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關於住萬華區的一個想法

DandelionJack wrote:
以前住過萬華,大約在1988 ~ 2003 年之間。

萬華目前的講法是北萬華跟南萬華,主要是跟台北市行政區域合併過有關係。

像以前本人住過的西門町,屬於城中區,後來被併入萬華區,
以前的古亭區的某些部分被劃入萬華區。

近年來,北萬華跟南萬華的稱呼在使用上多了起來。


我沒經歷過區域重新劃分的年代

倒是好奇南北萬華大致上分界點在哪個區域呢?
2018.04 購入 Gogoro 2 的車主~
Jinan20190804 wrote:
我沒經歷過區域重新劃分的年代

倒是好奇南北萬華大致上分界點在哪個區域呢?


在下老萬華人(已搬離),個人認為:
當初1990年,合併了整個龍山區、雙園區,與一小部份的城中區和古亭區,
才形成了現在的萬華區。
所以南萬華北萬華,應該是以舊行政區龍山區與雙園區為界,
此界線在萬大路以東的話,是舊鐵軌也就是現在的艋舺大道,
可是在萬大路以西的話,就稍微往北,變成和平西路了。
以前的龍山區跟雙園區就是以這條線為界的。

小時候住在雙園區的加蚋子,
常常騎腳踏車跑去光復橋與華中橋之間的河堤外放衝天炮,
然後全身鞭炮味道,被大人帶去徒步西園陸橋,走去龍山寺收驚。
就常這樣雙園、龍山跨區日常活動,已經是老艋舺人的日常。
Nuke worker

請問為何放衝天炮要收驚?

2022-04-15 11:17
Trillionaire2020

都是沒聽過的地名............

2022-04-15 21:06
北萬華西門町
都幹掉東區了

南萬華 青年公園到植物園那段很棒
萬大線完工
南機場如果跟青年公園旁整片都更後
非常棒的住宅區
萬華風華再起
最近要入住靠近中興橋的成都路~
對北市非常不熟,完全是北市的新居民~
過橋就到三重~捷運~機捷也都方便~
其他食衣住行育樂就待入住後好好去探索^_^
房價井噴
在地8+9現在已經少很多了

近年來廟會繞境
繞進隊伍也不是本地社團 大部分多是他地來的民俗樂團
當年的8+9不是老了 就是從良 再不然就是被洗到其他縣市(房價)
Trillionaire2020

萬華真的好邊緣...........[真心不騙][真心不騙][真心不騙][真心不騙][真心不騙]

2022-04-15 21:07
rebeka wrote:

最近要入住靠近中興橋的成都路~
對北市非常不熟,完全是北市的新居民~
過橋就到三重~捷運~機捷也都方便~
其他食衣住行育樂就待入住後好好去探索^_^


成都路算熱鬧的地方,整個西門町是商業區用地。
有商業區的方便,但是也可能有商業區的喧囂聲,
喜歡安靜的人可能要加裝減少噪音的玻璃。
請多多點擊 Mobile01 網站內的贊助商廣告,有贊助商的支持才有穩定的Server和快速頻寬。
84865426 wrote:
房價井噴在地8+9現(恕刪)


在地的不多,外來的比較多,因為是商業區的緣故。
請多多點擊 Mobile01 網站內的贊助商廣告,有贊助商的支持才有穩定的Server和快速頻寬。
Jinan20190804 wrote:
我沒經歷過區域重新劃分的年代

倒是好奇南北萬華大致上分界點在哪個區域呢?


其實我也講不出來,因為這類稱呼方式是後面出來的。

看看這篇報導,OK 嗎?

照片與地圖的部分,偷個懶,沒有貼上來,只貼文字檔案上來。
有興趣的話,請點開連結,裏面有豐富的實地照片與彩繪地圖供您參考。
( 彩繪地圖與照片都製作得很不錯的。可以點開連結看看的。)

https://www.thenewslens.com/feature/2016traveltw/8717

特別報導

漫步台灣

想了解老台北,你一定要跟我一樣慢慢在南萬華的巷弄間散個步

2014/11/05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台北市萬華區可分為北、中、南三個分區,年輕人常逛的西門町在北萬華,觀光客聚集的艋舺龍山寺與華西街夜市在中萬華,而我的家鄉在南萬華,各有不同的歷史發展脈絡與在地生活圈。 如果想要深入認識南萬華的在地風情,我們可以走一趟「東園街與寶興街之間的巷弄散步」,起迄點都在東園街,剛好是街頭與街尾的市立圖書館,從「萬華分館」出發,在東園街跟寶興街之間,走在地人才會走的小巷小弄,去觀察巷弄之間的地貌街景,以及比較每條巷弄的細微差異,最後走到「東園分館」結束。

