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冠德微山丘的幾個問題

GracyOnOn wrote:
說明一下:微山丘中所謂的‘重疊別墅’,其實是建商設計 & 蓋好的‘樓中樓’概念,跟汐止那種從地下室走到樓上很累、每層面積受限基地大小的‘別墅’不太一樣。
我去買微山丘時,我這種戶型只剩一樓三間,所以有去參觀所謂的重疊別墅。簡單說:1、2樓為一單位、3、4、5為一單位,停車在地下室,有電梯到該單位入口,有廚餘/一般垃圾冷藏垃圾收集場。

除了沒有電梯以外,這種蓋法很普通的,30年前就很普遍。去黎明清境、伯爵部分的重疊別墅、或是瓏山林都是蓋這樣。以前沒電梯,下疊>>>>上疊,有電梯的話,比如微山丘、青山鎮、甲山林天墅或是馥記山莊的電梯戶,上疊下疊差異就不大了,不過市場上還是下疊接手者多一些。
john090501

k大中肯!上疊下疊真的30年前就非常普遍,瓏山林的上疊下疊一樣有做樓中樓設計,樓中樓設計在上疊下疊中早就有了!瓏山林基地地質不像微山丘整個在敏感順向坡地質上,中央地質所公開資料早就有記載。

2021-12-08 11:00
kaod

地質問題我不懂,只是講一下上下疊別墅這種建築形式其實很早就有了

2021-12-08 13:44
? 我不大懂各位先進的意思…

我只是說:微山丘的別墅‘不是’所謂的‘一整棟’別墅,沒有說先進或普遍,也順便補充了一些我知道的資訊 - 因為這棟樓的樓主在問資訊。

至於‘地質敏感’一再被提醒,非常感謝,但我們住這裡的人不會不在乎地賭自己的身家性命。

我相信 每個人都是小心、用心的在選擇自己與家人的棲身之處,所有的選擇都有pros& cons, all about choice(s).  
GracyOnOn wrote:
我只是說:微山丘的別墅‘不是’所謂的‘一整棟’別墅,沒有說先進或普遍,也順便補充了一些我知道的資訊

其實這種蓋法就是集合住宅
只是分割方式是把多樓層割成一個單位
比如B1 1F 2F一個門牌
3F 4F 5F另一個門牌這樣
地基連通,土地持份制
本質上跟公寓大樓都一樣的,都是集合住宅

你說的一整棟別墅,應該是指獨棟透天厝,土地自己1人持有
沒有其他共有人

你有興趣可以去看一下汐止瓏山林,或是經典伯爵之類的上下疊建案
跟你講的地下室連通每戶樓梯往上爬那種蓋法是完全一樣的
只有差在沒有電梯
kaod

瓏山林是錯層式設計,就算增設了電梯也很難做成無障礙空間就是了。而且應該不能挖破樓板通到共有的停車場

2021-12-09 13:25
kaod

話說,基隆建案田園調布跟微山丘的蓋法也很類似,也是電梯樓中樓,只是坪數較小為三疊設計

2021-12-09 13:28
kaod wrote:
這種蓋法就是集合住宅
只是分割方式是把多樓層割成一個單位
比如B1 1F 2F一個門牌
3F 4F 5F另一個門牌這樣
地基連通,土地持份制
本質上跟公寓大樓都一樣的,都是集合住宅
你說的一整棟別墅,應該是指獨棟透天厝,土地自己1人持有
沒有其他共有人


其實坦白講
上下疊就是室內坪數比較大的2層或3層公寓
但和傳統公寓一樣土地只有持分
上下疊有電梯就像
總高度4或5樓公寓有電梯設定成不是每樓停
只停B1和1和3樓和頂樓(有的不會停頂樓)

真正土地自己1/1百分百持有的別墅
是獨棟透天
微山丘旁邊的金石山莊就是
真正微山丘住戶肯定知道隔壁的金石山莊
(金石山莊也有住戶花約300萬增設私有電梯)
同樣花7千萬
不挑金石山莊挑微山丘
肯定是看在冠德品牌的魅力

紅色區域敏感山坡地質不是我畫的
是中央地質所公布的
我只標示社區名稱
kaod

現在連棟透天也沒辦法1/1了,多半也是持份制,除非是拿舊建照。

2021-12-09 13:29
BuLauLin

在山坡地上又被註明為「順向坡」與「地質敏感區」的最好不要去買,除非閒錢太多、命也夠大,不怕一萬、只怕萬一啊!

