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就不會換說。空間再大都比不上四周環境跟交通便利性、生活機能來的重要。
除非是樓主個人需求一定要很多空間來放很多東西,不然,空間變大都只是讓你很容易花更多錢買更多東西來堆積而已。
但如果房間小一點、貴一點,但交通上便利許多、生活機能好很多的話,那是你天天都可以感受到的,你身邊的朋友也能感受到的。是想,如果其他親朋好友會常去你家,交通方便的話,那就是所有的人都能感受到的優點;包括小孩子就學等等,你們全家都可以感受好幾年交通方便帶來的好處。但空間大,只有你們自己能感受到,東西一多,空間買再多都沒用。
包括,第一間似乎是有管理員的大樓,住大樓買到的其實是方便安心啦,家裡有小孩的話,不覺得這樣比較能安心嗎?我自己現在就住大樓,覺得樓梯間都有清潔人員掃的乾乾淨淨的,垃圾24小時都可以倒,不必追逐垃圾車(常加班的關係,準時倒垃圾有困難),管委會可以幫忙代收郵件……我自己覺得付一點錢全家都好處多多,所以比較推有管理員的大樓。
另外,住台北市的話,樓主有車的話,還是買有停車位的房子比較好,不然以後你很可能會為了停車問題而老是在苦惱跟後悔。
Rita@TPE wrote:
1.臥龍街那個區塊晚上感覺很荒涼,如果需要採買就要到和平東路上才有店家,偏偏那段路晚上又很荒涼.
2.房子對面有一大片違章建築,不知道以後會怎麼處理.
3.巷道比較狹小,幸好是單行道,就算路邊停了一台車,還能讓一輛小客車通過.
4.離小孩要唸的建安國小有一段距離,走路至少要10分鐘,以後接送也是問題.
我想你說的是敦藏旁的那一帶的公寓,
你說的上述的缺點,在我看來都是優點。
雖然還沒成交,但這"可能"會是我這輩子花過最大的一筆錢,到現在想起手還會挫咧.
我們的算盤是室內使用45坪,如果是買舊大樓或華廈,權狀至少要有56坪(假設公設20%).在大安區要花上3xxx多萬.
而且我這是公寓一樓,不用跟人家分擔電梯或是管理費的開銷,也不用爬樓梯練身體,以後改建也分的多.
門口目前可以免費停車,如果以後隔壁的籃球館蓋起來,停車就更不是問題了.
最棒的是他有標準的挑高格局,目測樓高至少有5米8,裝潢起來應該會很舒適.
至於地段的問題,我老公是說自住就是要舒服,而且那裡也沒很偏僻,跟現在比頂多是和平東路以北跟以南的差別.
之前我會覺得荒涼,大概是因為都是晚上去看房子,聽說那裡白天是很OK的啦.
內文搜尋
X




























































































