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政府不該救房市, 也不應該補助無殼蝸牛, 而是應該讓市場機制自行運作。

世界最遙遠的距離 wrote:
不一樣啊
之前那個要走獨立的路
這個要走統一的路
...(恕刪)



我只是小老百姓, 要統一要獨立我都沒意見
但個人認為兩者在這四年內都不可能實現...

政府應該是公平正義的最後防線, 但現在呢?
他們幾乎變成財團的打手, 專打投票給它們的小老百姓...
調降遺產稅, 調降證交稅, 加上政府目前負債十三.八兆....
大家可以算算兩稅調降後我們的負擔要多多少...(這個月才月初, 轉角的交警已經開始狩獵了.)

要做投資(簡單的說就是用錢滾錢....>不客氣的說就是想不勞而獲)
本來就該負擔風險, 某些人想投資, 風險當然要自己承擔
不能賺錢時自己爽, 虧錢時要大家買單.

偏偏民主政府幾乎都這樣幹, 美國如此 ... 英國如此... 台灣也想跟進.
現在馬總統還想動外匯存底與郵政儲金來搞主權基金..
講白點就是拿國家最後的救命錢去救股市房市...

再來還要開放大陸高科技人才來台... 外勞已經讓台灣就業市場冷很久了
現在為了讓大老闆賺更多錢, 連高科技人才的薪水都要發給外人..
我們投票給它, 繳稅給它到底為了什麼??

非把全國拖進地獄不可嗎???


人民也可以買到合理價格的房子而不用花到10年20年不吃不喝的薪水


問題就在這裡,什麼叫做合理的價格?
每個人的消費能力、收入所得不一樣,如何能訂出所謂的合理價格?

如果收入不高,可以選擇住市郊的舊公寓、舊房子, 而不是妄想住在信義計畫區,或是期待著捷運旁邊的房子能跌到一坪五萬。在景氣好的時代,一樣有兩三百萬的房子,只是您願不願意去住。我周圍很多朋友,都是中產階級家庭,人家一樣去住幾十年的舊公寓,有個安身立命的小窩。我當年剛出社會也是住三十年的舊公寓,在慢慢想辦法換屋。

好地段的房子,你喜歡,我喜歡,大家都喜歡,粥少僧多的情況下,怎能期待有所謂『合理的價格』?

可能我講的直了一點,但是您的第一段思考方式,充滿了矛盾,一方面,您怕為了影響生活品質,所以遲遲不願意購屋,卻又說您這幾年很努力存錢,那麼,您有評估過您每個月能存下多少購屋基金而又不影響生活品質?在固定的薪資結構下,本來就會發生排擠效應,畢竟,房子也是個資產,買了房子,可能就無法買 DSLR、PDA。

除非您是高所得人士,要不然,又想兼顧優良的生活品質,又想買到好房子,這樣的社會,可能只存在於烏托邦吧。
GZBT wrote:
問題就在這裡,什麼叫做合理的價格?
...(恕刪)


個人認為....買房子的人將其出租之後的收入能超過八成房貸...
這時的房價應該是合理的.

不然頭期款是在付心酸的喔..
GZBT wrote:
如果收入不高,可以選擇住市郊的舊公寓、舊房子, 而不是妄想住在信義計畫區,或是期待著捷運旁邊的房子能跌到一坪五萬。在景氣好的時代,一樣有兩三百萬的房子,只是您願不願意去住。我周圍很多朋友,都是中產階級家庭,人家一樣去住幾十年的舊公寓,有個安身立命的小窩。我當年剛出社會也是住三十年的舊公寓,在慢慢想辦法換屋。


我也是滿疑惑這點~這些討論房價的是否有包括舊公寓、舊房子

像我今年就買了間20幾年公寓~當然難免羨慕別人有新房子住啦..但是新舊將近一倍的差價怎麼買得下手..如果真的想住好地段又新房子的就要認命點了...

DSLRPDA wrote:
如今房價終於鬆動了, 政府卻想要救房市, 一再提出低利貸款, 降息減低建商和投資客的壓力.


