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leeplay wrote:看來王家的「大廈管理戳章」與建商的「新峰印刷品行」說法,兩者間又有一翻爭論了~...(恕刪) 這沒什麼好爭了,因為 蓋章了 地址沒錯,樂揚就沒事了掛號信 就算郵差送錯,法官也不可能將此還算在樂揚頭上
kkmr wrote:原來大法官連土地地籍概念都不懂連都更法原理也不知道...(恕刪) 這仏只講情,法理在他頭腦裡是屁,或是說是他完全無法理解的層次,講到後面開始口出惡言了,所以不用再浪費時間在他身上,時間該浪費在有意義的事情上。
pensees wrote:胡扯黨三部曲:一、扯...(恕刪) 被大家圍剿後 , 開始口出惡言啦 ~喂喂各位鄉民不要給這位大學生太多壓力好不好 !!到時人家腦袋打結一時想不開 ... 各位的罪過可就大囉 ~~~
ys1111 wrote:協調會影片檔:http://www.youtube.com/watch?v=jrBnASdjU3I&feature=player_embedded 以下連結為完整版:文林苑協調會1文林苑協調會2文林苑協調會3文林苑協調會4文林苑協調會5文林苑協調會6
很辛苦的看完(結論就是沒有結論包含老太太錢用完後續...)王家如果有更新的事證可以證明建設公司的確有未寄通知是不是應該很明確提出來影片是有講到幾樣但建設公司還沒答覆完王家就掀桌離場了所以這又變成了一個迷(這邊不得不提一下既然是開會不就應該遵守程序,就算他是誣賴你,你還是一樣可以輪到你時提出爭辯,而不是直接把水弄混)至於這邊一直在吵建築線畸零地的問題都更大頭似乎也講很明確了法律是不斷變動的執行時只以當下時空背景做判斷王家主張建築線以前就已存在再沒拆之前的確是在他沒畫入都耕範圍之前也的確有(或許類似以前違建就地合法,法律承認你的存在,但只要你一動違建外牆那你就變非法)但現在拆掉了你要重蓋就會出現要重新申請建照狀況你所有建築規範也必須符合現在既有法令(包含消防通道、對外道路)所以簡單講就是王家需要的不是法律或其他的什麼而是需要小叮噹的時光圈回到過去(包含了明確提出拒絕、房子不要被拆)而至於反都更聯盟感覺是來亂的(你拿一個你自己都不確定的事來質疑:建設公司造假...)除了模糊焦點並不能證明其他
pensees wrote:真是天大奇事,胡扯文...(恕刪) 你終於忍不住了還在想說看到這些文件之後你會有甚麼新把戲。原來還是陳腔濫調。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社會公平是講證據。沒證據,只是暗地裡放矢的言論是敵不過青天白日下的檢視。^^拿不出佐證的才叫胡扯喔~~
但願王家是我家作者: 唐湘龍作者: 唐湘龍 | 社會觀察 – 2012年4月3日 下午12:56(你最好準備「都更」了)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原則上,政府、建商,都沒有資格要人民不准再住狗窩。家,是很私密的情感。我不去懷疑王家,或是「x家」對自己窩的眷戀。千金不賣。講簡單點,那是你家的事。但假如我是王家,「假如」,我都更。大家都更了,你不更,尊重你。以後你想更,大家剛更過,很難再跟你一起更。這跟同一街廓的郭元益本店一樣。但這終究只是「假如我是王家」。王家被拆了,王家難過,聲援王家的也難過,要檢討都市更新條例,ok;要釋憲,ok;要興訟國賠,ok。都0k。市府拆王家,起碼還有都更條例,還有行政訴訟勝訴當靠山,不拆,還有瀆職問題。遙想當年陳水扁拆國學大師錢穆的素書樓,說拆就拆;拆蔣緯國的房子,說拆就拆。拆錯了,就當誤會。當年叫好的人呢?我其實不在意王家。不是不關心,但這是個案。把王家的case講得「家家自危」,好像哪天一覺醒來,王家就是你家,「今天你不聲援王家,明天就沒人聲援你家」,這麼扯,就過份了。王家要抗爭,尊重。聲援團體要練嘴皮,練戰術,練身體,也尊重。