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台灣人真是幸福~~

zincooper wrote:
我也非常同意你
但是能了解的人有多少呢?
每天看到的新聞很多就是民眾的抱怨~
多少人覺得外國的月亮圓呢?



謝謝你的同意
網路世界本來就是批評遠多於讚美的世界
雖然我在這個世界也常常提出批評
不過偶而發發內心真實的感受,也是另一種痛快。。。
有的是人喜歡住日本,可能現在會少一點了,快變車諾比了
蠻多同事去過日本旅遊,回來就一直讚人家多好多乾淨多方便
然後就開始抱怨台灣怎樣怎樣差

加拿大或北歐也是,聽過好多人去玩後就說超想移民的
相信大家身邊應該不少這種人吧?
我也覺得台灣是我住過最適合居住的地方, 不管是我從小長大的台南, 或者曾經因為就學, 就業住過的高雄, 台北, 新竹, 那種自在感是沒有地方可以取代的, 那種人情味也是沒有地方可以比擬的,

所以我們應該衷心的希望這塊土地好, 對很多事情用比較宏觀的看法去思考, 不要用狹隘的民族主義或意識形態去阻礙這塊土地的發展, 當台北市蓬勃發展, 自然會溢出受惠到新北市, 桃園, 當新竹發展產業, 靠著產業鏈結, 慢慢的也會讓竹南, 湖口受惠, 當台中的精密工業, 自動化產業興盛, 也會同步帶動彰化的發展, 台灣未來要發展, 你不可能期待台灣人人可以搖身一變成為工程師, 成為文創工作者, 成為光電材料的研發人員, 成為生技醫療開發工作, 成為國際行銷人才, 或者熟悉國際金融操作的分析師, 也因為如此, 台灣未來要發展還是需要引進其他地方的人才, 或者與其他國家的公司合作, 需要更多的包容和合作, 在未來培養彼此的包容心, 會比激引仇恨的作法還要重要很多,

想想, 一個小小台灣, 被政客刻意地在貧富, 有產無產, 本省外省, 親中愛台之間畫上了無數的裂痕, 如果在台灣這塊土地上面, 同飲台灣水的人民都必須被分割成這樣, 又怎麼期待未來會有更多的人才願意加入台灣共同為台灣的成長努力呢?

最近和幾個新加坡朋友聊天, 因為我來自台灣, 所以餐桌上面的話題都繞著新當選的台灣移民國會議員身上, 這個議員在新加坡的政見就是在強化所謂外籍勞工造成本地勞工影響, 套句新加坡朋友的說法, 他是在仇恨中當選的, 因為新加坡這幾年為了吸引外資, 所以在外勞政策上面比較寬鬆, 也就是引進了蠻多的外籍的工作者來到新加坡, 這樣的作法, 就很容易讓政客作為擠進政治舞台的機會, 政客不會強調這些跨國公司帶來多少就業機會, 但是他會強化政府引進外籍工作者的政策讓新加坡籍的工作者薪資因為外籍人力的牽引沒辦法調整, 他會強調, 這些外籍白領剝奪本地工作者的工作機會, 他甚至說如果所有的公司都只用本地勞工, 可以讓本地勞工的工資增加多少百分比

看來台灣不止外銷電子產業, 連仇恨鬥爭的政治操作方式也外銷給新加坡了


最後引用李光耀先生的解釋, 李光耀先生說如果你是個投資者,想來這裡開設一家工廠或物流公司,要是請不到熟練工人,生產力就不高。如果規定說你只能請新加坡人,四五年都賺不到錢,你還會來嗎?

以Global Foundries為例 ,這家企業僱有約5千名員工,大多數為熟練工人。其中60%為新加坡人,如只考慮約2千500名經理和專業人員級別的工人,新加坡人所佔的比率高達80%。而就需要人力的建築業來說,去年一項業內調查顯示,這一行業三分之二的專業人員、經理、執行員和技師(PMET)職位也是由新加坡人所填補。李光耀說,政府引進外籍工人的結果其實是為新加坡人製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他說,因為能夠在新加坡聘請到具有高專業能力的外國人才,新加坡才得以吸引投資如IM Flash和Global Foundries等國際大企業來新加坡設廠, 也才能帶動新加坡在有限資源有限人力下持續發展




paul_1116 wrote:
呵呵 我還以為我寫這...(恕刪)

paul_1116 wrote:
歷經了10年"封島"的政策,經濟實力原地踏步,可是台灣的軟實力反而屆此機會大幅成長,因為既然賺不到大錢,努力充實自己甚至回饋社會總是可以自己做到的...(恕刪)


你在反諷嗎?

Nelson5 wrote:
所以餐桌上面的話題都繞著新當選的台灣移民國會議員身上, 這個議員在新加坡的政見就是在強化所謂外籍勞工造成本地勞工影響, 套句新加坡朋友的說法, 他是在仇恨中當選的, ...(恕刪)


順便抱怨一下
人家因為仇恨當選,至少還提的出勞資的問題

我看台灣再過幾年,國會應該就剩藝人跟運動員的天下了.....

paul_1116 wrote:
呵呵 我還以為我寫這樣的內容 在01會被炮。。。
沒想到第一篇就是附和,謝謝啦。。。


為什麼要炮你? 台灣真的很讚啊,誰先炮你,我看那個人應該會先被炮吧?
常聽人說台灣那裡差那裡糟,是沒錯啦,但是優點也是很多,不比住國外差,我雖沒去大陸過,
不過我去過一次香港,感覺是滿糟的,首先,旅館的雙人房,跟台灣的比起來,那是比台灣的單人房至少
還要小一半; 去餐館吃個飯,飯難吃死了,服務生送茶水上來,杯子不是用放的,是用"鄧"的,水都濺出來
還嚇我一跳,是不爽嗎?不爽要講啊,我可以去別間吃,不過大概都差不多服務品質,去三間三間都差不多,
只是力道大小的差別而已;路上的人都臉臭臭的,好似人家欠他幾百萬似,玩了四天,只想快點回台灣~
香港的物價還大約是台灣的兩倍(一罐瓶裝茶,台灣賣20,這邊要40)
喜歡打電動的中年大叔,最喜歡卅年前的老遊戲!
我跟版主有同感,

2004-06年期間長駐上海+北京+武漢,比較之後,

真的覺得台灣是不錯的地方,生活也算便利,醫療也有品質,錢雖難賺也足可糊口,大部分人也算講理好溝通,

雖然有著環境雜亂或地震颱風多等缺點,對小老百姓來說,是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
這種文不附和一下不行
幾年前去英國1個月
每天吃麥當勞一號餐
回來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叫碗魯肉飯加貢丸湯
了無遺憾~別鬧了~人生豈能了無遺憾
東西不是便宜就好 甚麼都便宜 最後就是自己也變便宜

重點是金錢的流動是否公平

而這也是台灣現在最缺乏的



Nelson5 wrote:
我也覺得台灣是我住過...(恕刪)


過去"仇恨"的那八年台灣平均經濟成長率是贏過同時期的新加坡!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