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最近出斡旋了, 可惜都差一點點


lorypolo wrote:
多練習真的
房仲...(恕刪)


其實在去談之前也做了許多功課, 也問過曾經當過仲介的朋友

但因為長輩有幫忙出一點頭期款, 所以長輩也有一起去斡旋

斡旋期間長輩很健談的聊了一堆, 就是搏感情啦....(雖然這是兩面刃)

可能也讓賣方和仲介認為我們很喜歡吧... 算是有破壞到原本朋友和我自己

準備的策略, 也拉長了整體議價的時間....

因為聽說去見屋主其實最好是2個人一起去

1. 幫踩煞車, 有狀況可以馬上討論, 避免被仲介洗腦
2. 扮黑臉白臉, 如果有喜歡的話

想請教各位, 若自己認為如果準備妥當, 對價格也自認有一定的堅持了還需要
帶人一起去議價嗎?
議價是個好玩的故事

手上有多少籌碼,就能講多大話
我以前籌碼少,常被乙方說,價錢不好、很累...搞到自已去換底價

第一次去買房子,因為太年輕,所以請爸媽出門
老媽是生意人之女,砍的對方全輸,因為代銷隔天退場,不砍要做什麼

第二次買房子,有年紀了,經驗也多
就一次加100W,說一點場面話,就出去抽煙,把問題留給仲介及屋主去溝通

最利害的是我娘,5年前在台中,將一間380W砍到288W,現在也有700多了

耐心及專心

如果議不到,那也是與你無緣

我以前的故事
斡旋最好是找意志堅定的人去啦!
那種一看就很想買的
遲早會當冤大頭被宰掉的

反正現在這個市場
你有現金的最大
跟仲介說別浪費你時間了
要退斡旋就快一點,不打算繼續哈拉下去了

你越堅持,越會買到你要的價格
不然你就只是被痛宰而已
以下是某人實際經驗

1.開535萬,下斡450萬=>直接成交(没有跟其他人馬搶)

2.開950,下斡800萬=>失敗=>另組人850萬買走

3.開1300,下斡950萬=>失敗=>另組人1000萬買走

4.開1088,下斡750萬=>失敗=>自己加價到930萬屋主底價直接買走=>另組人900萬没買到
(事後發現鄰居都說這間房子應該只值850萬以下)

所以樓主您不用問了,你再怎麼問每個案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你要怎麼衡量該加多少?

其實我看您功課也做了,老實說這個房子要出多少錢買,別人無法給您建議的
他們的意見不能幫你買到房子,也不能幫你避免買貴,就算可以也是運氣運氣....

實際上還是要看出錢的您自己.....

Kjones wrote:
其實小弟看房子也看了...(恕刪)

其實小弟看房子也看了快2年多,在版上潛水也一段日子了, 也學到了不少的觀念

想說既然有需求就每個周末努力的在看房子 而在最近2個月內出了4次斡旋...

2次 仲介說差距太大, 不多說2天內就退斡
1次 差了50萬, 但認定那個地點沒有那個價值就沒有再繼續往上加, 就退了

最近1次, 拖了一個禮拜終於成功的有讓屋主願意出來談了,見到屋主本人 感覺也頗和善

雖然從開價到殺價結束差了將近300萬, 感覺仲介也很努力地爭取, 但因為屋況真的需要花

快100萬整修(屋齡約30年, 但屋主居住15年間未整理), 價格實在加不下去...

因為談了也快三個半小時, 已經有點倦了, 就直接跟仲介說我們到此結束

斡旋金也先請你暫時保管, 若談不成我們明天再拿回斡旋金



隔天, 仲介也約了時間拿斡旋金還我, 但說另一組出到了原本屋主要買的價格
但是屋主家人嫌賣太低所以坐地起價又加了50萬上去......

但因為屋主跟我們比較投緣, 而且答應了就不能反悔, 就原本的價格賣我們, 問我們要不要加價

因我個人沒有那麼急迫的需求, 而屋子的確也有頗多的缺點, 所以我還是沒有加價
就直接拿回了斡旋金, 但是我有勸仲介應該勸導屋主賣給第二組, 畢竟50萬拿來付
服務費也是個補貼

其實我可能逛版逛久了, 是頗懷疑的啦, 幹嘛跟錢過意不去....這風頭下能成交
當然就可喜可賀了, 還會賣給出價比較低的嗎....

