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hemin wrote:我搬到天母時,還沒有忠誠路(正在蓋中)也...(恕刪) 這大概是68年前後吧!我應該是70-72年間搬到天母,當時天母東路還是石頭路,別說交通號誌連路燈都沒有,晚上時都是一片漆黑,74年左右,當時天母東宮30坪左右店面約200多萬,到94-95年新光開幕前後成交價已跳到4000多萬!ps:上面年份不保證一定正確,因為當時年紀小,記憶也是拼拼湊湊!
小學2年級搬到天母, 一住就住了20多年,現在工作的關係住在外縣市, 還是喜歡天母不疾不徐的生活模式如果要說天母沒落了, 還不如說他是恢復原本應有的面貌這個區域本來就不適合熱鬧繁榮的商業活動反而比較適合一些有個性和特色的cafe'或是純粹為興趣而開的小店~
如果可以舉一個例子來形容天母給人的感覺, 我想秋天在忠誠路上散步應該蠻貼切的不算窄的人行道, 沒有那麼壅塞的交通, 很漂亮的欒樹, 自在的步伐住在天母也30年了, 店面變來變去本來就很正常, 不過也有不少店都經營很久了(吃吃看/鳳城/金仙/阿財鍋貼/方家小館...等等) 百貨公司進駐之後, 當然是方便了許多, 但是也相對吵了許多, 我還記得高島屋剛開幕時, 看到忠誠路塞到爆炸, 一時之間是失落多餘快樂吧士東路/中山北路七段/天母東路/忠誠路 爸媽怎麼換屋, 都還是在天母打轉, 我想是那種生活步調還有氣氛吸引他們留在這裡, 天母本身的地理條件就比較適合住宅區, 所以用商業店面的變化來形容住宅區的改變好像不是那麼恰當, 畢竟在這裡的主要機能考量中, 還是以環境/學校/醫院/公園等為主, 商業店面或百貨的重要性其實不高, 去市中心上班, 真要買百貨公司的商品, 在市中心買一買再回天母就好, 過福林橋轉進忠誠路之後, 步調就會明顯得慢下來, 輕鬆點, 那是一種回家的感覺, 很自在如果可以, 我也會想買在天母, 但是現在真的好貴, 聽仲介朋友說, 天母一帶的公寓/舊大樓均價約在一坪40萬左右, 想買個30坪就要1000多萬了 >< 有點希望天母的房價可以下來一點, 我也想用自己的雙手在這裡掙到我自己的一個家~不管住在哪裡, 不管別人怎麼說, 重要的是自己有沒有認同這片土地所給你的感覺
摘錄2則天母地區週年慶新聞:1.SOGO天母店周年慶昨天開打湧進十萬人,創下一億二千萬元業績。來店禮Liz Lisa手提袋狂吸人氣,開店前吸引五千人排隊,人潮繞了後方公園五圈,一路從中山北路前門延伸忠誠路,現場備貨五萬個,昨兌換一空,創SOGO歷史新高。2.大葉高島屋今天也是開跑首日,營業額達1.3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2成,並成為開店16年來單日最高營業額紀錄;其次,連客單價都比去年同期成長3成;成長最多的有精品成長47%,珠寶成長97%,紳士服飾也成長了17%,進口女裝則成長14%------------------------------------------------------------------------------------------------------------------個人看法:兩強交鋒sogo贏了面子高島屋贏了裡子,sogo光型錄就分3本,各大媒體,捷運車廂廣告加上過卡來店禮,人潮真的很踴躍營收數字也不差,但相較高島屋低調到幾乎令人忘記有辦週年慶,結果第一天營收還小勝sogo,顯然高島屋在地客實力已經非常紮實深厚!sogo這種玩法令人慶幸當時原本要進駐新光三越這個位置最後破局,我相信若當時沒破局sogo經營業績會比現在新光要好,但這樣就少了美麗華天母影城,更可怕的是,每年週年慶這種人潮湧進忠誠路及天母東路,恐怕對居民而言是惡夢一場!
我表姐的兒子,念蘭雅今年考上附中!我表姐過去三年唯一思思念念就是她兒子考高中,我印象中她出示過一張表,那是去年的補習班統計的,是台北區各國中考上前三志願的比例,蘭雅國中已不輸天母國中,因為天母國中全體人數近蘭雅快兩倍,所以人數多,比例上天母只有稍稍領先蘭雅!我印象石牌也不錯,但好像跟天母差距不小,天母應是士林北投,台北北區,最強的公立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