台北市萬華區可分為北、中、南三個分區,年輕人常逛的西門町在北萬華,觀光客聚集的艋舺龍山寺與華西街夜市在中萬華,而我的家鄉在南萬華,各有不同的歷史發展脈絡與在地生活圈。

如果想要深入認識南萬華的在地風情,我們可以走一趟「東園街與寶興街之間的巷弄散步」,起迄點都在東園街,剛好是街頭與街尾的市立圖書館,從「萬華分館」(東園街19號)出發,在東園街跟寶興街之間,走在地人才會走的小巷小弄,去觀察巷弄之間的地貌街景,以及比較每條巷弄的細微差異,最後走到「東園分館」(東園街199號)結束。

東園街是開闢於日治時代的百年老街,街上有許多老店家,展現本地豐富的在地文化與產業活動,譬如米店、香舖、刻印店、鑰匙行、銀樓等,可稱為「活的庶民生活史博物館」。這條老街原本是早期南萬華地區的心臟地帶,然而在開通與拓寬西園路二段(接光復橋往板橋)與萬大路(接華中橋往中和)後,這兩條交通大動脈吸引了主要的車流與人潮,於是比較狹窄的東園街逐漸衰落,但街道仍保留昔日風華,值得探訪。

另一方面,與東園街相對平行的寶興街,原本是西園路二段的巷子,在1970年代經過「巷清計畫」的拓寬後,命名為寶興街。

為了這趟南萬華散步,我們從萬華分館出發,首先走入東園街14巷接寶興街65巷,這條巷子相較於下一條巷子(東園街28巷),可以明顯感受到人車稀少,行人走起來比較自在。走入巷子會經過西園醫院附設「永越健康管理中心」(西園路二段189號)後側,這裡前身為退輔會與美商合作生產「榮冠果樂」的「台北飲料工廠」,而「榮冠果樂」是許多中年人的童年記憶。

從寶興街轉進東園街28巷,又是不同面貌。因為這一帶早年是本地小型的娛樂消費中心,包括東園街28巷的「復興戲院」,以及東園街66巷7弄的「大勝戲院」,看電影的人潮帶來商機,曾經一度相當繁榮,於是不少小吃攤聚集於此,形成本地至今有名的小吃巷。雖然這兩間電影院隨著時代逐漸沒落,多年前早已停業並拆除重建,但本地人仍習慣稱這裡是「復興口」。有意思的是,在「S&D咖啡」(東園街28巷11號)的上方牆面,仍可見「大勝戲院」的橙黃色指示牌。

從東園街28巷轉入46巷走到底,可以看到建築物高聳巨大的「交通部公路總局」(東園街65號)。這塊政府機關用地的歷史可以上溯至1940年代初期,有一種說法是日本人曾經在此製造滑翔機,用於青年學生的滑翔機教學;另一種說法是因為美軍空襲台北,轟炸軍用設施,所以在這裡用本地盛產的麻竹生產假飛機,運送到「南機場」(現今青年公園一帶)作為欺敵之用。我們現在走入公路總局旁的老樹綠地,還能見到日治時期遺留的防空洞,遙想當年的歷史情景。

轉到東園街66巷,這是西園國小學生的通學巷,也是本地人習慣行走的巷子,不像東園街28巷有人車爭道的狀況。以下這張照片是今(2014)年4月在東園街66巷拍攝的,剛好能看到南萬華地區的三個指標性都市更新建案,案名都帶有地方特色的「萬」字;照片右後方的兩棟高樓是「萬囍」,左後方正在施工、用藍色防護網與鷹架圍住的是「萬花園」,而左前方的白色樣品屋是「萬喆」,現已拆除,正在整地興建住宅大樓。

