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不是很像 但我也拿來比一比
我2003年時在上海徐家匯的房產 也就5000~6000rmb/m2
今年大約在35,000~40,000/m2 也就是漲了大約七倍
我雖然把台灣房地產投資獲利了結 但是本地卻未動
或許跟樓主所謂的持有台北市房產的心態差不多
不過我並不會隨便建議人家現在買入上海市的房子
自住還可以 投資主要是因為本地利率太高了(當然我們歪果人不是用本地銀行按揭)
台北市是很好 近幾年每次回去都看到有改觀改善 例如新生南路延線的新房子與大道兩旁
但是台灣頻繁的選舉 總是讓人有些顧忌
論壇中每個人的財力 能力 乃至於持有的時機成本都不一樣
有時候不適合用過於篤定的態度鐵口直斷
再回到我喜歡舉的例子 就是中華電信的股價
這也是不買房者常常喜歡掛在嘴邊的報酬股
(但我相信95%以上說的人 持有都不見得有2年以上, 說高殖利率啥得就免了吧)
50~60元的中華電信跟90~100的中華電信 都還是好公司
但是不同位階股價時 還是多考慮承受者的狀態會好一些
個人想法
資本主義本來就是跟房地產息息相關,尤其是首都的房地產~
英文「Capitalism」與「Capital」是不是很像呀~首都就是全國資本的集中地,也就等於是這個國家的最大「資本」了吧~XDDDD難怪大家都馬要擠「台北市」~政治人物或總統也都不敢得罪「台北市的有錢人」~

只是對岸的房產居然短時間內漲了六倍,這「共產主義」的面具,何時才能摘除?根本就是「共同集中財產資本超級威權主義」~

同意,身家沒有「五億」以上的,都算是「窮人」~
算一算,大概要有「七、八間」月收租「10萬」的店面,才算是「好額人」~

之前聽朋友說,他一個念社會大學的「老同學」,年輕時開「電器行」很好賺,當時他只要有錢就去買「三角窗」的店面,現在現在70歲左右了,每天就悠閒優雅的度日,真的是所謂「翹咖髯嘴秋」呀~

還有,要有錢一點(老與醜一點都不重要),到時也才能有「優雅熟女相伴」哦~

llinsh wrote:
看樓主的酒瓶 我跟您...(恕刪)
您在中國投資有成,真羨慕您!
我的中國經驗其實也算早,1997就去過中國了!
不過我以前在研發部門,去中國是支援兼擦屁股
我是不願去中國發展的人
只願在美國與台灣發展
也是考量到小孩的原因
中國的經濟成長被房地產吃掉
我當然沒份
您就獲利良多
我自己的選擇,不能怨人~
現在的亞洲除日本外
經濟成長的最大受益者是地主與土地開發商
做生意不賺錢,靠廠房底下的那塊地翻本的多的事
股市的賺錢難度很高
只有當年分紅配股拿免費的才算賺
我的同學朋友分紅配股領超過千萬的一堆
我是10年前跳出來沒領到那麼多
不過把領的股票換成其他公司的股票(對自己的公司真沒信心)
以前600, 800元一股的華碩與廣達我都買過
股市真的不好賺
只有分到的股票才是真的
所以很久不玩股票了
之前的基金還有玩一下原物料
不過回檔前全贖回
看來只有房地產最穩當
都是長輩留下來的(都在北投士林,未來還有發展潛力)
都是無本生意
腰斬也不怕
現在台灣的房地產算高的
但台灣與中國的經濟連動高
中國沒垮硬著路
我個人認為還輪不到台灣完蛋
溫家寶出來信心喊話
共產黨也不願經濟崩盤
應會死命的撐
所以台灣的房產要大跌
可能要等一陣子以上
美國的房地產已經在合理價位
真想轉一些過去
我家20年前就在美國買房
LA的房地產行情算熟
若買的話可以請我妹幫我看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suchemin wrote:
聽說美國房產只剩下2...(恕刪)
看區吧!
例如我老婆姐夫三年前買在北加州Saratoga的1.5M的房子,銀行鑑價還不止這個價位!
只能說location的觀念在美國也適用!
Saratoga high在加州排名很前面,Saratoga一堆人搶進,怎麼會跌?
在全美以Zip code排名前100大
有保值的作用
以南加來說, Riverside,聖伯納縣都很慘
二三級的地段修正最多~
LA華人首選San Marino,比Arcadia貴,要跌也難~
至於要跌多少,是要看持有成本
20年前買的,腰斬還賺快一倍
2年前買的,可能就賠~
我有一個在美國住了快40年的姑姑
10年前陸續把在高點美國的房地產賣了一些買台北關渡的店面
賺翻了~
現在應是要把高點的台北房子出掉
只留店面與土地
因這兩樣才會保值,沒有折舊問題
-------------------------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