但如果把個案當通案,美化「釘子戶邏輯」,那不只都市更新條例,土地法、公寓大廈管理條例,也都有這種「極少數服從極多數」的強制規定,把「釘子戶邏輯」給過度美化了,個個都像電影「天外奇蹟」裡那個帶著老屋飛天的老爺爺,那不只濫情,那以後講都更,大家就「手舉起來,通通不許動」。工作關係,像公寓大廈管理條例、都市更新條例,當年立法過程,我剛好都參與過。台灣立法向來慢,這些法,更慢。不要說朝野政黨,當今社會上只要稍微叫得出江湖名號的都市計劃、建築專家,哪一個沒表示過意見?如果不是一連串的公安意外,如果不是921大地震,這些法,搞不好還躺在哪個辦公室裡。今天,因為王家,當年叫好的、背書的全不見了,都更條例竟然成了「人人得而『廢』之」的「惡法」,幾個把城市當游擊戰練兵場的民間團體說要「廢」,好像也成了主流意見,這個社會的公共知識分子出了什麼毛病?怎麼盡是「風派」。20多年前,郝柏村,郝龍斌他爹,在幹行政院長的時候,有一回,從國外回來,降落前,空中看著台灣,有感而發:台灣的城市好醜。結果,馬上就是一場「愛台灣」的驗血行動。有夠無聊。台灣的城市本來就醜。醜死了。以前,每個角度都醜,醜得很「均勻」,這些年來,好一點,但還是醜。城市美化,比保密防諜更人人有責。我從不擔心「王家就是你家」。我擔心的是王家會影響到你家。我直說,請你斟酌。如果你家是921之前建的,基於安全,有機會都更一下,你最好積極一點。如果你家已經30年以上,基於保值,有機會都更一下,你最好更積極一點。台灣早期都市計劃不落實,容積率、建蔽率都聊備一格。公園、綠地不夠,不用講,公共設施不足,更是居住品質之瘤。更嚴重的,防火防災規劃跟不上現代要求,防震系數更差,這些,你肉眼都不一定看得懂。921之後,新建築,私人住宅,要能抗五級震。你家能達標嗎?如果能,我也不恭喜你。日本的住宅建物一般要能抗七級震,你家能達標嗎?就算都更一下,可能也只能達五級低標,要達七級高標,還得看都更怎麼更。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幾個重劃區,房價貴死人,就是比重劃區外貴得多,為什麼?不只是房子新,不只是重劃區漂亮,更重要的,是建築技術和建築標準讓房子更安全。921時,台中市受創不輕,但包括重劃區在內,沒有一棟鋼骨大樓被搖出問題,証明新技術、新標準還是管用。除了安全,除了美觀,除了舒適,更現實的,是房價。你想買屋?賣屋?現在房仲網很多,很方便。請你上網查一下。你會發現,幾乎所有房仲網都把物件屋齡的搜尋上限訂在40年。簡單講,40年以上的房子,幾乎很難進到房仲市場。人才中年,房子已經老年,這種老房子就算有人買,也不是買來住,而是買來等都更的。40歲的房子,在中古屋市場是超級老房子。是等拆的房子。但你知道台北市的平均屋齡是多少嗎?28歲多。光是30到40年的房子,就佔全市房屋的33%,大概就是3分之1。40年以上的,大概有11%。合計就佔了44~45%。你家房子有多老?如果超過30年,除了特別的物件,特別的區域、區段,你不都更,也越來越難在流通市場交易了。你家如果老,能都更,能更到讓你滿意,恭喜你。那表示一、你家的地段不錯;二、託房地產大漲的福,你家已經有都更的價值,住戶才會起心動念,建商才會躍躍欲試。最慘的是,房子老,又沒有都更價值,那「你家」就自動變成「王家」。拆不拆,隨你便。這些數字,這些背景,只是提醒你,都會區,尤其是台北市、新北市,已經開始進入「大都更潮」。如果都更已經更到你家門口,你最好積極一點。多聽多問多發表意見。整體而言,更比不更好。但每一個都更都是房地產重估、重分配的過程,這是最麻煩的部份,我沒辦法給什麼建議,你自己去摸底,自己去爭取。我希望,王家不是你家。我更希望,王家別影響到你家。請把都更擺心裡,祝你家早日被都更到,祝你全家被都更的很快樂。
風間博士 wrote:但願王家是我家作者:...(恕刪) 我家也是那種等都更的不更...破舊老化,要花更多的潛修繕,卻不一定修的好.都更了~土地持分雖然少了,但是換來的卻是新房子與安全.不要跟我說留下來當古蹟當百年古厝,又沒雕樑畫棟,又沒名人住過加持.當古蹟?腦子壞掉才會.維修保養費心費力,倒不如整個拆掉重新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