2022-10-16 22:19
《前文恕刪》
我們住的快樂就好
在台北別墅比大樓還稀有 鄉下地方則是大樓稀有
所以要買稀有產品的話台北市當然優先考慮別墅
而且樓主又是長輩要住 當然選擇住的最舒服的
我上次去看也差不多都完銷了只剩下幾戶別墅在售 現在戶數又比之前更少了 反而更有談的空間吧?
銷售所說的重疊別墅和公寓樓中樓或路邊透天厝的最大訴求差別應該就在於“庭院”吧, 微山丘的重疊別墅下疊一樓都有幾十坪到最大的接近百坪的庭院(屬於合約內約定共有持分地私用權利), 上疊則在三樓和以上的樓板上做空中庭院(防水真的不好把握, 有大面積植栽幾年後比較容易侵蝕滲水, 我以前吃過空中花圈的虧), 這種上下疊的重疊別墅定位介於雙拼別墅(所有樓層都是同一戶但牆壁和隔壁棟全部或部份相連)和獨棟別墅之間, 因為對上下疊別墅的防水處理沒有絕對信心, 以及郊區我家已經有大面積的獨棟別墅, 所以後來買了一層一戶的地面層(只有4層4戶有電梯), 有50幾坪的私用前後庭院, (建商做好圍牆, 合約內也有約定面積和使用權, 花了一千萬買永久私用權利), 台北市內要找到這麼大庭院的一層一戶且 總價這麼低的新房子真的不容易(看上的至少要多花一億多), 我看了政大旁邊的大樓一樓帶小小庭院, 開價九十幾萬一坪, 也看了幾公里外過象山隧道後信義區一坪兩百多萬的大樓, 微山丘才50幾萬(地主戶先銷售拉低售價), 雖然事先知道它位於順向坡(和隔壁相連已經建好使用了31年的金石山莊相同, 金石山莊也去看了, 太舊了而且視野普通), 但樓層不高(都是5層), 且認識幾個也住在裡面的地主, 對冠德這個建案的土地整理時間跨度和基礎施工有一些了解, 也請教了一些人, 打消了安全疑慮(抗震係數不夠的舊高樓和老公寓也許危險係數更高, 而隔壁金石山莊已經使用30年, 30年前住這種房子大概條件都不差的).

我微山丘家客廳的下午和傍晚, 有市區別墅的感覺, 我家是看不見其它房子的, 沙發後的側面院子因為看的見馬路對面的建築, 所以設計師做了百葉拉門擋起來.

GracyOnOn

聽您這麼一說,的確很像在美國(layout 與燈光,配上外面隱約的景色)😄 我以前住Fremont.

2021-12-15 9:30
dou12543

好美喔,看起來就超舒服的耶。

2022-12-08 11:32
mark1008 wrote:
銷售所說的重疊別墅和公寓樓中樓或路邊透天厝的最大訴求差別應該就在於“庭院”吧, 微山丘的重疊別墅下疊一樓都有幾十坪到最大的接近百坪的庭院

我個人的感覺
樓中樓重疊別墅與一般華廈大樓最大的差別在於那個樓梯
同樣是實際使用50~60坪
平面一層樓與分成兩層樓
房間的隱私度差異很大
比如說爸媽住在一樓,小孩住在二樓
小孩房那個獨立性與在同一層樓完全不同

至於說庭院,我個人的偏見是完全不喜歡的
維護自己的庭院又累又花錢
還不如全部鋪水泥停車、或是貼上太陽能板發電比較實際
當然,喜歡庭院的人就很愛
我個人在別墅抓蛇除螞蟻摘蜂窩已經很煩了
後來買新房子直接買頂樓樓中樓戶,不要庭院
kaod wrote:
我個人的感覺樓中樓重(恕刪)

我已經處理過3次長尾蜂了,1999效率實在高。微山丘真的是環抱大自然中,蝸牛、螞蟻、蛇,獨角仙,所有田間、山林的小蟲蟲都有。不過就是喜歡這個感覺,庭園自己喜歡什麼就種什麼,怕腰酸背痛就找微山丘的園藝柯先生處理,花點時間、小錢就綠意盎然了。
重疊別墅有個好處,同樣100多坪與5層樓的別墅比,每層樓室內實際面積都有40多坪以上,空間夠,家人間相聚一起又保有個人空間,也不用上下樓梯的那麼累。另外微山丘的會館舒適,功能強大,讚👍


kaod

這種長尾蜂或是泥壺蜂我都是自己摘的,我還自己摘過未完工的虎頭蜂窩

2021-12-17 9:13
dou12543

有獨角仙喔!有很多嗎?我最愛獨角仙了...

2022-12-08 11:30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