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

現在有多少年輕人,買房都是靠父母!


B.B.club wrote:
同意, 那時候不是一堆人被鴻x投資騙到家財散盡, 也有人買到國X股票1000多, 到現在還在套牢的,
那時還有一堆人作丙種..........死的更慘.......


解釋一下,國泰1000多沒買,某位朋友9xx這價位買過一張,好幾年前解套了,

不過利息沒有,只算本金拿回來.

teramars64 wrote:
分享事實當然可以,也是大家所歡迎的
但是仍然必須對照到當時的社會一般狀況來看,才不至於失真啊
民國65年時的國民平均所得是1132美元
民國70年時的國民平均所得是2669美元
民國75年時的國民平均所得是3993美元
民國80年時的國民平均所得是8982美元
國民平均所得到達13000美元已經是民國88年的事了
因此令尊如果三十年前的收入就已和您現在一樣多,20幾年前(80年代末期)的收入至少是您現在的三倍
這樣的收入的確已經超出平均值非常多了




民國65年1132的話約 ,過了五年2多了1.5倍,又過五年到民國70黏又增加1.3倍

一個年輕人可以在短短十年內,增加了快四倍的平均所得,

現在的數據好像是17000附近,約莫 54萬台幣,一各月算下來包含年終1.5月計算差不多四萬,

有誰認為現在四萬的月薪在台北買房子很輕鬆?

又有誰認為現在四萬的年輕人面臨的是如同當年十年起薪可以多數倍薪水的時機,

可以勇敢的咬牙苦各五年扛房貸,等待日後薪水的漲幅追上房貸的負擔?

如果不用年輕人實際面臨的困境去思考,卻拿當年我們加薪加爽爽的好日子苛責這些年輕人,這樣對嗎?

更不用說當年只要你願意,多的是工作機會,現在呢?





用 "全國" 平均薪資來比較 "一線城市" 的房價,不是很好的比較…

用 "年輕人初入社會的起薪" 來比較 "一線城市" 的房價,也不是很好的比較…

---

說真的啦,全世界每一個國家,其一線城市的房價都是高到非一般國民之收入可負擔的啦… (台北自然也是如此,我們是常態,不是特例)

美國人平均薪資比台灣高很多對吧,但曼哈頓島上精華地區的公寓也不是一般美國人買得起的… 香港人的薪資也比我們高,但香港島上精華地區的房價也是嚇死人…

只要精華地區維持他精華地區的特性,大家都想往那搬,用 pigeon hole principle 也知道說不可能每個人只要想住,都住得到… 而大家要搶的精華地段,就一定會因供需法則的關係,變得高價囉…

台北高房價這個問題,要是你可以解決,我保證啦,全世界所有國家的首腦都會來找你取經… (當然,說把台北搞成非精華地段、或是把台灣搞爛,沒人想住,這不在好的方法之列)
davidlin1980 wrote:
台北高房價這個問題,要是你可以解決,我保證啦,全世界所有國家的首腦都會來找你取經… (當然,說把台北搞成非精華地段、或是把台灣搞爛,沒人想住,這不在好的方法之列)


其實是有的,大前研一有提過,還有現在的老共也正在研議中的,就是徵收資產稅,空屋稅,空地稅。房屋方面就大幅增加第二棟房屋的地價稅及房屋稅。

這樣就可以防止有錢人屯房子或屯地 (就是所謂的養屋及養地),並可以減少投資客進場的動力,讓只想買自住房屋的租屋客成本負擔較輕些。

不過我想不論是藍是綠執政都不敢這樣明著幹,廣建出租國宅是一個較溫和的做法,但要到真正動工才會有震撼力。

信念造就一生,堅毅成就美夢!!
都什麼年代了.誰還跟你講有沒出息這種話.有出息能當飯吃?!大家都是在比誰家裡有錢.有人會跟你比誰有出息?!有錢才有尊嚴.沒錢只能去住違建.租房子.政府不幫助我們就算了.還講一堆風凉話.
Icer wrote:
其實是有的,大前研一有提過,還有現在的老共也正在研議中的,就是徵收資產稅,空屋稅,空地稅。房屋方面就大幅增加第二棟房屋的地價稅及房屋稅。