這樣的說法有一些誤導,降息只單純為了減低建商和投資客的壓力?與全球降息的趨勢沒有關係?

如果今天貸款利息和10年前一樣,7% 甚至是更高,你貸款購屋的成本,不會被墊高嗎?


房價下跌自然會有買氣


台北以外,桃園、苗栗、更鄉下的縣市,房價早就下跌了,也沒回升多少,有買氣嗎?


建商和投資客都是整體房市的一環,他們賺的比你多,可是風險承受也遠大於你,更何況,他們難道就不是守法納稅的好國民? 如果他們都倒掉了,對你是好處多還是壞處多?

房市不救,股市不救,那要政府做甚麼?


除了標題外,應加上去除不動產奇怪的公告地價?制度,與市價跟本就脫節的厲害,所以有錢人爭相買高單價的豪宅,除較保值外,亦有節遺贈稅的目的(贈與小孩只用公告地價價值,省了與市價間龐大的應稅贈與差距),所以房產部分原因成為投資節稅的需求。還有奇怪的預售屋與賣公設的制度,(不過目前政府應沒這GUTS的,想想而以),最近稅改要降遺贈稅到10%(是要降,個人覺得要15~20%但堵住其它逃稅管道)而無其它堵住富人逃稅管道的配套方案,只能說這政府三鹿吃太多,要洗腦了,張忠謀先生算有良心的,把事實說出來而以。
leontief wrote:
同樣的道理政府不應該...(恕刪)

除非買了都沒在看股
即使10元讓你買可能漲個幾塊你就出脫了,還能讓你漲100嗎?
所謂千金難買早知道
從幾十塊漲到幾百這幾年也不是沒有喔
不是都說要尊重市場機制嗎????
這樣的話
為何要救股市跟房市勒
勸大家不要太認真
沒腦袋的傢伙說的話
聽聽就好
真的跟他走
怎麼死的你都不知道
沒想到這麼多大大對我的發言回覆, 真是太感謝了!

我記得有人說股市下跌就如掉下來的劍, 接不得! 我想房市向下的的時候應該也有類似到理可尋.
小弟不才, 買了幾百W股票和基金都還住套房, 不過沒關係, 我的基金也沒有因此停扣, 股票也持續在看.
DSLR, PDA我都有買, 車子, 手機, NB, PC, 精品更是買了不少, 這些東西我會去消費就是因為我覺得有其價值, 其實算起來也是幾百W. 以我的消費行為來看, 我可能是美國人

對於房子的期望小弟當然不敢想要買到最低點, 但是根據市場遊戲規則, 要買到相對低點並不難, 價值投資法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耐心等好機會.

有些大大批評我這種人, 保守得不得了就算跌下來也不會買, 我可以說您也太主觀了, 從我的消費行為來看我好像一點都不保守, 且買或不買是我的決定, 至少我是有能力在大台北精華區段買個標準3房的人. 不過說真的我對於想買的東西都會去研究, 所以正反兩方的觀點都很有意思也需要尊重, 這其中有很多的趣味

但是政府目前的作為就我個人的意見是很"豬頭"啦!

吶喊 wrote:



這樣的說法有一...(恕刪)


一派胡言
2001美國政府降低利率
放任房地產飆漲導致今天的泡沫
泡沫破了卻要全民買單
印鈔票去救股市房市
當初就不應該讓泡沫一直膨脹

我朋友在美國投資銀行
前幾年每年年薪45千萬
她還是資淺的小咖
是有乖乖繳稅沒錯
但現在闖出的婁子要全民承擔
那對那些這幾年沒因為房地產賺錢的人公平嗎

要講不干預自由經濟
就從頭到尾都不要干預
不要上漲過程中不干預
下跌又拼命護盤
尤其是土地房地產
這種民生必需品可以囤積
那我囤積米黃豆小麥為什麼要關要罰錢
反正我有繳稅

我有自己的房子
這幾年房地產上漲我只有爽到說還好我早買
但哪有什麼實質的利益
現在房價要跌
我也沒什麼損失
但為什麼要我拿錢去救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