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在南部又不是沒有蓋高雄軟體園區,那有說南部都是作工的作業員(還是寫程式也要十二小時寫完 code 交班給下一個繼續寫 ?)問題是廠商不去南部,政府給優惠也沒用,難道要禁止在台北開公司嗎?要搞,可以,但是那樣就跟共產黨一樣了,讓你在沿海活不下去想活就要配合他的政策西進,去什麼重慶啦成都啦烏魯木齊的但那些也是工廠,是開板口中不要的作業員類型就業機會其實工商產業這麼多,行行出狀元都喊到爛了,但是就業機會怎麼就只看科學園區?有時候到底是需求帶來建設還是建設帶來需求要好好想一想南部人往北部跑又不是這幾年的現象了,很多現在的北部人上一代父母也是南部北上的當初的南部人往北部跑,廠商要找人只好在北部找,公司就蓋在北部循環個幾十年下來變成現在這樣也不奇怪呀廣州、上海、北京這些大城市也一樣,台北只是跟世界上大多主要城市走著相同的路都市化跟現代化只會越來越人口密集,就順其自然發展吧,自己會產生新的出路台北當初信義區內湖區也都是農田草地河濱廢地,當時大同區跟萬華可熱鬧的現在還不是扭轉了過來,所以產業也是會變遷的,開板大就不必太擔憂了很多你口中租屋錢給台北人賺買飯錢給台北人賺的所謂台北人可能只是早你幾十年從南部移來台北的南部人,在這裡打拼後留下房子租人或做點小生意而且一定要建構成什麼園區才能找到工作嗎? 未必吧!坦白說科技業會在北部有另一種理由:太常需要跟其他廠商供應鏈或 FAE 互動人家都在北部只有你在台南,光等個 FAE 就比公司在北部的要久了都在北部可能只要派個外出單,一南一北可能就是出差的等級這種搶快搶研發速度技術又日新月異的產業實在沒空理你那政府南下的優惠吧!
這真是無法理解的論調~~有沒有成就,居然要靠政府?我不想筆戰,但是這實在太好笑了,成功的人,哪一個是靠“政府的福利”起來的?沒聽過王永慶的故事嗎?沒看過林文龍的故事嗎?別說那麼遠了,李安,曾雅妮,楊淑君,李遠哲.........太多了說不完耶~~各行各業皆有出人頭地的精英,每個人都是默默經營自己努力維持競爭力,蓄積力量等待爆發的一天抱怨有用嗎?怪政府分配不均?去南部只能做作業員?這什麼道理?那我一堆的親戚在台南高雄的,有人做老師有人當黑手,也有開小吃店的,各個雖稱不是大富,卻也小康安居樂業,有幸福家庭,你怎麼不怪自己沒出息,不夠努力?一樣的環境一樣的條件甚至就是你隔壁的同學小明,有可能都比你有成就了,你卻在怪政府?這年頭~~~
這裡天龍人真多啊...(雖然我身份證也是A開頭住天龍國)「不爽不要住」講得很簡單,但樓主反應的是資源分配的公平問題。台北市政府花錢真的不手軟的(舉債也很阿莎力...),本來還有在賣的捷運廣告業務全給市政府包下,無孔不入的市政府廣告充斥媒體。企業總部都登記在台北,享有最多的稅金,工廠所在地的雲林沒拿到補助只有留下污染。直轄市還另外有統籌分配款,就連健保費欠繳也有中央解套。(不要扯高雄,人家有分期攤還。)亂七八糟的國土規劃讓五都升格後,新的直轄市錢變多,但台北市又更多(所以又瘋狂舉債)...相形之下沒升格到的縣市就算你衰了...這些牽涉到社會公平的問題明明就存在,不是一句「何必靠政府」、「不爽不要待」就能掩蓋的吧!外縣市欠缺的真的就是工作機會,能留在故鄉打拼,大多數人都不想離鄉背井吧!
這問題不只有在台灣才發生吧....換做是在中國.就變成:北京市不應該在享有任何福利換做是在日本,就變成:東京市不應該在享有任何福利全世界各國都相同.-------------------------------------------------------五都的直轄市也很扯..扯的是中國才3個直轄市...台灣卻有5個!? 分餅的人變多,但餅確是一樣大...
台北市有這樣的發展不是單靠台北市自己的努力,而是整個國家資源的傾斜。一國多制,人民當然心態不平衡。我在金融業待那麼多年,裁員時總是北部總行及重點城市被保留下來,其他地方能力好的免不了要調地方,但在北部總行,就是占那個缺,能力差些也不一定會被裁員,因為業務集中,還是須要某些人來做事。所以呢!我待過台南,去過高雄,來到桃園,又走向台北。上次去開庭,某銀行打撤銷贈與的訴訟,根本搞不清楚不動產轉了幾手,連資料也沒準備好,當庭被法官唸,像這種人在台北還是可以生存,但是就占了一個缺,如果想競爭,還得考慮搬來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