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

想真正了解房市走勢的人進來吧!


andy2000a wrote:
部份同意 ..但是樓...(恕刪)


我沒說只漲不跌喔~

只是,從貨幣供給量與實體物確實有一定的連動性,只是在傳遞效率上,不見得能夠立即連動,因為它會受到許多因素暫時影響,導致暫時偏離,但等導這些因素消化完畢後,遲早都會回歸"基本面"

只是這些變化的週期都十分長,一個人的一生只會遇上幾次大的週期變化,所以不容易察覺到~
rsc1234 wrote:
難得有這麼有見地的想...(恕刪)


我明白,所以標題才寫著"想真正了解房市走勢的人進來吧!"

因為,一方面被老闆們剝削、壓榨,在近期,台灣的勞動力成本創下歷史新低,但勞動力產出卻創下歷史新高

也就是說,台灣人的薪水超低但卻被逼著要做更多的事情

在這個大環境下,這個年代是當老闆、有錢人最得意的時期了~

很多人面對這種殘酷的困境時,自然會有仇富的心態,希望有錢人遭殃,這是能理解的~

這些政客再次利用愚民政策,抓幾個有錢人開開刀(針對投資客查稅、課豪宅稅),讓生活日益艱困的人能夠爽一點~

看著電視爽完之後,你的生活有任何改變嗎?

勸告還在期待大崩盤的人,別被自己的仇富心態矇蔽自己的理性判斷了!

房子本來就只是滿足居住的基本需求,長期租房子,只會讓家人有總漂泊感,不安定感而已~

有需要就買來自己住吧!買了之後大跌下去,那只不會反應鈔票又變值錢了,不需要那麼多鈔票來換房子,但你買的房子本身的價值並沒有太大改變,他還是能住,能讓家人有安定且幸福感~

只是,光只是仇富,對自己並沒有好處,最好的策略是,去了解真正了解房市走勢,並做出對自己有利的決定~

只是,我的重點在於分析,而不再預測~因為,任何人都沒辦法預測未來的變化,但我們可以依據一些變化,來推測未來的可能性,而不是憑空想像

會不會崩盤,會不會持續狂飆,現在根本沒有任何線索可做判斷

還需要再多觀察幾個月,看看房市成交量是否持續低迷、看看貨幣供給量有沒有被控制住~



說的好,支持你的論點,

政府這樣的方法只是幫大咖的炒家幹掉一些小咖的炒家,仍然可以獲得大咖的支持

一方面又能讓選民以為政府真的在做事了,欲蓋彌彰之策...

可謂一舉數得,
行情總在絕望中誕生,半信半疑中成長,充滿希望時幻滅~~漲也怕~跌也怕~無知最可怕!

Eason86 wrote:
行情總在絕望中誕生,...(恕刪)


在如此龐大的貨幣供給量,在屢創歷史新高的貨幣供給量,房價真的能夠被大幅撼動,那肯定發生了很嚴重的事情~小幅修正確實是有可能~

也就是說,只要房價真的如許多人預期大幅修正20%,我相信跌20%不會是終點站,還會有更低的價位出現

屆時,恐怕只會預期還有更低價,結果房價跌個沒完~

房市走空後,他不會一下子就又重回上漲軌道的~

短線上來看,除非房市中的主力(建商)到貨出來,否則是不可能造成明顯價格破壞的~

要逼建商到貨出來,只有建商手上有大量餘屋待售,並且時間拖得太久(例如幾年)~

否則,對建商來說,反正過去這幾年也賺了不少,手上現金都足夠週轉,根本沒有拋售的壓力~

當然,我沒有要指出房市會持續漲或跌,我只是分析了相關狀況,對當下房市做了分析~

至於1年後,我就真的無法預測,因為我不會知道建商是否會被迫到貨,我也不知道消費信心是否改變,我也不知道央行會如何調貨幣供給量

只是,真的要知道當下發生了什麼事情,而不是盲從,看媒體或某某人講了什麼,然後就認為房市會跌或漲



yunyunhome wrote:
其實政府在房市政策上...(恕刪)



近期有內涵,有研究的文章

說的恰到好處




yunyunhome wrote:
其實政府在房市政策上...(恕刪)

奇怪啊 ?
樓主列的表只有M1B的圖表,卻沒有列出房價的走勢圖,
這樣的分析就不完整,還那麼多人給他附合?
要列就應該列出過去20年的走勢,包括M1B and房價走勢吧?

08年漲到現在,台北市漲的部分何只40%?

yunyunhome wrote:
我明白,所以標題才寫...(恕刪)


講的真好 完全切中我心中的想法與觀察 等這種好文章已經等好久了

yunyunhome wrote:
在如此龐大的貨幣供給...(恕刪)


岔個題

1.請問 yunyunhome 大
如果短期之內(一年)觀望房市

資金換成您前面提到的瑞郎
您怎麼看?

我知道匯率是浮動的
但相對而言
台幣好像受美元影響
趨勢是走貶

人民幣呢?

2.如果照您的分析
還真不能留太多現金在手上
寧願盡量貸款
讓通膨還銀行錢
房地產長期才保值

不過我觀察台北縣市
這一兩年漲太多
不能當成常態
我怕您的分析讓投資客借題發揮
可能要提醒看文的人

我不完全同意通膨是唯一的原因
交易資訊不透明
多方喊價拱出天價,造成市場預期也是原因
很多人買到歷史天價也是迫於無奈
因為所有供給(建商/投資客/自住客..)都加入拉高價格
所以交易資訊透明
也是問題


yunyunhome wrote:
其實政府在房市政策上...(恕刪)

補充一點
1.若樓主自己都講關鍵在於"消費者信心指數"是決定美國房市的重點的話.
那首先要觀察的應該就是"消費者信心指數",而非M1B.
2.不管列出甚麼指數,都應該將房價與其指數同時間比較才客觀.且時間需拉長到20年.
3.觀察房市的指標為消費者貸款與建築貸款.而這兩想指標目前顯示接近50%的泡沫現象.
M1B不是觀察房市的第一指標.
4.M1B飆高,費者貸款與建築貸款的飆高,具經濟學者的看法通常是資產泡沫的警訊.
  • 4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