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為什麼優惠房貸,房子買在台北市可以多50萬.好不公平

對啊..好不公平..為什麼中壢透天不用一千萬?
台北市六百萬的房子?40年以上的老屋子嗎?
況且總價要算上坪數還有房屋屋齡屋況吧..
非台北市的千萬以上買幾坪新成屋?台北市六百萬買幾坪新成屋?
而且多貸的50萬又不是不用還....只是利率低一點而已..
把買房條件鎖定後(相同屋齡,屋況,坪數)再來討論多出的50萬優惠房貸公不公平吧..
小弟中壢中永和都住過..多了這50萬..我還是買不進去台北市啊..
看到你們的回文...我只有一個感想..邏輯不清楚...反對的人都台北市的既得利益者吧

房價這種超不固定. 各地不同的條件怎麼可以列為比較條件之一.
簡單來說.
你可以買10元的糖果,也可以買20元的糖果.
但你爸給你5元,給你弟6元. 去買糖果. 會因為你買10元的,而你弟買20元的公平性就一樣嗎?
如果我今天把標題改為糖果.我想答案一定是不公平.
更何況還有什麼買不買得起的問題. 根本能放進討論的條件裡
房子的稅,土地的稅那也不在範圍內啊. 台北市也有便宜的地.所造成的地價稅,土地增值稅也可以有高有低.

可以這樣講,台中一定有和台北同價的房子. 但,為什麼台中只能優惠300萬,台北就可以優惠350萬. Why? 誰來回答我.


有人說到50萬也要還.而且不多.
50萬一年利息多少,20年累積下來的利息有多少可以來算一算.用利差0.7來算好了
20x50萬x0.7=7萬元. 為了買同價的房子,同樣要貸一樣的金額,住台北的可以省7萬元(概算而己).


最近在找房子,發覺到一個問題
為什麼一樣都是房子,台北縣人可以少500萬.好不公平...
都是台灣居民.台北縣人買房子就可以便宜500萬. 這是誰制定的政策啊?
怎麼都歧視台北市人呢?


還不是一樣是歧視...
總不能要所有人要置產的買在台北縣裡吧. 買房不可能牽就工作地等等問題.
一橋之隔,屋況沒差多少.但是房價卻直接差500萬.公平嗎?
想看看,綜所稅稅率台北市人和非台北市人一不一樣.
為什麼買在台北市裡和台北市外,房價就直接差500萬.
這不是政策歧視是什麼.
如果是政府補助差額,那沒話說. 但買房子可是自己要出錢繳房貸的. 怎麼可以因地域有別.
繳同樣的錢,卻沒同樣的房價.






看看就好,別跟我認真了
你怎麼能說別人的回文是邏輯不清楚呢?
別人發文有時候不見得是針對你的發問回答
有可能只是針對問題大家討論而已啊

而且你看看你的問題也只有兩個問號

一個問號是問"誰制定的政策啊?"
那我的回答是"政府規定的"

一個問號是問"怎麼都歧視非台北人呢?"
那我的"意見"(我無法回答)就是

如果你認為這樣是歧視那就算歧視吧...如果你要談"歧視"
那我只能說....我朋友在國外住了很長一段時間
他認為不同階級或是人種被歧視是現在文明社會中 一種很"真實"的現象
所以就算政府歧視非台北人 那你又能怎樣呢?

p.s 以上為我的意見也許不能"回答"你的問題,但可以發文吧


longyeekimo wrote:
看到你們的回文......(恕刪)
有一點無言的發文

所謂多50萬
是指可以多貸50萬吧
並不是政府硬要給你這筆錢啊

台北市的房價平均比別的縣市要高
同樣25坪的房子,在台北是750萬,到了台北縣是700萬

假設大家都出得起700萬,那多的50萬就是台北市政府「為了公平」「台北市人也買得起房子」
才多給的房貸額度啊~

很多人搞不清楚房價是因為自由市場交易而有差別.並非直接政策造成.
所以買700萬,800萬,900萬的房子,不管大小都是自己的選擇. 買不買的起是自己的事.


但政策卻區分台北跟非台北. 是台北的多50萬,不是的少50萬.
就同樣買房子需貸500萬來算.
在台北的就可以少點房貸負擔. 只要150萬的非優惠房貸.但非台北卻要200萬.

再說,如果牽扯房價高低. 那我也可以牽扯台北人平均收入較高啊. 為什麼補貼窮人的比補貼富人的少?

所以要討論這個問題. 只能拿貸款總額來看. 那有什麼都加進來討論的.

就像我上面說糖果的例子.
大兒子一定會說不公平吧. 並不會糖果一個買貴一個買便宜而不同吧.

所以我才說....有人只會抓著房價不同這點打,而欠缺邏輯.

總之...台北是國中國啦...什麼好康的都由台北獨佔.

g小隊 wrote:
假設大家都出得起700萬,那多的50萬就是台北市政府「為了公平」「台北市人也買得起房子」
才多給的房貸額度啊~


真的是台北市政府給的嗎?
台北市政府的錢難道不是中央撥款下來的嗎?
除非說台北市政府多50萬的補助是由地方收入支應.不然那就是由中央支應的錢.
所以非台北人還是次等國民沒錯.

另有人提到"就是歧視"...沒錯!難道你遇到歧視不會反應,不出聲嗎?

就是有金恩的反應才有今天的歐巴馬?

前面也有提過所得稅歧視單身都改了. 為什麼不能正視房貸政策上歧視非台北居民.
老大
我倒覺得你在歧視台北人
明明就不是台北人才可以多貸50萬你卻重頭到尾都是強調台北人
可以多貸50萬是要買門牌是掛台北市的吧
搞清楚狀況再來發文吧
為什麼?
不為什麼
你可以領比較多的薪水?(或是沒有 也比較少)
不一樣都是台灣人嗎?

台灣沒有限制居住
愛住哪住哪

問題是要吃那個瀉藥 也要有那個屁股
我是台北人 但是我買不起台北市的房子
我也沒有被害妄想症

說到既得利益
我們乾脆建議政府訂優惠房貸用總額比例好了
不然 非台北市的購屋者
不是得了便宜還賣乖?
kevin4731 wrote:
老大我倒覺得你在歧視...(恕刪)


那為什麼掛台北市門牌就可以多50萬? 這個你可以回答嗎? 如果不是台北市政府出錢,為什麼掛台北市門牌可以多補助一點. 那我可以把新竹的門牌改掛台北嗎?

在前前前文就提到. 不可能所有人都往台北住. 所以政策不就是歧視無法在台北市居住的人嗎?

我那來歧視台北人了?你這是什麼邏輯.我從頭到尾沒說台北人不好.只說政治政策歧視非台北市的居民.


回文整個看下來,很多人沒搞懂就回了.
你可以選擇買貴買便宜,這是由市場機制所造成,並非政策所直接影響.但卻會有很多原因無法選擇居住地.
同為同一國的國民,為何無法享有同等的補助條件.

不懂的再看一次糖果的例子

大兒子和小兒子各要去買糖果. 大兒子買10元的,小兒子買20元的. 但父親給大兒子5元,小兒子6元.其他由自己出錢 請問父親是否偏心? 一般答案一定是確定的(不要牽扯各種特殊理由), 而且跟買的糖果價錢無關.
我們的政府就是這個父親.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