所以上來請教各位大大, 若仲介後來打來了我還要買嗎? (我還沒加價過)

--------------------------------------------------

仲介打來保持你自己的價格吧

你想屋主投緣這句話大概只有小學生信

基本上我猜你已經到達價格了

只差在仲介費用了!
富有族 wrote:
其實小弟看房子也看了...(恕刪)


小弟我真的很好奇

像富有族這樣連樓主物件在哪裡,長什麼樣子都没看過的鍵盤鄉民

還能給樓主出主意到底是基於哪裡來的佛心阿@@?

雖然說是用猜的,你就不怕樓主當真,

如果後來導致樓主没買到怎麼辦?

買貴怎麼辦?

買便宜(當然最好)




------------------

重點是你們這些說的出樓主出價高或低,該不該再追價的大大們,真的是好神阿!!!
其實小弟也是有參考實價登錄的行情去出價的, 只是覺得實價登錄的價格畢竟是參考
因為畢竟沒有一模一樣的房子, 也不會有一模一樣的屋況, 而房屋的價值對於各個屋主
也是各自認定, 屋主要賣高, 買方要買低這是一定的, 沒有買到就當作增加經驗, 等待
下一個合適的房子也沒什麼不好...就像各位說得保持平常心, 有緣自然買的到...

各位前輩也都給了不少意見, 當然最後決定價格的是我自己, 最後衡量的基準當然還是
自己的經濟能力和未來生活的考量, 其實主要是看看各位前輩有沒有類似的經驗能夠讓
小弟當個參考, 因為房子這幾千幾百萬的東西, 買賣的次數除非是在投資不然真的一生
中可能只有少少幾次...就當作是每個人買房經驗的分享

因為還在進行式所以不方便透漏價格讓各位比較不好推敲 真的是不好意思





今年在竹北買到很中意的房子,成交價(含仲介費和代書費、稅費)約是開價的八折,屋況很好,裝潢全且用料佳,最後只花不到二十萬添購沙發、床組、冰箱和全屋打掃費用。

看屋過程中仲介先透露屋主給他的底價(約是原價的88折),我和家人也表現出非常喜歡這房子的樣子(事實上也真的很喜歡),原本打算依傳說中的底價再砍180萬來出價,仲介也問要不要簽要約書,但我覺得砍價後的價格仍很曖昧,一遲疑就算了(雖然覺得物有所值,但總價實在不低)。期間仲介說有另一組人馬(我路過那房子附近時剛好有看到這組人馬)也非常喜歡這房子,但我覺得抱著現金也很好,就祝福對方吧。結果另一組人馬好像因貸款問題買不下來,最後仲介回過頭來call我(在和另一組人馬交涉期間完全不理我),我當下依先前預定的砍價價格再砍100萬再出價,因為嫌麻煩也回絕仲介的提議和屋主面對面議價,沒想到居然這樣也買到了。

最後貸款銀行(自己找的,非仲介建議的那幾家)派估價師鑑價的價格帶是成交價的97.5%至101%之間,且貸款專員說估價價格不考慮多數裝潢(除了木頭地板等固定裝潢)。依實價登錄的內容,此成交價比附近類似物件二年內的成交價的平均低不少。

整個購屋過程和搬進來住一陣子後的感想是:我運氣好;感謝屋主割愛;還有就是,誰不急誰就是贏家。

Kjones wrote:
其實在去談之前也做了...(恕刪)
我買的2間房都在奢侈稅左右的時期
我的仲介費是1%
貸款要求8成
未滿足貸款條件不算我委約
我覺得買房就是抱著不買的心態最好買
價格斡旋就丟著,不管仲介廢話什麼一毛不加(頂多不買)
貸款沒到成數不能算我違約(仲介會想辦法幫你喬)
結果我出的2間都賣給我,也是市場上較低的價位
仲介費也是一開始還沒幫我找房子就談好,要就來不要拉倒(不過這要看總價,太低開1%也不合理)
該賺的還是要給賺,我買就很少跟仲介在那裏磨來磨去很煩
這種方式給你參考...後來我跟我朋友講也都順利輕鬆買到房子
反正對仲介就是.....大不了不買,錢放在口袋看了也爽
但是做人要合理,我其中有一間買的不錯服務也不錯的我有多包8萬紅包給仲介
買房子還是要靠緣分,有時候不止天時地利,還要人和及價和哈哈,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強求也可能對你不好!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