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人生抉擇,想請教關於換屋買台北市的問題


lch_88 wrote:
據我所知木柵的忠順大...(恕刪)

過幾個月就要交屋的木柵指標豪宅屋主說的真實話
其他的我是不想多說……
louissvs wrote:
tombs牽走不見得那些孤魂野鬼也牽走.
阿彌陀佛.


唉呀!您過慮了,哈~

我也是這邊的新住戶,還沒住滿2年,
的確,一開始心裏有點毛毛的,
也曾經做過一次惡夢,但惡夢結束,就「免疫」了。

這邊住戶居住率約8成,有些小孩子也很小,
像我一個朋友,一樣生了2個壯小子。

至於有網友講,這邊不算「萬隆站」,應該還好吧?
它往萬隆站,往萬芳醫院站,2邊騎車都只要5分鐘,
當然比不上「走路10分鐘到捷運站」才叫捷運宅~~
但之前2個半月陪父母逛台北市,
因為在2條捷運線(新店線,文湖線)中間,到台北市任一捷運可到的點都很方便。

-----
的確,台北市房價實在太高,
若在都市生活,就要拿「生命」和「壓力」去換,
自己雖然薪水很不錯,房貸剩很少,
但因為同一份工作太久,實在boring到極點,想break幾個月,
也許「島內移民」,「遠離台北市」。

等一下再去桃園逛逛,買房壓力只剩1/4~1/3,怎麼差這麼多@@
工作太久了,準備5X歲就退休,邁向第3人生。
achitsai wrote:



過幾個月就要交屋的木柵指標豪宅屋主說的真實話
其他的我是不想多說……...(恕刪)
無意筆仗,只是認為比較基準要相同,開價就要和開價比而已,擧例只是說明木柵也有喊很大的建案,實際成交大家可以想見
lch_88 wrote:
無意筆仗,只是認為比...(恕刪)

這種閒聊沒甚麼仗好打.....把聽到的說出來而已
"木柵開價也漲了".....這是兩位目前在木柵有房子,還買預售屋的屋主最近常說的......
我只能安慰他們.....到處都中古屋成交6x萬了.......開價6x萬也是應該的
重點是.....有在木柵買6x萬的人......請喊有

1. 房子20年不算老...為啥20年就覺得以後脫手不易?
2. 工作都在台北市嗎? 沒有的話只是單純置產的因素嗎?


看來樓主心中還是報著都更投資夢


真的, 20年的房子還算很新.
只要沒偷工減料, 照理說可住300年都還很堅固耐用!

至於發都更財, 可遇不可求.

pabasco wrote:
1. 房子20年不算...(恕刪)
忍忍忍
大安區超過四十年的老房子

如果開價 40萬 ,我相信馬上被秒殺
也得看是大安區的哪? 又不是勇哥通通囤.
臥龍188巷那裏, 葬儀社樓上賣$40W/P你也要嗎?
阿彌陀佛.

flymousetw wrote:
大安區超過四十年的老...(恕刪)
忍忍忍

louissvs wrote:
也得看是大安區的哪?...(恕刪)


我老家在六張犁.整個六張犁的房價去查一查!

不要拿特例去套通例!!
我的情況及家庭收入跟版主很像,分享一下我前陣子買屋的經過,希望幫得上忙!

看屋時間: 2014/2~3月
下定時間: 2014/3月底

物件資訊: 2,3xx萬/30坪(公設一坪)/土地持分12坪/40年舊公寓

地段: 松山線小巨蛋站300m
頭款大約有50%(不知比版主賣房後多還少?),大約要貸一千萬,夫妻雙薪約13~14W。

這是我第一次買房,一開始從文山區開始看,不外乎想以較低成本擠進台北市且又要有基本生活品質,預算大約抓1500w~1800w,如此的物件是有,只是屋齡低就較貴、較小、無捷運或近福地。要近捷運的多是屋齡高、無停車位的舊公寓,通常屋況也不好。

後來越看越近蛋黃區,剛好仲介是我認識六年的朋友,他和他同事幾年前都買了東區的舊公寓,我問他為何不用同樣價格往外圍買更新的大樓還附車位?他說關鍵在"地段"。

是的,就是一些房市評論節目所強調的"地段"。

他說好的地段遇到泡沫化時幾乎無傷,再加上是自住,實在不須擔心,反倒是房市在喊漲時,又會是漲最快地。我想這是不是就是所謂的"支撐度"?

我反問他政府不是要打房嗎?新建案不是都喊天價而空屋率超高嗎?蛋黃區現在下手會不會很蠢,是否要觀望一下?

他說蛋黃區是不太會大跌的,因為一跌,蛋白或蛋殼區的買屋者就會馬上搶進而使房價又升回去。

所以我後來觀念一轉,改看蛋黃區的舊公寓,基本條件是三房/二千萬~二千五百萬間/離捷運近/格局方正。
學區、公共設施、樓層等則為加分條件。

後來一個月間密集地看了近二十個物件後,買下了小巨蛋站(年底通車)附近的老公寓,選中它的主因是地段、持分(12坪多)、學區(敦化國小、介壽國中)、捷運(離松山線及未來環狀線都不遠)。而公共設施如小巨蛋、松山運動中心、社教館等就是附加的。

缺點是屋齡稍高、要爬樓梯、車位可能要停到小巨蛋了。

鄉下的長輩也對我花二千多萬買一間老公寓不能理解,但我認為"在蛋黃區擁有12坪地"是很有意義的,不管是未來都更時可換到的新屋坪數或是付完貸款後作為子女成家的"本金"都有其價值在。事實上周遭已有五六的地塊已完成都更或正在都更了。

當然版主也可以先往蛋白區買新一點的大樓物件,只是公設較高,未來若為了小孩而要再進階三房時,可能蛋黃區有不知道什麼價錢了,或許可以先犧牲一些非必要的條件(如屋齡、停車位、物業管理等),先到市中心佔一塊地,以長遠的使用需求來看,應該不至於釀成大錯吧!

最後補充一下看屋的心得,"格局方正"真的很重要,看了幾間地段不錯,屋況價格都能接受的物間,但置身其中就被其格局(細長形、多邊形、廚房在臥房裡等)搞得心浮氣躁,自己都看不下去了,遑論未來脫手!

而能後天改善的缺點(如收垃圾、裝潢、車位等)就須視情況妥協,反倒是無法使上力的(如大格局、捷運、生活機能、居民素質等)就不要輕易妥協。



以上淺薄經驗與您分享,也祝您找到好屋~


kpsboy wrote:
小弟與女王結婚兩年,...(恕刪)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