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公寓與透天還能因為容積率有都更價值.......那大樓呢?


lulalla wrote:
可以利用「整修」的方...(恕刪)


整修也得要錢吧, 一棟五十年的大樓, 住戶幾百戶, 不是每戶都覺得有必要, 也不是每戶都有錢啊!


bolo01 wrote:
只要有利可圖,就會有建商願意做囉。
還有Location!Location!Location!


的確, 看來現今的住宅大樓, 除非年老失修或天災下變成危樓, 而造成住戶間賤賣, 之後建商壓低成本積極買下做整合才有機會就地翻新了。
房地產真的是暴利,有不少人轉行去作建商、仲介。

賺一次勝過你作五~十年工作
那為什麼北市住家大樓一坪都百萬起跳?

還那麼多人搶著買

想說住40年 夠本了是嗎?

大樓老了 這該怎麼處理?
樓主想太多了,
一般大樓好好維護的話,除非外力,使用百年沒問題的。
這種問題,等孫子再來煩惱就好。
現在買房貸款最多40年

要是我30歲貸款

應該會有孫子 問我這個問題

回答不出來

到時候進棺材不理你

應該也會很慘喔


鐵牛CEO wrote:
大樓老了 這該怎麼處理?


聽過很多次都更說明會,

在結論時,往往都有人說"再來個921,可能都更還比較快"

雖然是玩笑話,但也看得出很多無奈!!
所以我才很好奇

大樓可以吵成一坪百萬以上

真的很神奇

真的有錢就算了

沒錢還硬撐的

不就虧大了

花了一輩子背的房貸

傳不過三代 好像很吃虧

mr.jorgechen wrote:
都更這事件讓我這個住...(恕刪)


說得好,這正是目前都更條例的眾多毛病之一,所以目前台北的都更案,不好搞的都沒建商要去弄,結果什麼美化市容、促進發展的願景,到最後都可能只是空談,真不知那些當初審法通過的立委諸公是在想啥?
講白點,為何都更難推,也為何都更要這麼寫


因為台北(主要都更地區)房子早期都是台灣經濟起飛年代建的
(60~70年代),現在很多都老舊了,要重蓋,以飛漲的原料成本來看,一般人負擔不起

再說到大多是戶數多的公寓,還是連棟一起的透天
頂樓加蓋,防火巷加蓋,陽台外推的什麼都來
民眾不懂建築法規定的建蔽容積,不知道消防的防火區域跟防火材料
要都更,就得合起來照著現有法規跑,才能有建照,才能蓋


但是每個人都想拿的更多,就算多數都願意接受變少的空間
總是會有少部份到了最後反悔,或是指定要某些區劃

那民眾自辦行不行的通,除了解決多數決的爭議外
建築成本就是另一個問題了,重建成本太高

所以才變成機乎都是建商去推動,去協調,分配
拿多的獎勵的房子賣錢賺利差

如果民眾合起來推的動最好,實施方不一定要建商,可現實沒這麼單純

鐵牛CEO wrote:
那為什麼北市住家大樓一坪都百萬起跳?
還那麼多人搶著買
想說住40年 夠本了是嗎?
大樓老了 這該怎麼處理?


其實台北市近十年有不少老大樓進行拉皮,
政府有補助大樓外牆拉皮的部份經費,以及更新電梯設備之類。

有的大樓拉皮完之後變得蠻漂亮的,房價也跟著上升。

中南部人常常無法理解公寓大樓的價值何在,
這也是蠻正常的,居住環境不同,
台北人如果人人都買得起透天時,
公寓大樓當然不可能這麼保值。

問題是住帝寶的人,
他就算花兩億,
也沒辦法在仁愛路買到同坪數一樣管理水準的透天社區,
根本就沒有,
所以買帝寶的大樓仍然是相對划算的。


說北市住家大樓一坪都百萬起跳,其實也略誇張了,
六十七十萬一坪的還是存在的。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