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國際化公司:福利、薪水、調薪都還算不錯,只有責任制這點被無線上綱!
有能力在大型公司上班的,大多能跳來跳去。但是這些人又佔多少比例?
中型企業:因為原料漲價,利潤進一步壓縮,老闆的每年淨收入也沒增加。
老闆只會把老人解雇、退休、改約聘、減少員工福利等來降低成本,
不願意加強研發投入、不願意技術升級。多數員工都是10年年資以上員工不敢離職,
所以不加薪,員工也不敢跑,反正後面一堆人等著做22K。
小型企業:因為都是老闆帶技術單幹,員工都是來來去去,只保有最低薪資,有的甚至沒有勞健保!
老闆也不怕請不到人,一樣有一堆OBS願意做。
就我目前上班的公司來說,營業額一直上升(原料單價上漲,只能反映在售價),但是利潤一直沒有太大波動,老闆也一直希望能有其他產業來增加銷售,但是都沒增加研發人員及技術費用的投入。經過這幾年測試沒調薪、甚至微調降薪資,還是沒有員工敢離職、敢去老闆面前鬼叫,老闆很清楚表示後面還有很多新鮮人22K在排隊,不怕沒人。
我公司的客戶(傳產)也是如此,只要有10年以上年資的員工,基本上敢怒不敢言,頂多背後發發牢騷,老闆交代的。前兩年更是絕了,說什麼同工同酬,不講年資,不少老員工都被減薪,但是他們能說不幹嗎?
說了一堆廢話,我也是不敢去老闆面前鬼叫,不敢說『老子不幹了』,因為我還有妻小要養!
說到底還是供需問題,求職者太多,就業機會太少,供需失衡!
再加上財團跟政府掛勾(政治獻金),連週休2日都無法落實立法,財團每次都說這樣要付出幾億的成本等挖拉挖拉...
事實上,大部分公司的人力成本都不超過總成本的10%(服務業除外),每週增加2小時休假,企業成本確實會增加,但也不是不能接受,只是要從老闆口袋挖錢,老闆自然要鬼叫這樣無法經營、這樣公司會倒閉、這無法跟國際上競爭....,去死吧~
對於說要提升自身能力的說法:你叫那些40幾歲的OBS要提升什麼能力?你媽能不能?
一樣端盤子,憑什麼在新加坡、日本就3萬起跳,在澳洲就5萬起跳?有技術上的差異嗎?
我認為是政策、教育上的失敗,台灣教育無法跟國際接軌,至少英語這項就有很大問題!英語不好,你就走不出去,無法吸收國外的文化、技術來充實國內。
CROCKETT wrote:
+1台灣老闆還停留在...(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