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注意這個建案一陣子了,環境不錯,離捷運算近,可是好像比較少討論,是會看這區的都去看華固了嗎?其實有個疑問,感覺現在預售價格開價都比剛蓋好的新成屋高?還是最近的案子都比較好?因為之前也看過靜心文匯,價錢也開好高。這棟之前去議價過價格蠻硬的,不知道現在賣得怎樣?
目前開給我的單高樓層 3房格局 41.X坪開90萬打93折,約83.XX萬/坪再加250萬車位總價約3700萬這樣算ok嗎跟前幾位大大比好像還可以可是還是比附近5年內成屋實價登錄價格貴了至少10萬/坪我知道預售屋是在賣未來價但感覺超過有點多了請問還有談的空間嗎還滿喜歡這裡的規劃苦惱阿
kpsboy wrote:還滿喜歡這裡的規劃(恕刪) 這種小地基的大樓 基本上沒什麼太特殊的規劃~ 對面是個小小小公園~說真的環境有多好~ 沒去看過的人 也只能聽說建議有興趣的人還是自己去看看比較妥當BTW, 何不考慮頂樓的樓中樓呢
marko620 wrote:這種小地基的大樓 基...(恕刪) 因為還滿喜歡清水模的設計(有去看東煒他們之前的案子,經過多年還算經得起歷練)加上前方財訓所的園區整體規劃政府機關在這治安感覺應該不錯阿(應該不會有人想包圍吧)交通也很方便走到捷運站不用5分鐘現在困擾我的是單價阿覺得不甘心買高出行情這麼多的房子
我那時候去訂華固的時候也去看了此案, 唯一的缺點(個人認為)就是基地小了點, 不然依照現在華固的成交價,肯定完勝華固. 財政部周邊的治安我是不擔心, 而且未來可以吃華固案子的豆腐(逛那兩千多坪公園),目前巷子內還算安靜, 不知道未來人口進駐後, 會不會讓這小環境變的吵雜...雖然我最後選了其他案子, 但這個環境我的評價還挺高的. 可惜華固賣的案子沒土地, 價格又沒到我心中的價位.
多次議價甚至找父母去幫忙砍要求每坪75萬(其實每坪75萬已比現在附近5年新成屋最高成交價,還高出5萬以上,我媽其實覺得還是太高,但是我滿喜歡這裡的)只是代銷價格仍硬只願意到91折所以高樓層只能談到約82萬離目前附近5年內新成屋最高成交價每坪仍多十萬多若轉換成低樓層,最多也只能到78萬~79萬(仍是91折),現在這個時機買3年後才蓋好的預售屋還比實價高這麼多我心臟實在不夠大阿所以還是去買成屋好了這些價格給有緣人參考了另外附帶一問預售屋比新成屋售價高合理嗎(我知道現況如此,純討論而已),若以投資眼光來看也許像是期貨。可是如果是自住的話,連東西都沒有就先付一大筆錢(簽約+開工+工程款),如此對於消費者來說不是有點奇怪嗎,感覺上在幫建商承擔風險(原物料上漲等,但是原物料有可能三年內漲快50%嗎)與增加建商現金流,但建商沒有任何回饋。若房價100%確定會漲當然沒問題,但是三年之後的事情誰能保證呢?又假如建商肯定3年後的市場價格一定比現在他們的售價還高,那大可先建後售阿。若是預售屋比現在新成屋售價低,則等於是雙方互利,消費者損失「大筆錢壓在建商那裡的機會成本」或是「住自己的房子(成屋)3年的時間」,換取賺到的價差;而建商則是以略便宜的售價得到消費者幫忙分擔風險與增加公司現金流。當然我曉得市場機制是你情我願,建商這樣玩有人買單,他當然要這樣搞。只是有一點不解,我是否有沒想到的盲點呢?mchou83 wrote:說是20號會開賣但看...(恕刪)
其實那附近的生活機能個人覺得很好,要安靜有安靜,要吃東西,走不遠就有。只是價格這這幾年真的高、高、高。不過相對的,該區羅斯福路到河濱之間,新建案除本件及華固、台大四季,剛完工三至五年的也有,往景美一點,育英街一帶也有,只是幾年前開價就已經高了。買房子還是要看整體,從建材、外觀、內部一起評估,個人認為常玉建好應該看起來不錯。如果喜歡又有需求,再跟代銷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