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2011台北市總成交量:49918件,比SAR 還低~量先價行 量先價行????

飛梭之影 wrote:
適逢百年結婚潮卻成交...(恕刪)



請問你會先買房在結婚還是先結婚再買房..百年結婚潮

買得起房子的人早就都買了..而沒買的也不會是未來買盤

因為現在的房價根本買不起...除非你去住外圍

君不見..前陣子還在炒桃園..為什麼??

因為年輕人有需求的又買不起台北的都去買桃園了

原本住台北外圍退休後想換新房子..換不起電梯新大樓

也把房子賣了搬到桃園去了..

以上兩個例子一個是我最小的堂弟一個是我姑姑::

去看看你的四周圍吧..在來自我安慰百年結婚潮成交房屋數最低

這些觀望的人會是房價回升後的追價買盤...我跟你講吧

我問我堂弟和一些超晚輩的...現在的房價沒父母沒人撐得起了

你以為電子業還像以前一樣那麼多股票可以拿喔...有父母的這幾年也都買了

還百年結婚潮哩...完全考不清楚狀況...要現在年輕人沒買房將來買

最好的情況就是房價走平十年讓她們的自備款追得上房價否則

你慢慢去喊價吧...我看就算住在台北第一圈的人..十個人之中有九個也買不起

他們現在自己住的房子。
看價吧,如果明年下半年釋出的還是百萬豪宅(每坪百萬以上),可能還是不樂觀。
另外這個交易量都應該包括了預售轉成屋的量,前兩年預售還算熱鬧,今年起每下愈況,而且全面推出豪宅價(5千萬以上),所以明年量會不會起來應該還是未定數。
不過樓上提到明年下半年量會出來,我想應該是出售案量會出來,這時候才是房市真正考驗的開始,出售量提高,但成交量無法同步上揚,那麼比較有可能會有些被鎖兩年受不了的賣壓開始。這時候價格的考驗才開始,不過房地產最大的影響還是明年的景氣問題,若歐美持續衰退,大家應該要小心以待。
沒人說得準,因為奢侈稅是史上第一遭,靜觀其變。
我的看法是, 在過去幾年, 不錯的物件都拿出來交易好幾手了, 目前也多半都被奢侈稅鎖住, 市場上沒看到什麼好物件, 依我這2個月持續看屋的觀察, 好物件一樣是搶手,而且價格還是持續墊高

永和我年初44/坪賣掉的那個社區,最近老鄰居說已經成交到53/坪了, 忠孝東路杭州南路口摩斯樓上, 2房的正常物件, 71/坪, 去年大概60出頭...

未來如何,我不知道,只不過,目前的市場, 好的物件, 價格未見鬆動, 可能差別是10個人出價,還是5個人出價而以, 結果一樣, 統計數據如果沒有去了解背後變化的因素, 很容易錯估情勢, 如表面的均價跌,未必代表真的跌,因為市場上好的物件, 現在真的少的可憐, 這些物件的成交價, 自然好不到那去

未來我沒有偏多或偏空,經濟學的理論告訴我, 在政府的干預之下, 只有短期有效, 長期還是會回歸市場力量, 而這市場到底是多還空, 我知道??....那還在這打字給你看呀, 只是單純一點看法分享

那些往三峽 桃園 林口買屋的人!

真的有台北市上班的需求

一旦房價真的有跌 馬上就回流台北市了

問題是!!到時後倒貨最多的也是這些區域~~

那些追高成就建商美夢的中產階級也是最弱勢的一群.............

一個在台北工作20年桃園人的小小看法~~~


kkfuture wrote:
請問你會先買房在結婚還是先結婚再買房..百年結婚潮

買得起房子的人早就都買了..而沒買的也不會是未來買盤

因為現在的房價根本買不起...除非你去住外圍

君不見..前陣子還在炒桃園..為什麼??

因為年輕人有需求的又買不起台北的都去買桃園了

原本住台北外圍退休後想換新房子..換不起電梯新大樓

也把房子賣了搬到桃園去了..

以上兩個例子一個是我最小的堂弟一個是我姑姑::

去看看你的四周圍吧..在來自我安慰百年結婚潮成交房屋數最低

這些觀望的人會是房價回升後的追價買盤...我跟你講吧

我問我堂弟和一些超晚輩的...現在的房價沒父母沒人撐得起了

你以為電子業還像以前一樣那麼多股票可以拿喔...有父母的這幾年也都買了

還百年結婚潮哩...完全考不清楚狀況...要現在年輕人沒買房將來買

最好的情況就是房價走平十年讓她們的自備款追得上房價否則

你慢慢去喊價吧...我看就算住在台北第一圈的人..十個人之中有九個也買不起

他們現在自己住的房子。



之前統計資料
台北市身價破10億的接近1.2萬人.破億的也有10萬左右.口袋深的比你想像的多.且大都也低調.

富人的第二代也是會結婚置產.我認識的兩位住在大安區的第二代.
結婚前都靠長輩資助.在瑞安街跟復興南路分別買了新成屋跟中古屋.

成交量偏低.不見得是因為財力而買不起.口袋深的人也會衡量是否划算何時適合進場.

十萬有錢人能撐起台北房市?他們買房都是為了自住?
你也太天真了
idftw2000 wrote:
之前統計資料台北市身...(恕刪)

idftw2000 wrote:
之前統計資料
台北市身價破10億的接近1.2萬人.破億的也有10萬左右.口袋深的比你想像的多.且大都也低調.

富人的第二代也是會結婚置產.我認識的兩位住在大安區的第二代.
結婚前都靠長輩資助.在瑞安街跟復興南路分別買了新成屋跟中古屋.

成交量偏低.不見得是因為財力而買不起.口袋深的人也會衡量是否划算何時適合進場.


你也真可愛,1億身家怎麼買房啊,哈哈...

君不見三重,蘆州,新莊等區一間房開價3000萬起跳,1億只能買3間,怎麼能算有錢人呢XD.....
msiwilliam wrote:
你也真可愛,1億身家...(恕刪)


買房2%上下的利率不用.全部用付現????
只能說可愛的是您.

扣掉不動產有破億身家的.未來可預期的現金流絕不是領薪水可比擬的.
別用那種慢慢存頭期款.每月每月付房貸的觀點來看高端市場.

觀念不改.某些人跟某些地段這輩子完全絕緣.說真的也只是剛好而已.
boogieman wrote:
十萬有錢人能撐起台北...(恕刪)


如果您去查查台北市高端中大坪數住宅的供給量...
分給這10萬人.您會發現一戶要塞1X人以上.才能把人裝完.

我前面已經說過高端市場不是買不買的起問題.
別用一般自住市場邏輯來看.

emmer wrote:
經濟學的理論告訴我, 在政府的干預之下, 只有短期有效, 長期還是會回歸市場力量



預售屋開始到交屋,還沒人住過 房子已轉3-4手, 墊高50%~80%以上, 這是什麼理論可以解釋??

政府進場干預 是 因為市場被短期快速轉手 扭曲市場真正供需法則了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