在東園街66巷接寶興街的巷口,能看到「阿雲小吃店」(寶興街138號)充滿懷舊風情的招牌。

經過民和街再繞回東園街,會看到「振馨堂香舖」(東園街 123 號),至今堅持只賣台灣製的香與金紙,以維持傳統品質。

從東園街往南走到與德昌街交會處,這裡的舊地名是「店仔口」,正好在整條東園街的中心點,地理位置優越,許多在地人至今都習慣去附近的傳統市場「東園市場」買菜,周邊還有雜貨店、金飾店、服飾店、眼鏡鐘錶行、麵包店等店家,以及已經消失的「東園戲院」,可說是東園街商業活動的核心地帶。

由東園街走入德昌街,會看到新建的兩棟住宅高樓,這裡原本是「國際電信局聯合機房」,但中華電信與建商合作開發為新的豪宅建案「萬囍」。穿過德昌街125巷,可以見到「萬囍」外圍的寬敞人行道,由於有簡易的公共家具與綠美化環境,成為附近居民休憩、散步的空間。

走過東園街140巷轉入寶興街,「楊聖廟」(寶興街199號)映入眼簾,這是本地大姓-楊家的祠堂,供奉先聖先賢與各方神明,廟前空地由於面積夠大,因此成為南萬華地區舉辦各種集會活動的重要公共空間。有趣的是,現在(2014年10月)楊聖廟旁豎立一面巨幅的市議員競選廣告,不是宣傳政見,而是說明「楊、董、童」三姓連宗的起源,這位童姓市議員深知本地大姓家族的影響力,可見宗族關係仍是台灣政治的傳統動員方式。

寶興街往南多走幾步路,在資源回收場旁的舊地名是「堀仔頭」,這裡原本有天然湧泉形成的水圳,因此楊姓等漢人家族於清代在此開墾,成為本地的傳統聚落。根據地方耆老的說法,數十年前的「堀仔頭」水質乾淨清澈,颱風後還會出現許多魚蝦,是孩童夏日戲水的好去處,至今仍留有一小段水圳,目前由地方人士與相關團隊組成的「守護堀仔頭聯盟」,正在向市政府爭取提報為文化景觀。

從寶興街走入東園街154巷,這是東園國小學生的通學巷,經過綠美化而別具風情,還有東園國小左前方的小公園「保德公園」,可說是這趟南萬華散步最漂亮的一條巷子。

東園街154巷走到底,便是有百年歷史的東園國小(東園街195號),前身為日治時期的「東園公學校」,現在以棒球隊而聞名。東園國小周邊有郵局、派出所、圖書館(東園分館)、健康服務中心,也是這趟南萬華散步的終點。

南萬華地區有自成一格的歷史發展脈絡與在地生活圈,而東園街跟寶興街之間的巷弄,充滿許多值得探索的在地故事,值得大家用雙腳實地走進來,用心觀察發現。

(本文照片皆為作者攝影)
請多多點擊 Mobile01 網站內的贊助商廣告,有贊助商的支持才有穩定的Server和快速頻寬。
Trillionaire2020

萬華真的好沒落,很多文青店都倒光光。[真心不騙][真心不騙][真心不騙][真心不騙][真心不騙]

2022-04-15 21:09
Jinan20190804 wrote:
我沒經歷過區域重新劃(恕刪)

30年以前(1990)
龍山寺一帶以前是龍山區→現在的中萬華
西門町一帶以前是城中區→現在的北萬華
青年公園、南機場一帶以前是古亭區→現在的南萬華青年公園一帶
東園一帶以前是雙園區→現在的南萬華加蚋站一帶

印象中的茶室、遊民、流鶯應該都比較集中在龍山區




Trillionaire2020

蠻有趣的。[拇指向上][拇指向上][拇指向上][拇指向上][拇指向上]

2022-05-25 21:29
這幾年 因為萬大線興建 於南機場附近及捷運站附近 也有好幾個建案

除了環南市場 環河南路 龍山寺 茶室附近 個人覺得 這裡的生活機能及學區還有醫院及交通 是CP值非常高的

新的建案已一坪60萬以上, 青年公園附近,真的不錯~
左岸大

樓上 他故意來 胡說八道的 不用在意

2022-04-17 6:22
chinyi777

實登都站穩80萬了,沒有60萬的預售屋了啦。

2022-06-07 21:31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