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

大家都這麼有錢嗎? 一兩千萬的房子,買下去都不手軟?

ing1101 wrote:
小弟我今年35歲,比...(恕刪)


每年有60w的股利....

股利也不是每年都可保證60W的, 沒有填權的話也只是從股票價格割一塊肉先給股東
小弟買的股,近幾年都是配三元現金,很固定,去年金融風暴發生時,從40多元最低跌到30,今年漲到六千多點,股價也只有40元左右,而且 我已持有數年,從30-40多元,我一有錢就持續買進,加上近五年的配息,成本已不到30元。
只能說每個家庭的狀況真是不同
有人賺得少但還過得去
有人賺多但相對花的也多

我跟老婆年薪加總差不多110W而已
但是在桃園買了棟透天
約六百貸五百萬
現在還有四百多萬等著還
一個月扣掉房貸跟水電生活保險花費
約還剩兩萬多
今年年中小孩要出生了
預期是老媽會幫帶
所以生活上應該還過得去
兩人存款大慨50萬以備不時之需
每天日子就這樣過
很少去煩惱錢的問題

可能有人賺得多但負擔也多
導致表面上讓人欽羨
但不一定就過的快樂
bluemenco wrote:
只能說每個家庭的狀況...(恕刪)


即使把五十萬備用金加進來,算起來至少還要還十年才能還清,
背債十年好漫長啊

wyhcash007 wrote:
2009-05-14 16:25 by wyhcash007
小弟買的股,近幾年都是配三元現金,很固定,去年金融風暴發生時,從40多元最低跌到30,今年漲到六千多點,股價也只有40元左右,而且 我已持有數年,從30-40多元,我一有錢就持續買進,加上近五年的配息,成本已不到30元。


而且 這檔股票的可扣抵稅額都高達35%以上吧
是有線電視股票吧
受到景氣影響比較低
(我應該猜對了吧) .... 純猜猜 與房底產無關 拍謝
phiebe 兄 (這麼稱呼,如有冒犯,請海涵)

真神人也,一說就中,這隻股,小弟全家加起來大概有200張左右,所以每年都有60w的現金股利可以拿。
小弟之所以挑中這隻,就是這種行業幾乎是獨佔市場,沒有競爭,沒有景氣循環,配息都很固定,比較不會賺了股息,卻賠了價差,而且不是有錢的公司說做就可以做的,除了要有錢,還要有一張 政府的執照才能做,不知我這種想法及做法有沒有壞處,還請各大高手批評指教。
不過我擔心一點,就是這種公司以後會不會倒閉或被中華的MOD取代,畢境那麼多錢都放在這家公司裡了。

炒股,小弟是大外行,也賠過錢,買這種股對我而言最好,但這種股,漲跌都很小,只適合我這種較笨的人來投資,每年就等領股息,我的想法是 每年配息達到100w,再用每年的利息去付房貸和生活開支。


wyhcash007 wrote:
2009-05-14 22:09 by wyhcash007
phiebe 兄 (這麼稱呼,如有冒犯,請海涵)

真神人也,一說就中,這隻股,小弟全家加起來大概有200張左右,所以每年都有60w的現金股利可以拿。
小弟之所以挑中這隻,就是這種行業幾乎是獨佔市場,沒有競爭,沒有景氣循環,配息都很固定,比較不會賺了股息,卻賠了價差,而且不是有錢的公司說做就可以做的,除了要有錢,還要有一張 政府的執照才能做,不知我這種想法及做法有沒有壞處,還請各大高手批評指教。
不過我擔心一點,就是這種公司以後會不會倒閉或被中華的MOD取代,畢境那麼多錢都放在這家公司裡了。

炒股,小弟是大外行,也賠過錢,買這種股對我而言最好,但這種股,漲跌都很小,只適合我這種較笨的人來投資,每年就等領股息,我的想法是 每年配息達到100w,再用每年的利息去付房貸和生活開支。


若論年紀 我應該比你大

你這種做法很OK 事實上 我也是這樣做 只是前幾年持股都是中鋼
今年開始 看壞中鋼未來3年的獲利與股利 所以 才換股了
..
你說被中華電取代(應該是說MOD吧)
我認為目前還不至於
畢竟 一個大家已經熟悉市場 要被一個新東西取代 很難 你每月追蹤一下這家公司營收就OK了

話又說回來
這個主題 大家提到怎麼會大家都這麼有錢
應該說
透過穩健投資 當你到40幾歲時 應該也有不錯積蓄
當然有的人運氣好 會比較早實現夢想
運氣差一點 就晚個幾年囉....
請問這支有線電視公司
室獨站板橋的有線電視嗎
suchemin wrote:
請問一下,大家都這麼有錢嗎?  一兩千萬的房子買下去都不手軟的?...(恕刪)


這個現象很簡單解釋

想想有誰可以單純憑著受薪收入,就可以自己買下台北市的千萬房子
有,但是在全國所有受薪階級來看,算很少數的

那為什麼那麼多人買台北千萬房子?

不是因為大家都有錢,而是台北的房價過濾掉了買不起的人


另外,仔細端詳您身邊認識住在台北市的朋友,他們的房子是怎麼來的
統計一下

像是小弟我,認識住台北市的朋友不少

絕大部分都是 "長輩那一代就已經定居台北" 之類的......
要不就是自己創業成功賺錢的

小弟的眾多住台北市的朋友中,是受薪階級,還可以完全靠自己買台北市千萬以上房子的,嗯......
一個都沒有

沒錯......一位都沒有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朋友圈都是窮人 物以類聚嘛
CWC20030205 wrote:
這個現象很簡單解釋想...(恕刪)


CWC20030205兄
說中了問題的答案核心
就是社會階層
生活中很多地方也都用錢來過濾階級

不信
你來台北市生活看看
每日比別人多的基本開銷
停車費NT60/hr,中午便當NT100,管理費NT150/坪..........
就又可是嚇跑一堆人




  • 3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