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靠右的習慣已經拓展到台北很多地方了
現在台北的百貨公司大部份人還是會儘量靠右邊站
一堆人說不靠右的理由
難怪常常看到路上有車不理會後面用路人,想停就停,想迴就迴
省了5分鐘卻讓後面的人浪廢更多時間在塞車
還有人嫌都靠右讓右邊塞
這更奇怪,左邊空不是嗎?
右邊塞關你啥事?~如果你急的話

是心態、心意的問題,"這不是追流行、或跟我不一樣就是該罵"。
如果博愛坐上的人不讓坐,他的下場先不提...請問一下難道"只有博愛座"才能才得讓座嗎?
如果真趕時間而電扶梯都是人,如果左邊有空下來當然好阿(至於機器的問題交給專業吧),有的電扶梯只能站單人或沒有空出怎麼辦?
最近剛好看了FB有人分享個故事有提到洪蘭教授講的概念
我覺得不是每件事情都是理所當然,那就要想怎麼辦,而不是鑽牛角尖在你到底"讓不讓"。
樓主如果就是開來討人罵...那其實去巴X姆特發才對;如果是開來討論....我看下來看不出來是來討論,到是像批鬥大會直到某一方被K.O....NO,最後應該是被管理者鎖住或刪除...沒有一方獲勝。
如果不喜我的言論請忽略我 或者

1) 會造成單邊磨損是沒錯, 不過這個問題相對之下算小 (以載運人次與其便利性來說)
2) 這文化也不是只有台灣有, 所知至少日本很早就出現. 不過站左站右視地區不同
3) 對運量的問題, 老實說 瓶頸 不在這邊.
就算變成兩邊都站滿人, 看起來運量提高.
但這時候, 運進去的人數捷運車廂也沒能力疏散掉, 到最後也是擠在月台上.
或是從月台出來的人, 塞不滿電扶梯兩邊都站人的數字 (以兩個班次之間計)
以人多的站捷運電扶梯速度每分鐘約 39 公尺.
每踏板深度 40cm, 兩部電扶梯計算 (多個出入口)
每分鐘最大可運送 195~390 人
(39m/每分鐘 x 2.0~2.5 踏板/每m x 2 人/每踏板 x 2 台)
單邊站人將近每分鐘 156~195 人; 雙邊站人將近每分鐘 312~390 人
捷運的尖峰發車時間約 3 分鐘一班, 這 3 分鐘內,
單邊站人兩個班次之間可運將近 468 ~ 585 人;
雙邊站人兩個班次間可運將近 936 ~ 1170 人
基本上超出捷運一條線會在該站上/下車的人數
(線路多的站或是重點進出站, 其出口數和電扶梯數目也會增加)
* 另外除用電扶梯進出的人數外, 還要再加上走樓梯進出的人數. 有些站要調整轉乘人數.
i.e: 用這方法來提高電扶梯運量, 只是造成人提前擠到月台上等捷運
最後回堵到電扶梯處, 電扶梯運進來的人被在月台上的等待隊伍擋住無法順利移動散開
就算是只有單邊站人, 這個在一些站內已經有時會發生 (例如忠孝復興的板南線平台)
雙邊站人只是更多人往下擠, 改變乘客的等待隊列的位置.
以結論來說:
捷運站遇到尖峰人潮時, 就算提前下去站到月台上, 也是要等 2~3 班後才能擠進車廂
這個狀況應該在很多站內都有. 亦即: 瓶頸不是在電扶梯的運量上.
--
另外就是最基本的成形原因, 趕時間的人總是有.
兩邊都塞滿人站在那邊時, 一定會有影響.
而且這個規定本來就不是強制, 視當時狀況可自行調整
如果當時人比較少, 你也可以站在另一邊.
只要後面有人趕時間追上來時 不要站在原地不動擋住後面過來的人就好
旁邊有空位時站過去, 或是沒空位時跟著一起往前移動 (不要站在原地擋住)
都是可以的. 只要不是擋在那邊讓後面趕路的人過不去就好
(要站那邊就要有覺悟, 後面有人趕時間過來時, 就要一起配合往前趕時間就行)
和博愛座你本來就可以坐, 但看到應優先乘坐的對象來, 你就該讓出來的意思一樣
博愛座也一直都沒禁止非優先乘坐對象乘坐.
只是看到有人需要的狀況時應馬上讓出來而已
這邊是看各自的良心與公民的教育與公益習慣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