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三陽忠孝大廈41億天價拍出

那要多大才漂亮?

富邦金控表示,富邦以二○.一一億元標得三陽忠孝大樓一到三樓,共有九個投標者參與投標,富邦人壽得標金額與次高標者出價差距僅一百萬元,顯示市場認同度非常高,而且可見價格競爭之激烈。

zzxcv wrote:
說不漂亮是因為基地不...(恕刪)
這些年來都是財團炒高土地價格

我們把錢交給保險公司領那幾%利息

保險公司拿來炒土地賺大錢

到頭來還是苦到那些繳保險費的


從20年前國泰買華航買旁邊那塊地開始
就是大家繳的保險費
到目前為止還沒看到本版的亡老師們有任何反駁........

道格吐司 wrote:
某先知不知有沒有看到...(恕刪)

lienly wrote:
好像越打越貴.......(恕刪)


所以之前奢侈稅說打投資客 一堆沒眼光喊

空者說以後要開價三折五折去買房子 我說

最大的炒房主力是壽險公司和建設公司

不打他們 一切都是假的 還不信 還腦殘

的到處扣帽子說別人是房蟲 投資客 最近

都沒看到那群沒眼光 注定窮一輩子的豬頭

都跑去躲起來了吧

zzxcv wrote:
說不漂亮是因為基地不夠大, 且東區傳統騎樓商圈2樓以上有壹定空置率, 1樓被捷運出口檔到..
兩標是不同人..又有整合上的難度, stabilized NOI 小於0.7%, 比無風險利率還低,那...不就是負報酬嗎??


不好意思,無意貶低你的看法,不過我覺得這些判斷方式都很理論派,很像象牙塔裡的學者派思考,只看數據不重實務,離市場第一線的實況有點遙遠。

比如說東區傳統騎樓商圈2樓以上有壹定空置率,依我個人在這邊住了幾十年的經驗來看,會空置只有租金開太高不肯降,沒有真正租不出去的,以空置率來反推商業熱絡度有點倒果為因,感覺像是沒做實地調查只待在冷氣房看數據猜市場熱度的學者口吻。

我個人的印象是,只有阿扁第一任期間,景氣與出租率真的有差到,確實有較高樓層降價仍無滿租的情況
其他時期沒有願降租還空置的印象。

一樓被捷運出口擋到這點在這一帶更是根本不造成任何影響,因為這邊靠的是騎樓人流不是車流,你要是實際從復興南路沿著忠孝東路走到光復南路,你就知道拿這一點來扣分有多麼不食人間煙火。

兩標是不同人..又有整合上的難度,如果要都更重建,確實有這個問題。不過兩個得標者看上的好像都不是重建利益,而是租金利益。因此這點根本不構成投資障礙。上下兩標屬於不同類型投資商品,各取所需很正常。沒有一定要通吃的必要,何況中間還有樓層未被法拍,本就不可能整棟吃下。

最後關於穩定營運收入低於0.7%,我不清楚這數字是怎麼來的,不過學術單位的資料,往往是根據市場草根派提供的情報來計算,如果我這種不學無術的在地居民草根派都覺得這數字有點偏離實際印象,不知實際經營的業者會怎麼想?

統計的數據資料,不要太過相信比較好,有些是被操弄過的。


當然啦,我也覺得現在的市場行情根本是泡沫,遲早要爆的。傻瓜才在這種行情下投資不動產。

只是在某些支撐力道下,這泡沫到底還會撐多少年實在無法預料,尤其是對岸在全球亂竄深不見底的非理性炒作資金影響下(指精華區商辦非住宅),萬一再撐個十年二十年都不爆...好像也不是不可能...

搞不好業者也是賭這個吧...畢竟壽險業者資金每年都有獲利壓力...現在不押注房地產,資金也沒地方去...
本金沒每年獲利,保戶的年金啥的會付不出來~拿本金來付就變老鼠會龐式詐欺之流了...
lienly wrote:
那要多大才漂亮?

富邦金控表示,富邦以二○.一一億元標得三陽忠孝大樓一到三樓,共有九個投標者參與投標,富邦人壽得標金額與次高標者出價差距僅一百萬元,顯示市場認同度非常高,而且可見價格競爭之激烈。
..(恕刪)


請問~~~~你有看到錢( 二○.一一億元)嘛?不都是嘴巴喊喊的而已?
股票投資市場至少還有真憑實據的數字~~~
九個投標者參與投標? 哪九家? 說不定就是就一家?其他八家只是sakura?
可見價格競爭之激烈?如果激烈的話,差距就不會只是一百萬了?不是嗎?


你到底有沒有邏輯能力去解讀一篇新聞啊?

一旦明白了世界是複雜的,人性是複雜的,我們就擁有了寬容與智慧,{城府}可以讓我們游刃有餘的行走其中。
說過很多次了, 我狗語很差, 很無能.

你好棒啊, 好屌阿, 好用啊, 好五棟桃阿, 好耐阿, 好厲害啊,........

願聞你怎解讀???

小杯子 wrote:
你到底有沒有邏輯能力去解讀一篇新聞啊?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