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陛廈


Behonest wrote:
別老是這麼急急忙忙跳...(恕刪)


的確實價登錄實施之後,讓房價透明化,證明了多數區域的房價都是在澎風;但也證明了大安區依舊是首區一指的高價區域。

未實施實價登錄之前,常常看到房產廣告北市內湖、南港新屋價格達每坪百萬,新北市板橋、新店新屋動不動就是每坪7、80萬的,但實際上呢? 基本上大安區的敦南、仁愛、大安森林公園周邊還是維持著北市屬一屬二的區域價格,這是對房地產認識的人都知道,北市12區的平均房價也是大安區最高,這是事實,不用刻意去維護什麼?
請教各位大大國泰醫院附近的行情? 感謝~~
LV9875 wrote:
的確實價登錄實施之後,讓房價透明化,證明了多數區域的房價都是在澎風;但也證明了大安區依舊是首區一指的高價區域。...(恕刪)


實價登錄也證實了大安區房價"膨風"程度首屈一指!

LV9875 wrote:
未實施實價登錄之前,常常看到房產廣告北市內湖、南港新屋價格達每坪百萬,新北市板橋、新店新屋動不動就是每坪7、80萬的,但實際上呢? ...(恕刪)


實價登錄檢視:
內湖確實看到不少筆8字頭的,甚至於9字頭也有;
板橋也很多筆都在7、8字頭,這兩區名實較相符。

新店膨風則誇張些,喊7、8字頭的天價案,實際頂多成交到5、6字頭就是天花板了。
南港喊百萬的天價案,最多也不過到8字頭。


Behonest wrote:
實價登錄也證實了大安...(恕刪)


所謂新店喊7、8字頭的天價案,是開價吧,只要用開價跟實價登錄比,每個地方都是"膨風"的

而板橋常聽到新板特區成交價已見7字頭,用成交價跟實價登錄比,名實相符也還算合理

事實上新板特區開價已見百萬了,如果用開價百萬跟實價登錄比,板橋也是膨風"啦

其他地區同理

Behonest wrote:
實價登錄也證實了大安...(恕刪)


(板橋也很多筆都在7、8字頭,這兩區名實較相符。) 這不就在替板橋房價膨風嗎? 板橋7字頭的頂多就在新板特區,文化路在4、5字頭,板橋其他區塊的又更低。

而且新板特區的房子幾乎都是5年以下的新屋,而陛廈已經30年了,還是有每坪百萬的價格,所以什麼都要拿新板特區來代表板橋房價的話,那要看大安區房價,B大也可以去看看仁愛帝寶、勤美樸真的價格是多少。

Behonest wrote:
實價登錄也證實了大安...實價登錄檢視:
內湖確實看到不少筆8字頭的,甚至於9字頭也有;
板橋也很多筆都在7、8字頭,這兩區名實較相符。

(恕刪)


拿新板這五年的新房子來比大安區30年的 區域房價,然後說大安區的房價之前椪風,這有點怪怪的吧.
LV9875 wrote:
板橋7字頭的頂多就在新板特區,文化路在4、5字頭,板橋其他區塊的又更低。

而且新板特區的房子幾乎都是5年以下的新屋,而陛廈已經30年了,還是有每坪百萬的價格,所以什麼都要拿新板特區來代表板橋房價的話,那要看大安區房價,B大也可以去看看仁愛帝寶、勤美樸真的價...(恕刪)


你根本就完全在扭曲和失焦...

沒有人在跟你的大安區比房價高低,而是"房價膨風"的程度。
(別忘了是你扯到內湖、南港、板橋、新店,我才回應的)

譬如實價登錄前,大安區被喊出來的房價行情大約是板橋區的2.5倍(100萬對40萬),實價登錄後,似乎連2:1都不到。

雖然各地房地產價格被普遍膨風和哄抬,但在你"揚大安、貶板橋"雙重標準論調的同時,實情卻是:板橋也不是只有新板特區的新成屋普遍成交到7、80了,特區外的許多路段也出現十多年中古屋成交超過一坪60的。
這篇可以扯到板橋真的很詭異,而且這裡是北市版,要扯板橋可能是迷路了喔
仁愛路已經有好幾筆實價登錄可以查詢
三十幾年的老電梯大廈前棟,扣除車位後每坪成交都在百萬以上
陛廈就更無庸置疑,前棟是有一定幅度的高於百萬

ccahnh wrote:
台北市仁愛路豪宅「陛...(恕刪)


我想三拍就會知道結果了

Behonest wrote:
你根本就完全在扭曲和...(恕刪)


大安區平均房價大約是板橋區的2~2.1倍左右

文化路上10年以上的中古屋如果超過60萬/坪,我想....不是一樓就是透天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