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nwaul wrote:
不過住展雜誌是這樣說...(恕刪)
哈,照雜誌的邏輯,那這幾年房價狂飆,怎麼我薪水沒跟著狂飆,我也是一直卡在高房價,一直撐著不敢買房子,只好繼續當租屋族,跌吧!賤商的錢快燒完吧,我不想再當無殼蝸牛了。


房價也不過就是個泡沫...不過就一些投機者希望大家一起跟著吹好讓自己脫手...不然幹麻不放著增值..嫌賺太多嗎...上課有學過..高報酬高風險...只是在台灣這些投機者偏偏又夠有辦法請政府和媒體一起hold住這個泡沫...希望自己的投資...好不容易養大的搖錢樹不要枯萎....可是過去幾十年來的所有各種商品投資線圖還不都有漲有跌...找政府又找媒體的死命騙人來幫自己解套....琛哥不都說了:出來混的總有一天要還的



me680501 wrote:
最近小弟跟女王大人也...(恕刪)
恩,自住沒有差別。。。這句話,我聽得真的很熟悉。。。我們來用板橋得來舉例好了!
之前有聽過人家在喊一坪要五十萬。。。。真的!!假設總評數五十平
好~假設A在那時候買進,現在打八折,也就是說40W
當初是50x50=2500,現在是40x50=2000,中間差了五百萬。假設都是一樣要付20年代款好了,在假設頭期款一千萬
(以下用YAHOO的房地產的那個計算機去算的)
也就是說,剩下的1500,1000經過二十年來付款,分別一共要付
1500w
您的還款總額(本金加利息)為17,473,207元--->利息2473207元
1000w
您的還款總額(本金加利息)為11,648,808元---->利息1648808元
* 貸款金額:10,000,000元
* 貸款年限:20年
* 寬限期:1年(期限內僅償還利息,第2年第1個月開始攤還本金)
* 第1年第1個月~第1年第12個月,利率1.5%,每月需償還:12,500元
* 第2年第1個月~第20年第12個月,利率1.5%,每月需償還:50,434元
兩者利息相差八十萬,相差五百萬。也就是說差不多六百萬。。。就算你去租那邊的房子好了。。每個月兩萬的租金,一年24w,20年後也才480萬,如果你把所有錢都存起來,存款一共兩千萬(也假設20年後的房價是一坪四十萬),二十年後~再去買那動房屋,$$全部繳完,你有了房子,還賺了100W以上,當然~2000w你要還算上你存款的利息,假設一年利息1%。。。。第一年存款100W,每年存一百萬,第一比錢會有20W利息,第二比會有19w利息,以此類推,存款利息有210W,在加上你有2000W存款,實際上2210W是你的錢,也就是說,你賺了三百萬以上。。。
當然說道現在,一定有人說,買房子可以保值。。。搞不好可以增值。。我說一坪四十萬太不合理了!?價格,是取決於供需吧?我想供需問題很重要吧?一個人有兩間房子,可以同時住兩間嗎?萬一兩間一間在台北,一個在高雄,那個人總得工作吧?總得固定在一個地方吧?我為何會說兩間房子?讓我們先來回顧一下。。。
知道出生人口數吧?20年後(2029),通常會買房子的人,會是十年前出生的小孩(1999)(三十歲,買房子正常吧?)
台灣出生人口
七 十年 1981 414,069
七十一年 1982 405,263
九十六年2007 204,414
九十七年2008 181,894(這個只有到十一月)(行政院的資料)
我沒有太過於精密的資料,有點覽。。。想看的話可以去行政院內政部那邊查一下就有!
只是想問問,當你以後有錢,或者想要換屋的時候~有那麼多人可以來接手嗎?換個角度,1981出生的小孩,在20年後,應該48歲,他的小孩,假設是2008出生的,想問問。。。搞不好都可以不用買房子了,。。因為都是獨子。。爸媽都會把房子留給他們。。。(1981的男女都結婚了,組成的家庭戶數也才差不多等於2008出生的人。。。每個家庭只生一個小孩,算適合理的吧?每個家庭有個房子,應該OK吧?那如果每個家庭有個房子,意味著,2008出生的小孩,每個人都有房子,2008出生的小孩~如果結婚,理論上應該是一男一女,分別來自一個家庭,剛好男女雙方都有長輩留下來的房子!)
如果要說,房子20年後會增值。。。那給我個人口增加的數據。。。不然,光是人口的減少,我不認為房價可以到天邊去!
當然啦,一坪三百萬~長期來看是有可能的,就像鄉X老闆說得,台股長期來看~兩萬點也是可能的,不是嗎?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以上都是玩笑話,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scsb240 wrote:
點出中產階級自住者房...(恕刪)
因為大家都喜歡複製他人的成功模式.
不少M型的有錢一側是靠收房租躺著生活的.
因此得利人仕才會一直鼓吹房子可以保值.
對於發展中國家或是人口一直往上的國家的確如此.
但這是不是百分之百的成功模式呢 ?
我是一直存疑, 只是本人没什麼財經知識好好分析.
現在的房子, 越盖越好, 外觀越來越能保存很好, 很多已10多年的大樓還是非常新的感覺.
不像以前的公寓給人老舊的感覺 (當然, 公寓也不少的好處及保存不錯的), 住在裡面的總是希望能換屋
因此不少大樓給人換屋的動機較少, 除非換大或換地區.
同時台灣人口少子化又嚴重.
那需求一定.......
能保值 ? 還是有風險吧 !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