的方向,當是諸版友之幸,莫落入了各說各話,各憑感覺的臆測之中.


No14 wrote:
以需求來說的話
房價是不會漲這麼多的



貨幣需求還是人的需求?

貨幣有避險的需求,而人有居住的需求!

兩個需求同時發生時,很難說會發生什麼事.




Sheng168 wrote:
月入三萬的1/3是生活費~

月入三十萬的1/3也是生活費~

三萬的是自己的生活費~

三十萬的是自己加上很多另一半的生活費

三百萬的1/3.... 自己的生活費加上另一半&另另一半的生活費~~...(恕刪)

很多另一半
其實我覺得除了以人口增減來看不動產外,生活方式及社會型態轉變也須一併考量。過去三代同堂共處一屋簷下較為普遍,但現今已成年的要結婚(同居)的很多都想要有自己的空間,有錢一點的還想先幫下一代準備好一個殼,在此狀況下住宅需求未必與人口增減成正向關係。
其實我認同板主所言目前房市處於高檔
何時會達到泡沫化不得而知
我認為日本經濟的泡沫化並不在於房市崩盤
而是日本人跟不上世界潮流
當全世界都在走平價風
日本人還是堅持做好東西賣高單價
所以他們被世界遺忘了
現在還有多少人堅持要用日本貨

台灣的國民所得並未提升
所以台北高房價的元兇純粹在於資金
但是我認為升息並無法解決問題
升息影響層面太廣
影響的人太多
打擊投機是政府應該做的
但是政府都沒做
放任財團投機客炒作

建議方案
1.徵收土地及房屋交易稅10%來遏止炒樓風氣
不實申報交易價格政府可依申報價徵收

2.限制土地或房屋每年交易次數為1次,除了遺贈外,1年內不得2次更換所有權人

這種政策一出,不用到真的實施,房價馬上掉50%以上
Davidvampire wrote:
另日本之GDP時至今日,都尚未回到1995年的高點,
如何與台灣這個新與尚在擴張向上的經濟體相比?
如同大陸的房價,也遠遠超過一般人民所能負擔,
但只要大陸成長的形勢不變,期望就會一直把它支撐住,
直到這個經濟體老化如同日本一般,再也找不到成長的動力....(恕刪)


日本破滅之時可也是強勁向上的經濟體歐
沒有人可以保證過去的強力擴張向上的經濟體明天還是會一樣擴張向上
在一個明天會怎樣都沒有人確定的時候
賭一個20年後的夢會不會太遙遠?
當利潤跟風險並存時
永遠優先考慮風險是讓你活在市場上的不二法則..
tany3472 wrote:
我認為日本經濟的泡沫化並不在於房市崩盤
而是日本人跟不上世界潮流
當全世界都在走平價風
日本人還是堅持做好東西賣高單價
所以他們被世界遺忘了
現在還有多少人堅持要用日本貨

台灣的國民所得並未提升
所以台北高房價的元兇純粹在於資金
但是我認為升息並無法解決問題
升息影響層面太廣
影響的人太多
打擊投機是政府應該做的
但是政府都沒做
放任財團投機客炒作...(恕刪)


日本的經濟問題現在是個謎
世界上應該沒有一個經濟學家敢說他解開了

另外升息的確無法解決問題
央行當初降息的目的是試圖將資金引入經濟體內而非房地產跟股票
將資金引入房地產跟股票的通常是媒體跟炒家的強力誘導
因為資金流向不是他能控制的
所以完全怪罪央行其實有點太過
央行如果現在縮緊資金可能會使國內景氣再惡化
因此央行現在最有可能的動作就是調存準率
另外就是不斷請銀行喝咖啡警告...
為何要讓房價掉50%? 是儘要滿足目前無殼而又想買台北市的人?還是要懲罰已進場的投資客及房貸族?

要以課稅、徵收及限制轉手次數可能也要考量下列狀況:

在賣方市場時,課稅也有可能加速推升房價,因為賣方一定會考量本身稅負,進而加在買方身上,不過這種作法到是可充實國庫資金,至於徵收,以台灣狀況恐怕到時抗議不完吧。

至於限制房屋買賣次數,先不要說抗議聲浪及妨礙市場自由等問題,有心人士未必要老老實實去做產權登記,到時候一堆應變方式可能就因應而出了吧(e.g.假租賃),弄不好又造成社會問題。
  • 5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