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ning call wrote:
樓上的論點相當有力...(恕刪)
以個人的感覺,木柵地區到目前為止指標性建案還是遠雄日光,斜對面的敦煌雖然比較新,但基地小屋型又太瘦高,基地與屋型比例日光比較洽當,而其他大小坪數搭配的建案,後續使用管理會比較雜亂,忠順大院氣勢也不錯,只是不在大馬路邊注目度減低不少。
天賞大願行銷廣告讓然感覺有點沉重感,人住的地方不就是要輕鬆愉快?直接取名「水沐青華二」也很好啊。
水沐跟這次的大願都是都更宅,都有潛藏著對購屋者不公平的問題,以前曾發過這篇,請大家參考: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56&t=2235043

謝謝樓上高手提醒
"房子外圍環繞一圈雨遮!說環繞一圈還算客氣"

正呼應
"一整圈的雨遮 Sway:不要買!"

https://news.housefun.com.tw/Sway/article/110595166953
這點我這週在去現場釐清
跟大家分享
謝謝提醒
感謝您

morning call wrote:
謝謝樓上高手提醒'...(恕刪)
雨遮問題由於鬧大了,讓大家也看清楚了,雨遮多的建案會有不好賣的壓力,有些建案原始設計雖然也有很多雨遮,蓋好後建商選擇放棄雨遮登記,政府法規也從不計價進步成即將不能登記,所以這幾年推的新案子雨遮問題有改善,但若是之前蓋好的成屋依然有雨遮問題。
都更宅為了能順利推動,建商當然必須給原住戶最優惠的條件,這也是政府鼓勵與監督的,但矛盾的是推動都更的錢與建設公司的利潤卻是購屋者拿出來的,而出錢的購屋者卻是最沒講話餘地的弱勢一群,因為到達預售階段表示建照下來了,建商與舊住戶的協商已完成,各種最好的條件都被建商跟舊住戶拿走了,出錢的購屋者只能撿人家挑剩下的.........
水沐青華銷售時就讓我感受的這種差別待遇,原本已看好準備下訂西側大坪數,但停車位一直喬不攏,代銷說B1,B2全賣完了(剛銷售不久就兩層車位全賣完?),只能由B3往下選......而且能選的車位都是邊邊角角,都是很難停的位置,頓悟了以上道理之後打消念頭,加上之前看過另一都更宅也有類似問題,從此對於都更宅興趣缺缺.................
隔壁有** 措施
這是我知道有可能有二期時
就只有去看一期 而沒出手

四個出手點
1 潛銷
2 招待中心拆除前兩週(若有銷售比例壓力 應會有BARGAIN)
3 開工四年時 有人裸泳貸不出7成 (會有物件丟出來在二手市場 但物件好棟/區段/ 不西曬方位位置可能都被挑走)
4 交屋前四個月,若五六年後 北市房價依舊谷底盤旋,有一些客戶 會先CASH OUT (但物件好棟/區段/ 不西曬方位位置,及面對最美中庭的物件 可能都被挑走)
It takes wisdom to make decision to trade off all positive and negative factors
祝福大家都能認真分析 遇到貴人 完滿平安!
morning call wrote:
同意 ysc_kyy 所說
隔壁有** 措施
前面所說的不滿意那一帶大環境指的不是集應廟,畢竟有先來後到,廟已存在100多年了,是木柵的信仰中心,水沐是近年才蓋的,會進去看就表示不會在意,而且西側大坪數面對隔街的廟埕,永久不會被擋住的視野是個加分,當時真的是因為車位喬不攏才作罷。
對那一帶環境不滿意是指老市街路太小,保儀路、指南路、木柵路幾十年來都沒有改變,以前透天、公寓時車少人少還可以負荷,現在大樓越蓋越多還是沒改變,政府都市計劃都沒有作為,應該趁都更時建築基地應該更退縮,短期內當公車彎或是路邊停車,等各舊建物逐漸更新路也會變得越來越寬,不這樣做新建案一蓋下去,又是100年以上無法更動.......
在那附近住過一陣子,所以對那一帶生活環境還算熟悉。
同意大大對於老木柵優點 新集合住宅的聚集優點

但交通動線與流量就會吃緊

所以 之前也是透過MOBILE1 跟市議員反應 跟負責的捷運局反應
反應附近的木柵區公所捷運站早日確定 動工與完工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454&t=3970804&p=6#59578573
#ghostsulo 大大
所以38坪含車位 破3000 開價
看來真的兆雄與璞園強強聯手 要測試文山區剛性需求者,
以及蛋黃區退休樂活換屋族族(需要小一點空間,需要方便樂活爬山,轉換資產換現金樂活生活者)
的口袋深度!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