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萬華新建案走走看看-----西門H(有已購群)

說起來,西門H
是我人生中第二棟看的房子

第一棟是兩年前的A7欣時代
可惜最後就是差了五十萬,談不攏沒買(要是買了的話現在起碼賺了100以上)

我是在九月份從臉書上面滑到西門H的廣告,當下就安排去看,目標鎖定A型,結果到了現場才發現只剩下10樓以上,和二樓

如果考慮投資的話,會買二樓,因為真的價格實惠,但因為之後想自住,所以還是買了十樓A戶
我是第一次去,當下就訂金十萬刷出去惹(因為先前已經在網路上看過萬華各預售相關的資料)

回歸到現實面,他什麼都好(交通便利,生活機能,捷運宅(龍山寺走路4分鐘,西門站走路8分鐘)以及建材不錯),但缺點也很明顯,就是風化區就在旁邊(鑽X大樓),AB兩型號主臥外面風景就是對面大樓,A型的工作陽台本以為可以看到國小,但似乎也會被隔壁的建築物擋住,除非是高樓層,然後室內坪數真的不大(買23.7坪只有12.7主建+2.7雙陽台),但勝在台北市門牌,A型相對方正好規劃,60幾萬可以買到,其實也是我自己的能力上限了

期待它年後順利開工,以及期待台北雙子星大樓也可以早早動工,到時候又可以多了一個逛街的好景點


P.S我已經私訊樓主,我也想加入已購賴群組
salavilma

請問要怎麼加入已購群,謝謝🙏

2022-12-14 19:05
看了一下591上寫2027年才完工...有已購戶分享一下建商告知的預計完工日嗎,不然買了還要繳好多年房租
a0968132638a
a0968132638a 樓主

2027是政府給的法規期限,建商說明正常狀況2025年底前(含使用執照)

2022-02-09 15:59
對首傅晴海滿有興趣的
但就擔心10坪房型銀行是不是根本不可能給貸款
樓主私信幫忙加已購群謝謝
請問一下,怎麼沒看萬大境~~
我是萬大境已購客戶
我很好奇,這附近真的有人願意買嗎?
附近蓋好多建案,幾乎快像一個重劃區,出租的案件也不多,光套房要3萬,很想知道是建商賣得好,還是另有隱情?房市名嘴都嫌我們這邊,但是我們卻買不起第二間。
rybavk wrote:
我很好奇,這附近真的...(恕刪)


萬華畢竟還是個發展早,也趨於穩定的一個區域,食衣行都很方便又是台北門牌,一定會有人買的。主要族群大多是原本就居住在萬華的居民以及預算考量的首購族吧!畢竟千萬初頭可以買到台北市門牌又不會地處偏遠的大概只剩萬華區了。你說周遭環境或是人文氛圍,當然有他令人抗拒的地方,也反映在了整體房價上,有多少錢就只能考慮多少囉,只能努力在自己可以接受的範圍找到屬於自己的家了。

而且光聽房市民嘴或是網友說的大概沒有地方是可以購買的...在高級豪華的地段他們總是可以雞蛋裡挑骨頭找出話題來講或是幾千萬的房子當作幾百幾千元的樂高在討論
沒油的打火機

我猜是周圍新北市或大同區的房價也起來了,開價6X-7X都算相對低價吧

2022-03-07 13:35
rybavk

6-70買個30坪要2000萬左右,怎麼會相對低價啊?這個價位應該可以買中正區了吧?如果有著麼好的價位,怎麼都更這麼緩慢呢?

2022-03-07 14:03
rybavk wrote:
我很好奇,這附近真的(恕刪)


這裡自住客就滿多..畢竟60-70台北新房子現在來說相對不貴
也因為這一帶大樓量體偏多...所以價格也沒有漲很多

房市名嘴都嫌沒辦法...這些人都不住這甚至不常來~
開發早地區都更也相對不容易...畢竟牽扯利益問題
也因這樣建商大多寧願開發重劃區..不想都更

以這間西門H來說土地收購一坪就超過300萬..
現在台北小建案建造成本一坪至少22-25
利潤並不好~

中正區新房子基本90起跳..多數破百萬...
板橋的重劃區位置好都要60以上.差也要50以上
中和一堆大樓基本新屋也要55以上
a0968132638a wrote:
這裡自住客就滿多..(恕刪)


前幾年聽說一坪10萬就能蓋出很不錯的,現在有漲這麼多嗎?成本高是因為地下室挖的深嗎?
還是超過15樓,法規要求更嚴格?建商的利潤都抓多少?60-70一坪真的不貴嗎?熱銷嗎?買的都是在地的嗎?

一坪300萬耶,中古屋都沒這個價錢,直接收購就好了不是嗎?附近12坪土地的透天就算開價3000萬也不到300萬/坪。

以前逛完大賣場開車下停車場時,就會看到好多荒廢的房子,沒有燈光有點陰暗,讓人經過都毛毛的,很好奇台北市不是寸土寸金嗎?怎麼會有房子閒置在那邊?最近看到某議員參選人的服務處設在那邊,那邊才變得明亮一點。

說真的真的有點看不懂,說沒改變嘛又有一點,說有在前進嘛,又覺得很緩慢,新房子是蓋出來了,道路卻沒拓寬,不是有一堆法規,怎麼還能沒什麼退縮,倒是停車格少了不少。
rybavk wrote:
前幾年聽說一坪10萬(恕刪)


基本上10萬這種不會是台北市的行情....前幾年萬華老屋透天重建一坪都要15萬才有人做
台北地質偏軟...地下室都需要做地質改良強化...挖越深成本越高..整體還要看使用建材
新房子因為天然災害(地震)人為災害(偷工)發生後就會檢討規定
對於消防.抗震.管理.2021新增噪音..規範未來越多也越嚴...相對都反映成本

現在都更或違老利潤平均一年2-4%,空地新建一年4-6%,現在一般建案至少3-4年
現在都是土地貴..建造在貴漲個50%也就多8-12萬...土地漲個10%可能都要25-80萬

熱銷要看怎麼定義,以這間來說去年5月底開賣..沒2天馬上遇到疫情爆發..停止銷售
後來經歷確診數高6月底才再度開放..但多數人對疫情疑慮...到現在銷售也接近8成
算賣的還行但嚴格不算非常熱消~還是有地區抗性影響


12坪透天問題是基地太小建不了大樓..新大樓都要退縮....基地大小.位置還是價格關鍵

2020年北市萬華區康定路的商業區土地透天厝,今年1月成交總價2.04億元,
地坪65.64坪,換算土地每坪310.8萬元
2021年北市萬華區西園路該透天地坪約70.18坪,不計建物價值,每坪地價逾320萬元

你說的是桂林家樂福前服務處那快吧! 這個都更商量至少20年時間..整合近百位地主...
要兼顧每個地主要分的房子大小...又要計算這個區域能賣的價格...
你看花的時間人工成本....這一坪起碼75-80以上...才能賺錢
當還賣不到這個行情...建商寧願拖著不蓋...去搞重劃區

萬華有在進步但真的很緩慢...很多事情都不能強制執行....
移除停車格也就在有限條件下變相拓寬道路...
退縮都在新房子法規...還有新房子要設立多少比例車位等等...
但10幾20年以上的並沒有這些規定..總不能拆他們吧!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