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linsh wrote:
中產階級代表有一定的...(恕刪)
何必如此沉重?
書念得多當然不代表能成為中產階級
錢賺得比中產階級多也不代表自己符合上流社會層次
想討論的純粹在於民生需求的滿足,食衣住行育樂,"住"的這一塊!
總之~支持正常房價,支持打房,打擊不合理炒作及不合理拉抬,如此罷了!
經由奢侈稅的效應
這回量縮是肯定的了
但如果要到價跌,就要考量到所謂的量價關係
價要跌,必需供大求
目前求是一定縮,此時的供是會同步縮還是保持穩定或是暴量而讓價下呢?
這就在於賣方到底有沒有這樣急著賣
賣方急著賣有數個原因
一、缺錢
二、持有成本提高,長時間持有不划算
三、後勢看壞
目前三個裏面,由於經濟明顯向上,所以第一個和第三個暫還不考量
惟一要考量的就是持有成本是否會太高
買賣房屋,其實也算利差交易的一種
借2%的錢來玩7%的生意,一個套利就是5%
但如果利差變小了(房價漲幅不擴大、且利率變高)之時
就會導致投資客開始放出籌碼
目前看來,央行要快速升息的機會也不大
所以利差仍保持在一定的利潤空間之上
在沒有其他更好的投資項目出現之前
房地產依然是個不錯的投資項目
只不過持有的時間需拉長而已
但這對長線買家而言本就正常
因為頻繁的交易除了會浪費交易成本之外,並無其他好處
由此看來
量穩量縮,依然是未來會走的隔局!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