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台北危老重建數量是不是比想像的多?

整片舊公寓區的改造確實是個長期工程,人最難處理
雙北有這麼多的老房子喔,原來平常是見醜不怪了
隨著2025年碳費徵收,建築成本上升,現在看到建設公司積極投入危老重建,感覺是在抓緊最後的機會。
協調地主的利益是整合不成功的主因啦
政府雖然在打房,但我擔心這會影響到都更整合的動力。畢竟都更項目需要大量資金,而且整合過程複雜,風險也高。
富品能整合這些很困難的案子,是運氣好還是實力好?
胖海豹小秘書 wrote:
https://www...(恕刪)


都更談何容易

還是重劃區好賺
究竟
三年前去了一趟台北
老房子真的它媽的多
"好像"就是"好像" 台灣"假大陸人"只會講"貌似" 貌似個鬼啦...... "立馬"... 馬上就是馬上 立什麼馬....
胖海豹小秘書 wrote:
未來會不會有部分建商轉移去做都更危老整合,畢竟不用買地成本比較低啊


小建商早就都開始搞這些啦!

像我家這裡的舊公寓全部都符合危老。

三不五時都有人按電鈴要來談改建。

但是成功的卻很少。

想想看,一般4-5樓的公寓若是地主不出資,以台北市巷弄內住三的地(容積率225)。

一般建商開的條件最高就是1坪換一坪。

這樣地主換回的新房子,扣掉公設後肯定比原本的還小阿。

這樣的條件當然很多人都接受不了啊!!而且危老要100%同意,只要地主7,80歲的,很多根本不想跟你談。

所以只有大馬路邊,一些地目是"商",或是住3之一之二這些,容積率高。才比較有談的條件。
危老重建的意義重大,不過整合過程中的繁複和長期性可能會讓一些建商望而卻步。政府應該提供更多支持和誘因,鼓勵更多項目落實。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