這樣就可以防止有錢人屯房子或屯地 (就是所謂的養屋及養地),並可以減少投資客進場的動力,讓只想買自住房屋的租屋客成本負擔較輕些。

不過我想不論是藍是綠執政都不敢這樣明著幹,廣建出租國宅是一個較溫和的做法,但要到真正動工才會有震撼力。


嗯,這倒是個不錯的方法…

但這也看出民主政治的悲哀:為了討好選民,跟 "政治獻金"(賄款) 的大金主,台灣政治不敢這樣明幹;反而是專權的中共可以想作就作… 唉~
davidlin1980 wrote:
說真的啦,全世界每一個國家,其一線城市的房價都是高到非一般國民之收入可負擔的啦… (台北自然也是如此,我們是常態,不是特例)

美國人平均薪資比台灣高很多對吧,但曼哈頓島上精華地區的公寓也不是一般美國人買得起的… 香港人的薪資也比我們高,但香港島上精華地區的房價也是嚇死人…

只要精華地區維持他精華地區的特性,大家都想往那搬,用 pigeon hole principle 也知道說不可能每個人只要想住,都住得到… 而大家要搶的精華地段,就一定會因供需法則的關係,變得高價囉…

台北高房價這個問題,要是你可以解決,我保證啦,全世界所有國家的首腦都會來找你取經… (當然,說把台北搞成非精華地段、或是把台灣搞爛,沒人想住,這不在好的方法之列)...(恕刪)


不合比例原則,

全台灣2200萬人,大台北600萬人,台北市300萬人。

全美國2億人,曼哈頓島160萬人。


香港島雖然約佔全香港人口1/5,但是香港是亞洲金融中心,地小人稠,是全香港都很貴。
曼哈頓島只是一例啦,比例原則,用紐約州人的平均薪資算,還是超貴… (或把美國其他一線城市也加進來算,也可以)

東京、倫敦、等等等… 一線城市房價高的事實就是事實啊… (只是我們外國人看他們,會覺得,不住東京 / 紐約有什麼關係?但看自已的,就會覺得那些說 不住台北有什麼關係的人有病的樣子)

香港島跟台北沒什麼差啊,精華地區所在嘛,你不住香港島上,房價就便宜囉… 而香港是金融中心,台北也是台灣的經貿中心啊,一樣的…
davidlin1980 wrote:
香港島跟台北沒什麼差啊..(恕刪)

香港是世界五大金融中心之一, 台北市是第幾大啊? 還沒甚麼差?
你舉的東京, 倫敦, 紐約, 全都是世界五大金融中心之一, 全世界的錢都在那裏打滾, 房價當然高不可攀, 台北市有這種條件嗎?
甚麼才是一線都市? 你怎麼不拿洛杉磯來比? 你怎麼不拿蒙特婁, 多倫多來比?(加拿大人口跟台灣差不多) 這幾個都市也是世界先進國家的大都市, 人口也在 200~400萬左右, 跟台北差不多, 人家住宅區的房價呢? 蒙特婁市區的高級住宅區(類比台北市的話)大概兩千萬台幣就可以買一座雙車庫, 有前後院的大別墅了啦, 到離市區開車15分鐘的郊區(類比台北縣)這種房子大概只要五六百萬台幣就有了, 人家的平均收入可是比台灣高多了.
White bear wrote:
香港是世界五大金融中...(恕刪)

香港只有紙面上富貴的金融業,但是台灣有很多實體的製造業,所以不能這樣直接比較。

此外,大台北都會區不足600平方公里的平地上,塞了750萬人,其他國家都沒這麼擠,所以房價要去跟東京都心例如新宿區比才比較正確。
完美女神
  • 2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