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nkai_c wrote:請告訴我現在該怎麼做會比較實在?...(恕刪) 要誰負責??如果你去上海深圳北京工作一樣也買不起房子,難道你要共產黨負責?自己拼比較實在啦...全世界沒有政府會為你負責..
6萬,算上通貨膨脹率,以2%來舉例,20年後等於87400元另外,74年薪水一萬多太扯,當時應該不是主治醫師那時候才是醫師賺很大的時候自費,紅包,地主女兒排隊股票準備上萬點(民國78年),百業興盛哪像現在,賤保把醫師的地位毀了不過對一般民眾,利多於弊但醫療支援浪費卻是不爭事實要不是科技新貴最近稍微慘一點(不好意思.....)我們心裡才好像平衡一點
wenkai_c wrote:大大...如果你一輩...(恕刪) 如果一切都要講運氣那什麼都不用講了你同學有沒有比你努力三倍,人際關係,英文能力,工作態度是不是都比你好三倍?人出來混也許是有些運氣,但是沒有能力運氣來了也沒用台灣年所得2萬美金,台幣70萬,一個月六萬才剛好50%左右而且這個數字還是2千萬人的平均,真正工作的來算應該要更多所以別再抱怨了,怎麼努力充實自己賺錢才是王道
sky5049 wrote:+1不知道為什麼看了有些人的發言都覺得他們應該還沒出社會的感覺............(恕刪) +1話也不是這麼說可能是菁英中的菁英連爺爺,陳爸爸,還有不知名的長輩靠自己..........多少也得靠運氣...
開板大說的也沒錯,這是很多人的寫照,有時候不是自身的問題而是環境,不過有一句話可以跟您分享"你可以把問題歸咎於運氣不好,但是絕對不能看不起你的能力"很多老闆會有傑出的表現是因為有能力好的部屬,受薪階級是台灣最大的一群,十年薪水未調,每當政府開會卻只邀資方,坦白說有失公平正義。 在北縣市想買屋的人一定很多,每月可以負擔起的人也一定有比例,但往往缺乏頭期款,也就是本金,年輕人買屋家裡不幫忙有幾位辦的到,特別是三房的產品,過年前在下有位朋友在士林區買了新成屋花了1仟6佰萬,家裡幫忙1千萬,剩下6佰才自行負擔,他的月薪4萬多元,畢業的同學中扣掉做業務獎金制度的,固定薪的他是待遇最好,我們都未滿30,不是每人都有個好爸爸。顯然的基本問題還是能否負擔的起,在此也鼓勵開板大繼續奮鬥。
二十年前我專科畢業第一份工作(台北縣工程師)15000元/月,半年後23000元/月外加配一台車(轉業務工程師)和紅利!當時師大路上最有名的7-11店面(那時是住家)要賣400萬元,差10幾萬元沒有成交(現在聽說月租30幾萬元)!現在大學生畢業起薪多少?師大路上的店面都上1億元還沒有人要賣!知道問題在哪裡嗎?!15000元/月 ~ 400萬元!30000元/月 ~ 1億元!社會的財富是靠大家去累積下來的,以前很多公司或是個人海外賺錢回來,推升台灣不動產的價格和個人薪資所得提升,大家雨露均霑!大家同在一條船上,不會因為你奮力划就你比較快!風平浪靜加上大家同心協力就急速前進,狂風暴浪加上大家分歧換船就................!
版主不用擔心,你還年輕,有的是時間。你的薪水已經不錯了,還不到三十歲就有六萬。房子買不起,就別買,否則只是讓自己一輩子活在壓力之中。建議你先存錢,做一點投資,再做打算。至於房價,就讓時間來證明到底是空還是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