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為何台北捷運獨厚小碧潭?


lulalla wrote:
不是這樣。新北投站本...(恕刪)

既然原本是主線,技術上應該能夠克服擾民的問題,只要車到北投與新北投之間車速放慢,或是尖峰時間車速加快一些,再加上隔音設備,其實應該要把它回歸主線。
原來北投人這麼暴力.....

lulalla wrote:
不是這樣。新北投站本...(恕刪)
忍忍忍
其實日本也發生過把整台腳踏車丟到電車軌道上的事件,後來還導致電車出軌。

MaxTsai0712 wrote:
既然原本是主線,技術上應該能夠克服擾民的問題,只要車到北投與新北投之間車速放慢,或是尖峰時間車速加快一些,再加上隔音設備,其實應該要把它回歸主線。


主線比支線會多出很多很多的流量及噪音,尤其是尖峰時間,新北投線轉彎的摩擦聲音又很大,最重要的是,人民歡起來是技術問題能解決的嗎?
不能再同意更多了~
原本也是很納悶捷運怎麼會冒出個新北投~四五年前一位住在迪化街的老友才告訴我這件事情~

surfer999 wrote:
那邊有個社區叫~中央...(恕刪)

surfer999 wrote:
那邊有個社區叫~中央新村!
就這樣報告完畢(恕刪)


中央新村又如何?
都退休人士而且存在的已不多,應該沒啥影響力吧?

gishileh wrote:
然而小碧潭營運導致新店線班距受到影響
以後也可能如此...(恕刪)


新店線的班距本來就比較長,小碧潭線並不會影響吧?
台電大樓以北的新店線班距才比較密。

以後松山線完成,該不會是松山-新店,松山-台電大樓這兩種班車交替行駛吧?
caesar1040 wrote:
以後松山線完成,該不會是松山-新店,松山-台電大樓這兩種班車交替行駛吧?...(恕刪)


應該不會。如果沒猜錯,目前的"台電大樓--西門"應是"新店--松山線"的前導,讓日後的全線通車不會顯得那麼突兀。至於台電大樓因為設有橫渡線,必然是區間車的端點之一,另一端點應是和先前一樣的北投站。
這樣的路線安排可以在3個L(新店=松山;中和=新莊/蘆洲;淡水=象山)之間出現一個十字(板南+北投--台電大樓),提供多點轉乘的便利性。舉例來說,如果沒有台電大樓--北投的區間車,從中和線出發欲往台北車站的旅客,如果不想繞大圈到東門站轉象山往淡水班車,或是再往前一站到忠孝新生站轉板南線(東門是平行轉乘車站,不像忠孝新生要換樓層搭車,應該會是多數人的選擇),只得先在古亭站轉新店松山線,再只搭一站下車,於中正紀念堂轉搭象山往淡水列車;試想,如從頂溪站出發,距台北車站不過五站之差,卻要承受三班車之累,豈不是折騰人??
當然有人會說:中和往台北車站方向,都有東門站可以換車了,幹嘛要這麼大費周章?別忘了,多點轉乘是近年來各國捷運系統的顯學,而所謂的多點轉乘,就是提供旅客在轉車時多一點選擇。多出來的選擇,不但方便了乘客,也分散了人流,再以前例來說,如果沒有北投往返台電大樓的區間車,東門站要承受的轉乘壓力可想而知;有了這線區間車,新蘆線往台北車站,經由忠孝新生或東門轉乘,中和線往台北車站,則在古亭直接換車,如此一來,人流分散了,大家也比較方便了,不是嗎?
新北投本來就是額外的支線
誰跟你原本主線蓋的
你沒看到他是另外蓋一條嗎?
要跑象山新北投,是想重演文湖線大當機事件?

caesar1040 wrote:
新店線的班距本來就比較長,小碧潭線並不會影響吧?
台電大樓以北的新店線班距才比較密。

以後松山線完成,該不會是松山-新店,松山-台電大樓這兩種班車交替行駛吧?

麻煩看一下松山線路線好嗎?松山線是西門到松山,關新店什麼事?

不然可以把台電大樓到西門這條延長到松山
保留淡水到新店才是正解
台北有三條東西向捷運
唯一的南北向淡水到新店還要被砍??

象山線憑什麼開到淡水?有接到北投就不錯了吧
別忘了原本的規劃象山線只開到中正紀念堂,是為了便民才開到北投,現在又想延伸淡水????
反對象山延伸淡水壓縮到新店-淡水的空間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